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什么,就是之前參加省隊集訓的時候,我在圖書館學習時遇到過他一次,幫他解決了一點論文上的問題。后來,他也經常會在聊天軟件上問我一些學習上的問題。”許燦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么一回事,難怪呢……”
許燦說完,王云清這才一臉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說道。
不過,很快王云清就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他也是連忙又繼續說道:
“不對啊,你說幫他解決了一點論文上的問題,還解決了一些他學習上的問題??申P鍵是,他不是研究生嗎?”
王云清一臉疑惑。
“是啊,他是研究生啊,而且前幾個月還剛拿到碩士學位證呢,現在都已經在讀博了。”許燦道。
“這么快就讀博了?”
許燦的回答雖然解決了王云清剛才的那個疑惑,卻又讓王云清產生了新的疑惑。
“我記得之前王學長和我們說過,他讀的是學術碩士啊,學術碩士一般都是要讀三年的。去年才是他讀學碩的第二年吧?這么快就拿到碩士學位證了?”
“碩士論文完成了,自然就提前畢業了,這也沒啥啊。”許燦倒是沒覺得有什么。
“也是~~~嘶……你剛才說的幫他解決了一點論文上的問題,不會就是他的碩士畢業論文吧?”
王云清又連忙問了許燦一句。
“嗯?!?
許燦點了點頭,這說話的功夫他已經把行李箱里的行李都拿出來整理好了。
“這么說,你現在連數學專業碩士和博士要學的東西也都已經學完了?”
直到此時,王云清這才徹底反應過來許燦剛才那句話中最重要的重點。
“也沒,也就學了一點。”
“你就編吧,人家王學長好歹也是科大的數學博士,你要是真只學了一點,能解決他問的問題?我不信?!?
王云清一臉不相信地說道。
不過,見許燦沒有在這方面多說什么的意思,王云清也沒多聊,而是又對許燦問了其他問題。
“王學長的碩士畢業論文是關于什么的?”
王云清問道。
“是關于二元二次同余方程的解及虛二次域的類數。他當時遇到的問題是關于Q((-39)^1/2)的Tame核……”
“好了好了,后面你別說了,說了我也聽不懂。之前在湘南師大附中的時候,也沒見你看過大學的書,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學會這些的。上次是溫許和你住一個宿舍,等溫許來了,我得好好問問?!?
還沒等許燦說完,王云清便連忙打斷了許燦,反正許燦繼續說他也聽不懂,還不如不讓許燦白白浪費口舌了。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之后,許燦又在這間宿舍里逛了一圈。
這宿舍的空間其實并不算大,兩室一廳,一廚一衛,許燦和王云清一人一間房。
“科大的老師們就住這里嗎?我還以為是那種套間呢。”
隨便看了看后,許燦也是對王云清吐槽道。
“這應該是科大給那些剛來的講師們安排的,畢竟非升即走嘛。至于那些大佬們,肯定有專門的套間。”王云清道。
兩人說話間,鄒之平、章明章和鄭旭文也走了過來。
“許神終于來了,這次回去我又積攢了一些問題?!?
見到許燦后,鄭旭文最先開口對許燦說道。
“許神在高中數學競賽方面已經沒什么要學的了吧?這次在家應該已經開始學習大學的內容了吧?”
“是啊,高中競賽數學方面,許神真的還有進步空間嗎?”
另外兩位也都如此說道,他們這么說倒不是覺得以許燦的能力在高中數學競賽方面已經沒有提升的空間了,而是高中數學競賽方面許燦已經沒有什么能學的了。
不過,在聽到他們提到大學內容的時候,王云清嘴唇動了動,想說什么最后卻沒開口。
也沒人注意到王云清的這絲異樣,所以也沒人問他什么。
幾人聊了幾句后,也是走出了宿舍,開始在科大校園里邊逛邊聊起來,大家都聊起了國家集訓隊結束之后到今天報到這天,各自在家都做了些什么。
等到吃午飯,其他人邀請許燦一起去科大食堂吃飯時,他卻是婉拒了,和王曉虎一同去外面吃了一頓。
吃過晚飯,回到宿舍沒多久,其他四位國家隊隊員也都擠了進來,繼續和許燦秉燭夜談起來。
第二天,培訓終于要正式開始了,關于這第一階段的日程安排,群里昨天就發了。
培訓的地點,是許燦已經有些熟悉的小報告廳,上次省隊集訓的時候也是在這里,畢竟上次省隊集訓的時候也沒多少人,也就比這次多了四個人。
“按照往常慣例,一會來的老師應該就是后面我們去參加IMO時的帶隊老師。”
在老師還沒來之前,大家也開始聊起天來,最先開口說話的是來自魔都中學的章明章。
“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你之前進過國家隊?”
一旁的鄭旭文有些好奇地對章明章問了一句。
“你忘了他是魔都中學的了?去年和前年進國家隊的汪學海就是他們學校的,這些他應該是專門去問的汪學海吧?”
王云清也是說道,說到最后時還看向了章明章。
“嗯,是的,我這次回去還專門找到汪學長問了國家隊培訓的一些細節,這些都是他和我說的。而且我還和他提到了許神的事情,汪學長也說,他也做不到許神這樣。在得知許神也是今年上大學后,他還特意邀請許神去麻省理工呢?!?
章明章說道。
“許神打算花多長時間做完IMO的試卷?按照許神之前的速度來看,如果都只寫一種解法的話,我覺得可能兩個小時都用不到吧?”
鄒之平也是說道。
“許神怎么可能只用一種解法?那可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許神肯定會用至少兩種解法的?!?
“而且按照IMO的題目難度來看,許神很有可能會寫出三種解法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六道題都寫出三種解法。”
“是啊,要是六道題都用三種解法,現場不管是評委還是參賽選手,我估計都得驚掉下巴,就和當初的我們一樣?!?
“哪用三種解法啊,兩種解法就行了。據我所知,到現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賽場上還沒有哪位選手能在參加比賽的時候,將六道題全部都用兩種解法算出來并拿滿分的呢。”
“嘿嘿,今年我們華國隊不僅要拿到團體冠軍,還要拿特別獎。”
“我們還要創造全員滿分金牌的歷史?!?
“對,全員滿分。”
幾人就這么聊著,不過在聊到最后全員滿分的時候,卻有一人顯得有些畏畏縮縮,這人正是鄭旭文。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教室門口走進來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