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張叔夜的計謀
- 水滸騎砍
- 白夜將軍
- 2188字
- 2024-01-22 14:02:12
“怎么樣,母子炮的打造和彈的進展如何,現在已經打造多少架,多少顆了”
找到墨鍛大師李烈說道。
“今日已經打造出母子炮三十架,鐵球彈兩百顆,還在連夜加工之中,預計天明能夠打造母子炮五十架,鐵球彈三百顆”
墨段此刻和他的徒弟們在火爐子中,汗流夾背,搞的熱火朝天。
“好,如此就好,注意輪班休息,以免累壞了身體”
李烈點了點頭,按照這個進度,打造出來的母子炮和炮彈是能夠滿足這一次戰役的。
接下來,李烈又命令廚房為眾工人安排宵夜,準備了粥水包子。
畫面一轉,來到一處宋軍的軍營之中,里面的大帥帳之內,張叔夜和王稟匯集在一起,聊起作戰計劃。
今天是他們的第一次會師,一人帶領的邊軍從西北出發,另外一個人則是帶領禁軍從開封過來。
“明日大軍就要抵達濟州府,不知張將軍打算如何平定這梁山賊寇”
王稟抬頭看向張叔夜。
“不知道王撫使又如何看待啊”
張叔夜放下手中的兵書,將問題拋給王稟,并沒有回答。
王稟頓了頓,然后說道,“自然是以雷霆手段將這些梁山賊寇滅殺,以憑陛下怒火”
“這些賊寇在一處水泊之中,等到劉將軍的水師一到,令士兵乘船而上島,我們有十萬大軍,強大攻即可”
“一旦梁山賊寇出現大量傷亡,就會軍心動蕩,再安排一支奇兵,從背后的懸崖峭壁上繞道夜襲,內外夾擊,如此一來,梁山賊寇自然被平定”
本來此次出征討伐梁山賊寇,他是統帥,奈何皇帝點了張叔夜為欽差大臣,這一次的權利壓就壓了他一頭,而且張叔夜在朝著也是大名鼎鼎,資格老練。
“不錯,張撫使也是久經沙場之人,用兵老道,此級算是中等”
“不知道張撫使有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梁山的兵馬比我們想象中還要精銳,畢竟那李烈能夠將青州的兵馬擊敗,又能夠破開濟州府,加上強迫百姓從賊,人數已經達數萬,如果其堅守不出,我軍傷亡該如何”
張叔夜摸了一把胡子說道。
“慈不掌兵,在沙場之上,傷亡在所難免”
“我軍有絕對的優勢,只要能夠獲得勝利,這一切都可以為之”
王稟說出了他的看法。
“兵者,詭道也”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避免更大的傷亡”
“讓我軍更容易取得勝利”
張叔夜反問道。
“張將軍的意思是”?
王稟在西北多和遼人作戰,多為攻城或者在野外拼殺,大多計謀也沒有用上,只能硬抗,自然養成打硬仗的思想。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來此之前,就調查過這個梁山賊寇之主,李烈的一切情報”
“他第一次擁兵之時,乃是在任城之時,率領他的部下破洗了任城,那個時候,他有一支100多的披甲軍,而且有重騎兵十名”
“一個月后,第二次時,是和青州都統制秦明的對決,在正面交戰,布兵排陣之中將朝廷的大軍擊敗”
“根據老夫打探到的消息,他那個時候已經擁有3000披甲士兵,不弱于一般州府”
“這些鎧甲的來源,一直不清楚,還有那支重騎兵,有多少人數也不清楚,到現在依舊是一個謎”
“后,李烈又帶領大軍破洗了濟州府,獲得大量的糧草器械,青壯力量,現在他有了這些補給,拉起一支幾萬人的隊伍,也是有可能的”
“按如此邏輯,那么他的鎧甲武器來源無非兩種,一者,是他自己打造準備造反已經多時,二者,有其他勢力扶持他”
“如果是他自己打造的,這么多的武器裝備,那需要多少人手才能打造出來,要多少的精鐵,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能他暗地里面的兵力可比明面上更加的多”
張叔夜開始頭頭是道的分析起來。
“如果是其他勢力正在扶持他呢?”
王稟好奇的問道。
“如果是其他勢力正在扶持他,那么我們的敵人就不單單是梁山賊寇了,還要面對其他的援軍”
“有可能和遼人勾結?!?
“梁山水泊所屬的地界,處于多方勢力范圍的一個中間階段”
“但是”
張叔夜說到這里的時候話鋒一轉。
“這段時間我明里暗里派遣探子調查,沒有發現其他勢力有派援兵的跡象”
“如此可見,他背后的勢力并沒有那么強大”。
“由此可見,那個李烈準備造反多時的跡象更多一些。”
“但是他又不敢明面造反,占領州城,可見還是害怕大軍的討伐,無力應對,兵力還是我軍占盡優勢?!?
張叔夜排除了第二種可能。
“張大人用兵果然老練,在下佩服”。
王稟回答道。
“那么我們應該用何等對策?滅殺那梁山賊寇?!?
“畢竟官家可是很注重這一件事情?!?
“要求我們一個月內剿滅他?!?
王稟請教詢問。
“李烈此人,武藝高強,而且狡猾多端,行事百無禁忌?!?
“從在天子腳下,當街車裂金國使者便可以看出”
“對付這種人,自然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張叔夜眼中充滿了自信,繼續說道。
“等劉夢龍鼎水師一來,我們就先將梁山水泊封鎖起來”。
“圍而不攻,斷其糧草。”
“然后再派人大量在水中投放投降書,凡是投降的百姓一律不追究其罪,凡是梁山頭領愿意來投靠朝廷的,一律不追究其責”
“殺李烈而投降朝廷的,賞錢萬貫,官升三級”
“如此一來,人心惶恐,李烈必然軍心潰散?!?
“我們再派人并送糧草,引誘他出來和我們交戰,設下一支伏兵,拖住他,水陸兩路進攻,毀滅他的山寨,其必定滅亡”。
張叔夜說道。
“如果他們糧草足夠,硬是撐著幾個月或者半年,我們應該怎么辦?”
“先不說官家要求我們一個月內滅殺梁山賊寇,會發怒火”
“我們十萬大軍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此刻我們來此地,只不過是準備了一個半月的糧草”
“我們耗不起。”
王稟不由的擔憂起來。
“不會,我觀那李烈此人,膽大包天,必然不會白白受此氣”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三,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先圍上他十天半個月,再交手,也是不遲,我們的士兵本來就是多在陸地交戰,未必能夠適應船上作戰,這段時間也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
張叔夜一套又一套,把王稟說的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