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由張文章教官繼續講課,今天講課的題目是:紅軍長征。
一、長征過程。紅軍長征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央紅軍在1934年至1936年間進行的一次艱苦的戰略轉移。這段時間里,紅軍從江西出發,經過長途跋涉,歷經艱難險阻,最終到達了陜北的延安。長征的目的是躲避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尋找新的根據地,并擴大革命力量。紅軍長征被視為中國革命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重要的戰略勝利,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二、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定意志,頑強拼搏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長征是一個極其艱苦的跋涉,紅軍面臨著重大的困難和挑戰,包括嚴寒饑餓、敵人的追擊等等。然而,紅軍官兵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堅信自己的事業是正義的,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事業中,為了勝利,不斷超越自我,頑強地戰勝各種困難和險阻,
長征精神強調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頑強的毅力和奮不顧身的精神品質。長征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追求真理,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奮斗的象征。長征精神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成了中國人民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精神支柱。必將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
9月10日,星期天,休息日。
早飯后,柳飛云遠遠地看到艾紅梅領著一個姑娘向他走近,走到眼前,覺得似曾相識,但又不能確定是誰?艾紅梅說話了:“傻了吧!不認識了,這是咱們的張惠英教官啊!張教官找你有事要幫忙,那你們談吧!我就不當電燈泡了!”說罷就離開了。柳飛云若有所思,一片茫然,眼前的姑娘和授課的張教官怎么看也不象是一個人啊?眼前的姑娘,一頭短發隨風飄動,閃爍著兩只明亮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似在微笑,一身樸素的農家姑娘打扮,整個人自然美麗,令人心動!這哪像張教官啊!張教官一頂軍帽遮住了秀發,兩只眼睛嚴肅而呆板!你在聽嗎?”隨著柔和而動聽的聲音傳入耳中,柳飛云這才意識到有人在和他說話,忙說道:“我在聽,我在聽”。張惠英教官笑了笑,說道:“中秋節快到了,我想請你幫忙,演個節目行嗎?”柳飛云有口無心地答道:“行!行啊!”算是糊里糊涂地答應了。張惠英教官又說道:“柳班長那咱們今天就開始演練吧!你得召集你們一班的12名戰士一起參加”,到了此時柳飛云才算明白了一點,問道:“那我幫什么忙呢?”。張惠英教官說道:“等會兒,你就知道了,你先召集起來人再說嗎?”。柳飛云便喊道:“侯建成,侯建成,速召集一排-班戰士到操場集合。”隨后,張惠英教官就用左手拉住了柳飛云的右手就向操場西邊走去,柳飛云心里想,這是演什么節目,怎么兩個男女拉上手了,就想松開手,可是被張惠英的手拉得很緊,并且還說了一句:“不就是伴個舞嗎?你怕什么呀?”,柳飛云說道:“我不是怕,我是根本就不會跳舞!”。張惠英教官著急地說道:“我這不是教給你嗎?”一班的戰士們集合到位了,一起看到這一幕都笑了起來,侯建成說了一句:“這是拉郎配啊!”戰友們又大笑了一陣。張惠英教官忍不住也笑了笑,說道:“戰友們集合了,下面我講一講,咱們排練的節目叫大刀進行曲,形式是歌伴舞,由柳飛云戰友配合我跳舞,其余戰友合唱大刀進行曲,下面咱們開始排練吧!注意集體動作為行軍和用力手持大刀向前下方砍去;柳飛云的動作為和新婚妻子戀戀不舍,最后毅然決然的離別”。生澀地排練了一上午。張惠英教官說道:“謝謝戰友們了,戰友們入戲很快,進步很大,但是柳班長的動作,依舊僵硬,不自然,還需要單獨演練,我會主動找他練習的!下午戰友們就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