第35章 劍破三百騎
- 滿級悟性:從光明頂開始橫推諸天
- 月光綿綿
- 2197字
- 2024-01-19 10:40:56
“楚教主,這么說大話,也不怕風大閃了你的舌頭?”趙敏譏諷道,“我朝鐵騎縱橫九州內外,萬國全都臣服于大都那位可汗的腳下。”
“我父親乃是汝陽王,官居太尉,執掌天下兵馬大權。你有什么資格,讓本郡主跪下!”
“倒是你,如果能臣服于我的話,倒是能夠給你一個機會,成為本郡主的第一個面首。此等榮幸,你還不跪下謝恩?”
“哈哈哈,趙敏,莫不是武當山外那些蒙古韃子給你的自信太過充足,甚至直接沖壞了你的腦子。”
“你身為階下囚,生死都掌握在我的手中,你有什么底氣和我談條件,讓我臣服?”
楚陽大笑,心念一動間,就有道先天真氣沖出體內,像長鞭般卷起韋一笑桌前的倚天劍,落入他的掌中。
“既然你覺著武當山外那些蒙古韃子能夠讓我臣服,那我就讓你看看,你所謂的底氣和依靠,到底有多么脆弱和不堪!”
楚陽話說完,單手抓住趙敏,身形如飛,宛如脫弦利箭般沖出真武殿、沖出武當派大門、沖出天柱峰。
不過十數個呼吸的功夫,楚陽攜著趙敏,就從真武殿內,來到武當山外。
武當山外駐扎的銳金旗眾人,只見一道虛影如蒼鷹俯沖般來到身邊,待看清來人之時,紛紛俯首見禮:
“教主!”
“不必多禮,全都起來吧。”楚陽揮手,示意眾人起身。至于被他從真武殿內帶到此處的趙敏,則暈暈眩眩,大腦中仿佛一團漿糊,跪倒在地上干嘔起來。
恰這時,馬蹄聲震,兩三里外,數百蒙古輕騎兵奔襲而來,沖鋒之勢仿佛錢塘江大潮,洶涌澎湃,不可阻擋。
“好騎兵!好陣仗!”
楚陽笑意吟吟,將倚天劍自劍鞘中拔出,隨手一抖,發出清脆如龍吟般的劍鳴,身形如若離弦之箭,又仿佛疾馳于荒野之中的駿馬、俯沖在天空之中的蒼鷹。
快!無與倫比的快!
銳金旗眾人只感覺一陣勁風從楚陽所處的方向撲來,風力之大,逼得他們都要閉上眼睛不敢去看。
“分散隊形,放箭!”
王保保只見一道虛影,以極快的速度朝著他們所處方向沖來,心中驚奇,但卻并未慌張恐懼,只號令眾騎兵彼此分散,拉弓射箭。
這一番齊射,數百箭矢如雨點般向著楚陽撲來,密集無比,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王保保獰笑著,只覺眼前之人必死無疑,絕無生還之可能。
無邊箭雨之下,縱然此人的速度快過于天上飛翔的蒼鷹,也無法躲避這密集如雨的箭矢!
但面對這如雨點般襲來的箭矢,楚陽卻是毫不退避,仿佛發瘋的公牛,悍然迎著箭矢沖去。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十米...沖在最前方的那道箭矢終于來到楚陽面前,正要射入楚陽胸膛之時,卻突地停頓下來、彎曲起來,仿佛前方有著一道堅硬至極的盾牌,阻擋著它前進的道路,最終力量用盡,不甘的掉落地面。
臨身箭矢越來越多,但卻全都被這一堵無形墻壁阻撓,傷不到楚陽分毫寸縷。
這般景象落入明教眾人眼中,乃是神跡顯現,是楚陽受神明庇佑,是無盡的狂喜與崇拜。
但在王保保等蒙古騎兵的眼中,是惡魔、是魔鬼,是無法相信的恐怖景象,心底寒氣蔓延,渾身冰冷,如墮冰窖。
楚陽速度不減,眨眼間就沖出箭雨的籠罩范圍,來到王保保眾騎兵陣前。
倚天劍寒光四濺,仿佛剛經過打磨的銅鑒反射森寒月光,驚得王保保于惶恐之中頓時回神,瞬間就要發號施令,讓眾騎兵迎敵,但話沒來得及吐出,只感覺到咽喉間驀然一涼,耳邊隨之傳來颯颯聲音,仿佛風吹樹葉,好聽極了。
“這是血流出來的聲音...好快的劍...”王保保心中閃過最后一念,倒地身亡。
楚陽殺伐不停,每一劍都輕松寫意,瀟灑自如,而每一劍,又都帶起一片片血花,帶走一條條生命。
約莫三百劍揮過,楚陽停手,不再揮劍,輕抖倚天劍,將劍鋒上的血花抖掉,收劍入鞘,行回武當山。
在楚陽身后,是三百余蒙古韃子橫尸荒地,鮮血流淌,聚成血泊,血腥味刺鼻,宛如一片尸山血海。
“這..怎么可能!”趙敏臉色雪白,雙唇毫無血色,仿佛大病一場,望著楚陽由遠及近的身影,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我朝三百精銳騎兵,怎么可能就這樣被他殺死。”
“一人一劍,怎么可能殺死三百騎兵!假的,絕對是假的!”
當楚陽來到武當山下,只見到瘋瘋癲癲,仿佛魔障般的趙敏,沒有多說,只是倚天劍上,再添一片殷紅血花。
“教主神威,武功蓋世!明王臨塵,一統九州!”
“教主神威,武功蓋世!明王臨塵,一統九州!”
明教眾人狂熱至極,遠方的尸山血海,絲毫不能激起他們的畏懼和恐懼,只覺得楚陽真乃明王降世,有變幻莫測之神通,他等教眾,自然要將全部的身心都奉獻給楚陽。
“楚教主,有勞教主將這些蒙古韃子清理干凈。”真武殿內眾人此時都來到山腳,張三豐望了一眼遠方蒙古韃子的尸首,笑呵呵道。
“張真人不必道謝,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楚陽收劍入鞘道。
“張真人既要隨楚某一同破碎虛空,前往另一方世界修行,不知真人可將門人弟子的后路安排妥當。若張真人尚無頭緒的話,不如聽聽楚某的意見如何。”
“哦?老道洗耳恭聽。”張三豐好奇道,“山下風大,還請楚教主入真武殿內相敘。”
“也好。”楚陽點頭。
“梨亭、無忌,你二人去將那些蒙古韃子的尸首掩埋處理掉,眼下天氣漸熱,若放置不管,只怕要生出瘟疫來,再生事端。”張三豐吩咐一聲,便隨楚陽重登天柱峰,入真武殿內。
“是,掌門。”殷梨亭、張無忌兩人領命。
望著楚陽、張三豐兩人登山的背影,殷梨亭注意到楚陽話語中‘破碎虛空,前往另一方世界修行’這一信息。
又想起他向師父張三豐撒的一個謊,臉色變換不停,最終化作一絲深沉苦笑。
“難道我們去圍攻明教這一決定,是錯的么,不僅害得大師兄痛失愛子,更會將師父置于兩難之中...青書啊青書...”
卻不說殷梨亭心中如何所想,楚陽、張三豐兩人已進入真武殿內各自安坐,待道童奉上香茶,張三豐道,“不知教主有何建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