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面色和藹道:“我也是看了你小姑父做的計劃書,沒有考慮周全,就貿(mào)然登門了。這樣,我回去也好好整理一下目前我能拿出來的技術(shù)優(yōu)勢,回頭我們在坐一起好好聊聊。”
“歡迎。何主任是電池行業(yè)的專家,我只是個晚輩,還有很多方面要向何主任學(xué)習(xí)。但是,想讓我掏錢,是很難的哦。”
他呵呵笑了起來,“沒有可行的方案,我也不會拿出來忽悠你,那么,今天就先到這里,了解了相互的訴求,也是距離合作更進一步。”
“對,對。”
送走了何主任,邵承東跟小姑父和小姑三個人站在大門口,相互看了看,都嘆了口氣。
小姑父問道:“承東,我覺得你對何主任有一種排斥感,為什么?”
邵承東笑道:“小姑父,大部分科學(xué)家的研發(fā)高峰期,都是在四十五歲之前,為什么?”
小姑也點了點頭說道:“何主任只是資歷老,最近幾年,根本沒有任何研發(fā)成果,思維恐怕早就僵化了。”
邵承東又說:“小姑父,何主任是你老師,我知道你很尊敬他。可是合伙做生意,最怕的就是這種裙帶關(guān)系,這會影響一個人的基本判斷力。
就好比你的計劃書,如果你有某方面的技術(shù)突破寫上去,你會隨便給別人看嗎?
對一家公司來說,技術(shù)研發(fā)思路同樣也是秘密,是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
我一開始并不認識何主任,反而因為他曾經(jīng)是你的老師,很尊敬他。我不是排斥他,我只是排斥一個靠資歷混日子的科研人才,這樣的人如果成為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的技術(shù)帶頭人,會很可怕。”
小姑贊同說道:“一千萬歐元,不亂花一輩子都花不完,可是做研究,可能一年半載就花光了。看不到收益的事,絕對不能做。”
小姑父嘆了口氣。“我再好好想想,走,進去吧。”
邵承東進了院子,又說道:“不光是遠期的發(fā)展目標(biāo),我覺得何主任在技術(shù)方面,也跟小姑父你背道而馳。
你在計劃書里面寫的很清楚,公司發(fā)展要以手機電池立足,把動力電池作為長期研究目標(biāo)。
可是何主任不但沒有任何手機電池的解決方案,更是一句也沒有提動力電池,為什么?是不是因為不認同你的計劃書呢?
手機電池我們是后來者,追趕者,想要彎道超車,就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長期目標(biāo),這樣才能成為領(lǐng)先者而不是一直追趕。”
小姑驚訝問道:“承東你是從哪里學(xué)的?上了一年大學(xué),變化真大啊!”
邵承東笑道:“小姑,我也是慢慢成長的嘛,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商人,我需要學(xué)習(xí),想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更要好好學(xué)習(xí)。”
小姑父拍了拍邵承東的臂膀。“你現(xiàn)在就很不錯,很出色了。很多時候,你比我考慮的更周全。”
“小姑父你是學(xué)者,而我只是一個商人,想賺錢,自然需要考慮的更周全。”
上樓,進門,換鞋的時候,小姑父忍不住問道:“你真的愿意在動力電池方面投入資金?”
“嗯,只要研發(fā)方案通過,我就愿意投錢。”
小姑父沉默了一會兒又說:“但是僅憑有點資金,你也請不來陳院士啊。我們還是需要先做出點成績來。”
“不急。你這邊有什么試驗需要做,在實驗室你驗證什么技術(shù),我都可以支持。下個月,我就能先給你拿一千萬,你全方位驗證自己的設(shè)想。”
“不需要那么多,先給個兩百萬,我把研發(fā)架構(gòu),人員都組織起來。關(guān)于技術(shù)轉(zhuǎn)化產(chǎn)品,我還沒有一點頭緒,暫時不需要太多錢。”
邵承東上樓將自己列出來的手機電池研發(fā)技術(shù)難點給了小姑父。然后拉他坐下來說道:“手機電池除了基本研究,我列出了需要解決的五大難關(guān)。
第一是手機充電速度問題,充電電壓不能高,高了會影響保護電路安全,低了充電緩慢。未來的手機電池肯定會越來越快,三小時縮短到兩小時,未來甚至到二十分鐘,這是一個關(guān)鍵問題。
第二是電量存儲問題,現(xiàn)在的手機電池大部分只有幾百毫安,有些甚至更低,相同的容積,將手機容量提升到三千毫安,甚至五千毫安,這條路一定要走。
第三是手機安全問題,電池的保護系統(tǒng)充電斷電,線路安全,電池鼓包等問題,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第四是電池使用壽命問題,現(xiàn)在的電池充電幾百次就可能報廢,未來必須提升到幾千次,甚至更多。
前面四條是刻不容緩的,但是最后一條不急,因為不限于手機電池了,更趨向于動力電池,那就是放電穩(wěn)定性問題。
但是在這方面,手機電池和動力電池有相同的一面,所以我先列了出來。”
小姑父接過本子看了看笑道:“這幾條都跟動力電池的難題相關(guān),電池存儲量,充電時間,安全,使用壽命,跟動力電池都是相通的,可能就是解決方案略有不同。”
“對,但是不能忽略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動力電池的制造難度更高,要求更高,目前只能分階段解決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兩人聊了許久,小姑來催了,才各自回房休息。
邵承東靠在床頭看著自己記錄下來的各種技術(shù)難關(guān),在總結(jié)的幾大問題之外,足足有幾百條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他這個技術(shù)門外漢來說,真的是自討苦吃。
可是既然選擇這條路,他就要堅定走下去。
至于何主任,邵承東已經(jīng)拋在腦后,前世他折騰了幾年都沒有拿出靠譜的技術(shù),這輩子也別指望了。
哪怕他真的拿出來了,他也不會要。
前世把自己帶進坑里,要不是看他是無心,只是能力不足,他肯定要報復(fù)回去的。
不過既然重生了,眼界要高一點,目光也要遠一點,沒必要再跟他一個老家伙計較,瓷器不能主動去碰瓦罐。
對他這個五十多歲的過時專家不理不睬,就足夠了,總要給小姑父留幾分面子。
還是先掙錢,有了足夠的資金,按照小姑父的名單去請人,總會有人動心的。
只要建立一點基礎(chǔ),就能請陳院士幫忙建立技術(shù)體系,而不會受制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