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計劃書(今天三更)
- 重生新能源時代
- 獨釣人生
- 2104字
- 2024-01-08 22:27:29
邵承東還在香江的時候,三個貨柜就已經抵達了甬城的港口。
甬城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提了貨柜,進入報關程序。
三輛法拉利是重中之重,其他家具,首飾有退稅,衣服不用納稅,但是三輛車繳納了六百多萬的關稅。
還好這些車是以公司的名義購買,可以抵消一部分稅收。
邵承東從香江回來,從公司賬戶上支付了這筆費用,把其中的兩個貨柜運到了杭城。
回到杭城的第一時間,邵承東就采購了一把一米長度的工藝品水墨畫折扇,直徑將近一米的中國結,寄到了意大利。
伊莎貝拉九月四號的婚禮,再不把禮物寄過去就晚了。
這兩樣禮物的價值不算高,但是很有意義,特別是折扇,很有東方韻味。
對于都喜歡時尚藝術的四姐妹來說,這份禮物很合適。
三輛車運回來,最開心的要數鄭舒雅了,小丫頭看到三輛車,就興奮不已,奶奶和邵承東更是給她買了不少禮物。
不過三輛車都沒有上牌,還不能上路,這次去普陀山,還是開小姑的奧迪A6。
跟他們同行的還有邵承東的姑奶奶,她是邵承東爺爺的妹妹,七十年代初嫁到杭城,去年剛退休。
姑奶奶跟奶奶兩個人相差七八歲,關系一般,但是跟小姑相處的很好。
她是把小姑當女兒對待的,有時候比母女都親近。
邵承東當苦力,侍候三大一小四個女人去游玩。
普陀山邵承東每次當旅游區游玩,但是奶奶不同,她把這里當做圣地。
每次過來,她只要許愿了,愿望達成了,就一定要來還愿。
每次還愿,她都會給許愿的寺廟或者尼姑庵一大筆捐款,絲毫不覺得心疼。
邵承東曾經不理解,也不信這些,但是現在信了。
他能夠重生,就是命運的安排,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在操控這一切。
他信了命運,信了因果。
在一座著名的寺廟,他在佛前默默許愿,希望創業順利。
從普陀山回來,把家里布置好了,奶奶已經進入了養老狀態。
每天早上給家人做早餐,或者一早出去逛一圈,買早餐回來。
上午的時候做做衛生,給邵承東洗衣服,做午飯,下午就去村里的活動室打麻將。
晚上也不用她做飯,一般情況下都是小姑父下廚。
小姑父鄭玉樵第一次做商業計劃,很多地方考慮不到,計劃書一直難產,到現在都沒有拿出來。
邵承東看了一遍他的草稿,發現他的確是這方面的能力不足。
作為一個技術宅,他在這方面的能力有些欠缺。
他有技術,卻沒有表達能力,至于商業方面的可行性的方案,他更是摸門不著。
他真正擅長的,就是在實驗室里。
而且他因為自信不足,現在也沒有將自己的技術優勢挖掘出來。
按照邵承東的分析,他現在還沒有獨立研發能力。
只有等他進入了這個行業,進行了商業性質的運營,才能慢慢挖掘出他的技術思路。
也難怪前世他非要把何主任拉進來才有信心,可惜前世正是何主任把他們帶進坑里。
何主任比小姑父大十幾歲,是一個口才非常了得的教授,也曾經是小姑父的老師。
邵承東和小姑父都被他的名氣和資歷迷惑,沒有發覺他的技術思路早已經定型,技術也已經過時。
在他的影響下,他們把主要精力和投資都放在手機電池上,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格外興奮。
但是,他們一直追逐著市場走,技術始終沒有自己的優勢,反而去努力攻克現有的難關。
從鎳鎘電池,到鋰離子電池,當他們終于追上現有的技術,達到一流水平的時候,遇到了國內技術的大爆發。
手機電池技術國內連續突破,而他們制造的電池mAh一直不能追上領先廠家。
邵承東和另一個投資者投入了三億,獲得的技術還只是二流,開辦的工廠只能成為老年機的供應商。
最后實在撐不下去了,想要轉型卻晚了。
特別是何主任一直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想要繼續加大投入,嚴重拖延了他們的轉型之路。
加上另一個合伙人放棄,并且先一步占據一些優質資產要求分家,最后導致一地雞毛。
“承東,這半個多月,我發覺自己是想的多,但是思維發散,能總結出來的不多。這方面,我還需要學習,不如把這份計劃拿給何老師,讓他幫我們提煉一下?”
邵承東連忙說道:“千萬不要!姑父,手機電池只是現在,動力電池才是未來。何老師年紀大了,思維定型,對新技術的接受肯定不如年輕人。
讓他擔任技術專家,總設計師,只會讓我們的技術思路永遠追著別人,而我們想要突破,想要建立自己的優勢,必須從一開始建立超常規的技術思路。”
“那靠我也不行啊……”
小姑父當老師久了,思維也有些僵化,但他關鍵還是以前沒有接觸商業模式,沒有打通任督二脈。
邵承東想了想說道:“小姑父,不如這樣,先不要確定找誰,你把你熟悉的專家都列出來,我們先考察一遍,再商議一下。”
鄭玉樵點了點頭,笑道:“行,我好歹也算這個行業的,對這方面的專家認識的也不少。”
邵承東現在最想認識的就是檸德時代未來的幾個專家,他們現在不是在香江新科,就是在香江新能源公司。
但邵承東也不能無緣無故提出來,何況現在還不急,檸德的組建也要到六年后了。
邵承東拿過紙筆,開始在紙上寫了起來,他要幫小姑父列一套標準模式,然后讓他補充。
他不懂商業計劃書模式,可是邵承東懂啊!
兩人一直商議到十二點,小姑來催了。“別談了,明天承東要去報到,別起不來。”
“起得來,小姑,每天家里我都是最早起床的吧?”
小姑不好意思了,仗著身份掩飾尷尬。“誰像你一樣是小怪物,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就起來了。你精神好也要體諒你姑父,他用腦子的,精神不好就沒有思路。”
小姑父一直盯著邵承東寫的模板看,笑道:“我原先是自己瞎寫,看了你的計劃書模板,有了一些思路。行了,今天不早了,明天我們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