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些什么?你能聽懂你在說些什么嗎?”
“你縮減一下?!?
王云清那邊很快就在網(wǎng)上查到了關于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的內容,不過在他照著網(wǎng)上的內容讀了幾句之后,很快就被其他人給叫停了。
前面還好,大家也能聽懂一些,可到后面其他人都聽不明白王云清在說些什么。
“我也看不懂,你們自己看?!?
說著,王云清就將手機朝幾人遞了過來。
“看什么看啊,不看了,反正也看不懂?!?
……
王云清他們也不是那種不識趣的人,他們在見許燦開始研究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之后,也是一邊說著話,一邊離開了這個房間,防止吵到許燦。
這上京之旅,對于許燦來說,和之前的兩次科大之旅倒是沒有什么太大區(qū)別。
反正許燦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宿舍和京大校園里,華國數(shù)學會給他們安排的課程,許燦也是會一堂不落地聽。
聽完之后,許燦也會繼續(xù)刷競賽的試題,以便運用一番老師們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
而晚上上完晚自習回到宿舍時,許燦也會花一兩個小時研究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
偶爾許燦也會和國家隊的其他幾人一同離開京大,去周圍轉一轉,畢竟這是他第一次來上京。
時間就這樣匆匆流逝,在距離許燦來到這里大概一個星期之后,關于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許燦也是終于解決了。
至于先前他在《數(shù)學年刊》上發(fā)表兩篇論文的事情,雖然在數(shù)學這個圈子里的確引起了一番不小的波動,但也并沒有引起更大的討論。
再加上許燦這段時間也一直都是待在京大上課,就算是有記者想要對其進行采訪,也找不到他人。
而逼乎上的討論,經(jīng)過王云清等人堅持不懈的舉報,那個名為“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逼乎網(wǎng)友也是被成功禁言三十天。
除此之外,相關討論也是沒掀起什么風浪,就連王云清的那個提問下面,回答也都只有二十幾個,其中四個回答還是國家隊里除了許燦和王云清外,其他四位隊友貢獻的。
“不錯不錯,完成這樣一個數(shù)學猜想,讓我的剩余時間晶體增加了11點。這幾天數(shù)學競賽的課也讓模擬器對時間晶體的吸收速度增加到了37點,再加上這次完成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又增加了三點?!?
“現(xiàn)在,模擬器對時間晶體的吸收速度已經(jīng)增加到了40點每年了。后面這段時間,就休息休息吧,反正也快參加IMO競賽了。”
結束了關于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的研究后,許燦也是迫不及待地打開模擬器界面,查看起剩余時間晶體和對時間晶體的吸收速度這兩項數(shù)據(jù)來。
在看到這兩項數(shù)據(jù)都有了一些提升后,許燦也是感到十分高興。
后面的時間里,許燦暫時也沒再研究數(shù)學領域的各種現(xiàn)在還沒人解決的問題,而是一邊上著競賽的課,一邊弄起了關于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的論文來。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7月3號,國家隊一行人終于要出發(fā)去香江了。
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即IMO,可以說是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大的數(shù)學學科競賽活動,這是整個國際數(shù)學界的盛會,也可以說是數(shù)學學科愛好者們的“世界杯”。
IMO每年舉行一次,東道國由參賽國家或地區(qū)輪流擔任,今年輪到了華國香江。
“話說,香江的電視劇和電影我倒是看過不少,不過我倒是一次都沒去過香江,你們去過香江沒?”
從上京機場上了飛機之后,溫許對許燦等人問了句。
“我也沒去過,甚至就連這次到京大來參加培訓,我也是第一次來上京呢,之前我都沒來過上京。只可惜這次是來上課的,要是來旅游的,我一定好好逛一逛?!?
許燦也說道。
雖然這些天他和王云清他們也出去逛過幾次,但上京能逛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再加上他們就算出去逛,也沒多少時間。
所以,這次雖然在這邊待了差不多有半個月的時間,但實際上許燦他們并沒有去什么地方。
“我倒是去過幾次香江,去年還去香江的迪土尼玩了?!编u之平道。
“我也沒去過香江,不過關于迪土尼,我記得你們魔都的那個迪土尼好像前幾天剛開張吧?”
聽鄒之平提到迪土尼,王云清倒是來了些興趣。
“嗯,6月16日開張的,人巨多。我表姐那天就去了,真的是人山人海,好多項目都要排隊。香江的迪土尼我也去過,根據(jù)我表姐拍的照片來看,我覺得還是魔都的迪土尼好一些,畢竟是新開的?!?
“我也沒去過香江,我倒是想去魔都的迪土尼玩,等這次比賽結束,我們一起去魔都的迪土尼玩嗎?”鄭旭文道。
經(jīng)過與許燦他們這幾個月時間的相處,鄭旭文在數(shù)學競賽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至少自信心是提升了不少。
不至于大家一提到IMO拿滿分金牌,他還像之前那般畏畏縮縮的,覺得自己不行。
“對了,許神,你那篇關于哈代-李特爾伍德素數(shù)k元組猜想的論文寫完了嗎?”
大家聊著聊著,很快又將話題聊到了許燦身上。
“嗯,前幾天就已經(jīng)寫好了,投給《數(shù)學年刊》編輯部的郵箱了,也在arXiv上上傳了一份?!痹S燦道。
“又是《數(shù)學年刊》?許神,其實你可以試試四大期刊的其他幾家期刊?!?
章明章給了一個建議道。
“反正都是頂刊,在哪個期刊上發(fā)表都一樣。投給其他期刊,我還要再去找他們的投稿郵箱和格式要求,麻煩。”
許燦倒是一臉無所謂地解釋道。
關于章明章所說的四大期刊,許燦自然也是知曉的。
更確切的說,是數(shù)學領域的四大期刊,它們分別是《數(shù)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數(shù)學新進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數(shù)學學報》(Acta Mathematica)、《美國數(shù)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