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水師在珠江口取得大勝,人心振奮,廣州守軍信心大增。南明兩廣總督杜永和加緊聯絡鄭成功,希望他率軍參戰,徹底殲滅紅旗水寇。
清軍更加謹慎,不敢倉促攻城。尚可喜與耿繼茂商量,決定繼續加緊圍城,暫時不著急攻城。
按計劃,清軍可于十月底、十一月初籌齊六十門紅衣大炮,備齊所需的彈子、火藥。屆時,天氣轉涼,適合清軍攻城。有紅衣大炮加持,清軍必可一舉攻下廣州。
對于明軍來說,唯一的希望在于水師。廣州兩面環水,只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水師,就可以隨時打擊清軍側背,守軍就有把握守住廣州。
清軍沒有水師,只得招撫海盜。盡管楊彥迪與鄧耀聯手,沉重地打擊了紅旗水寇,但紅旗水寇實力仍在,仍然掌握著珠江航道的控制權。
當今的華夏,最強大的水師力量無疑是鄭成功集團。只要鄭成功肯率軍來援,絕對可以打敗紅旗水寇。鄭軍再與廣州守軍聯手,就有希望打敗尚可喜、耿繼茂兩股清軍。
但鄭成功存有私心,并不想援助廣州。他自作聰明,想趁清軍云集廣州之際,乘機奪取根據地,根本就不理會廣州戰事。
永歷二年,廣東還屬于滿清,鄭成功就曾進攻潮州府,與府守將郝尚久結怨。這一次,鄭成功又趁火打劫,率軍猛攻郝尚久。
郝尚久和兩廣總督杜永和一樣,都是李成棟的部下,原本忠于南明。鄭成功遙奉永歷南明,卻趁火打劫,率軍猛攻潮州府。
郝尚久干脆投降滿清,得到福建清軍的增援,鄭軍圍而不克。無奈之下,鄭成功只得率領船隊返回福建,繼續經營銅山、南澳、金門、廈門等彈丸之地。
鄭成功那邊指望不上了,楊彥迪、鄧耀力量有限,終究不能力挽狂瀾。楊彥迪經與陶煜商量,決定打起赤軍的旗號,以便壯大聲勢,嚇阻紅旗水寇,掩護澳門之行。
在楊彥迪的擴衛下,陶煜來到澳門,直趨卜加勞鑄炮廠。到了洋山麓竹仔室村,找到卜加勞鑄炮廠,陶煜大失所望。卜加勞鑄炮廠已經今非昔比,大為沒落。
原因是多方面的,自創始人卜加勞逝世后,鑄炮技術后繼乏人。
歐洲鑄炮技術不斷改進,不再從卜加勞鑄炮廠采購火炮。明清兩朝也都掌握了紅衣大炮的鑄造技術,鑄炮廠訂單大為減少。
不過,反過來一想,鑄炮廠日益沒落,工匠、技師的收入將降低甚至失業。赤軍誠心招募工匠、技師,開出一份有誠意的薪水,他們一定會樂于加入赤軍。
果不其然,陶煜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告示,以赤軍的名義招募鑄炮工匠,加蓋有“粵國公”、“破虜將軍”的印信。
凡愿意為赤軍鑄炮者,可得彌勒保護,赤軍將提供優厚的待遇。
普通鑄炮技師,一次性給予十兩銀子做安家費。每月報酬比赤軍騎兵還要高出八錢白銀,合每月二兩銀子,伙食、住宿都按照赤軍騎兵標準來供應。
楊彥迪的水師已經打起了赤軍的旗號,他們在珠江口打敗紅旗水寇,無疑增加了赤軍的聲望。再加上優厚的待遇,很多鑄炮工匠欣然應募。
陶煜順利招募到了五十名工匠,但他還有一件艱巨的任務:到澳門城內招募傳教士。
在明朝末期,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已經深入華夏大陸。京師自不必說,很多士大夫都受到傳教士的影響,受洗為天主教徒,包括明末重臣徐光啟。
在內陸,亦有傳教士活動。譬如意大利籍傳教士畢方濟,就曾在開封傳教,與南明弘光帝的父親老福王相熟。
這位畢方濟是一名傳奇的傳教士,與南明隆武帝也認識。隆武帝早年還是唐王時,因私自募兵勤王,被崇禎帝關入鳳陽監獄。畢方濟還曾試圖營救隆武帝,為此四處奔走。
永歷朝中,最得勢的傳教士是德國人瞿紗微和波蘭人卜彌格。永歷帝負有傳播儒教的責任,不便信奉天主教,便令太后、妃嬪、子女都受洗為天主教徒,然后以天主教徒的名義向羅馬教皇求助。
此時,陶煜手持沈赤心的書信,前往澳門求見葡萄牙總督。沈赤心共寫了兩封親筆信,一封用中文寫,一封用英文寫,筆跡一樣。
總督閱信后大為驚奇,立即傳令接見。洋人說話直來直去,總督一見到陶煜,情緒就很激動,嘰哩啪啦地說了一頓。
陶煜自然聽不懂,有個葡萄牙通事(翻譯)把總督的話翻譯了一遍:“這兩封信,果真都是你們的粵國公寫的?他怎么會寫英咭唎文?”
沈赤心教過他如何應對洋人,如何回答總督的話。面對洋人要不卑不亢,自信大方,才能得到洋人的尊敬。他鎮定地說道:
“不錯,這兩封信都是粵國公寫的。他是明王出世、彌勒下凡,通曉外國語言,所以會寫英咭唎文。”
總督十分不悅,臉龐漲得通紅,說道:“你在說謊!哪有什么明王出世、彌勒下凡?就算有,也是異教徒!”
陶煜卻呵呵一笑,說道:“總督此言差矣。我國有句古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就有一個地方的信仰,白蓮教與天主教表面看起來不同,其實內里都是一樣的。
“譬如,白蓮教里也有天堂的說法,也預言會有世界末日,告誡人們要行善事,死后才能進入天堂。貴國的耶穌,就相當于我國的彌勒。
“粵國公為彌勒下凡,就好像是耶穌下世解救黎民蒼生??偠酱笕?,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呀!這封英咭唎信,不就是神跡嗎?”
總督雖不認識英文,卻也是個貴族,熟知拉丁文。英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拉丁文的變種,兩者相當類似。
在這個年代,英國尚未崛起,英國殖民地還沒幾個,英文也沒能通行世界,歐洲各國通行的國際語言還是拉丁文。
陶煜能言善辯,說得總督連連點頭。雙方又寒暄一會兒,進入主題,總督說道:
“粵國公邀請傳教士到廉州教學問,這兒事我支持。只是,我的顧問告訴我,廉州府地方并不大,粵國公為何開口要十個傳教士?還說多多益善?”
陶煜坦然說道:“不敢相瞞,粵國公想辦一所大學堂,集中廉州的青年才俊,培養中興大明的人才。他傾慕貴國科技發達,傳教士博學多才,所以才到澳門尋找傳教士?!?
歐洲傳教士都在神學院受過培訓,為了方便傳教,通常都掌握有醫學、天文、數學等方面的知識。
不用多想,這對天主教的傳教事業必有幫助,總督滿口答應。
最后,談及當前的形勢,總督說道:“貴國內亂已久,我已得到國內的訓令,要在貴國內戰中保持中立。不久前,貴國大皇帝派人求援,我不便派兵援助,送了他一百五十枝火槍。
“這次,粵國公又派你來,送下了一份厚禮,很有誠意。派兵之事,我不便公開出面。你們要招募葡萄牙籍炮兵、鑄炮師,我蓋不阻攔?!?
有了總督的保證,陶煜很高興,最終圓滿完成了此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