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隊:深藍的故事精選集
- 深藍
- 2110字
- 2024-01-02 11:35:55
序言
追兇,不是你想的那樣
文/深藍
“追兇”,是近年影視圈里的一個熱詞,尤其在涉案題材的作品中,通常都處在核心劇情的位置。
其中,警員的果敢、睿智,抓捕時的酣暢、迅猛,緝兇后的盛譽、榮耀以及宏大、激昂的整體敘事,都吸引著觀眾的目光,甚至對不少初入警營的警員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以至于有段時間,我經常被人問到:“你們追捕嫌疑人的過程,真的這么‘酷’嗎?”
對業外友人,我一定自豪地拍著胸脯告訴他:“真的,就這么‘酷’,甚至比這還要‘酷’!”
但對同行新警,我只能含糊其詞地說:“你試試、你試試,我說的沒用,你親自追一次就知道了……”
2013年某毒品專案中,禁毒支隊同事何帆(化名)為追蹤毒販,輾轉全國十八地市,兩度遭遇車禍,一個月內暴瘦二十斤;
2014年某故意殺人案抓捕行動前夜,為確保萬無一失,刑偵支隊三位主官徹夜未眠,抽完了一整條香煙,制定出六套抓捕方案;
2015年偵辦某系列搶劫案件時,為確定嫌疑人身份,林所長三天內僅靠肉眼比對了六千多名疑似人員的證件照片,以視網膜脫落緊急接受手術告終;
2016年某涉槍毒品案件中,專班周警長為抓捕嫌疑人在酷暑中連續蹲守六十九個小時,過度疲勞引發心肌梗死,殉職時年僅四十四歲;
……
此類案例不勝枚舉。而追兇,其實是一項苦不堪言的工作。
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宏大敘事和熱血呈現背后,是警察隊伍中每一位成員的通宵達旦、夙夜不懈。
他們值得被書寫,值得被刻畫。
一次線上活動中,主持人問我,現實中的警察追兇和推理小說、懸疑影視中的警察或偵探追兇一樣嗎?我說不一樣。她問我區別在哪兒,我回答說,在這個“兇”字上。
對于小說家和編劇來說,“追兇”是創作的內核,“破案”是創作的終點,抵達“終點”后,他們可以關上電腦,或悠閑或興奮地回溯整個作品。但對現實中的警察來說,多數時候的“追兇”,只是一切工作的起點。
“我們不僅要找到他、抓住他,還要組織過硬的證據確保把他送上法庭、送進監獄,我們要給法律一個結果,給受害者一個交代。”
“懲兇”,才是警察辦案的終點。
在公安信息化與技術化逐步發展的當下,“追兇”的成本逐漸降低。但同樣在今天,司法實踐對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要求并重,“懲兇”的落地不再單憑一腔熱血。
“執法事故”四個字,成了高懸在每位一線民警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過去,我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刑事案件時,也曾在暴怒下試圖對幾近變態且抗拒審查的嫌疑人動粗,身旁的前輩拉住了我:“他有沒有罪,該不該死,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法律說了才算。你出于義憤捶他一拳,踹他一腳,執法程序有了瑕疵。一隊人辛苦仨月拋家舍業破掉的案子因為這個瑕疵訴不出去,判不下來,你對得起誰?”也是在那次,我得知了程隊長的故事。
“干刑警這行得能忍,忍常人之不能忍。”前輩對我說。
“那程警官當年呢?”我問前輩。
“他為終非常之事,寧為常人。”
我很喜歡電影《三大隊》中的一句臺詞,“人年輕的時候,都想辦大案,好像不辦大案,這警察就白當了一樣。可這大案的背后,有多少人改變了人生。”
曾經我也很想辦大案,也覺得不辦大案,這警察就像白當了一樣。
命案就是大案,全警動員,一級勤務,警察隊伍的強悍和剛猛令人心生敬畏。作為其中一員,我也因此心潮澎湃。
但就在隨后遇到的案子里,我面對的是一對年過七旬的夫婦,他們的獨子突然失聯,某些線索指向人已遇害。陪同而來的老夫婦的親戚也私下提醒我們,孩子很可能遭遇了不測。
那一次,我和同事在受立案環節上產生了分歧。
“報(案)的是人口失蹤,先按人口失蹤詢問情況。”
“人大概率已經不在了,很可能是命案啊!”
“那也先按‘人口失蹤’問,是不是命案,我們回頭再落實。”
“萬一真是命案,耽誤了時間,誰負責?”
“我負責!”
人口失蹤案與命案的偵查機制不同,動員的規模也大相徑庭。我一度不能理解同事為何堅持按照人口失蹤的方向偵查,但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不久后我們幫老夫婦找到了獨生子的下落。
“其實當初我也傾向于命案,但還是抱著一絲僥幸,萬一不是呢?”同事說。
“萬一是(命案)的話,這會兒上級追你責,你可解釋不清了。”我說。
“老兩口那么大年紀,身體也不好,不到事實確鑿,不要往命案上靠,他們受不了的。”同事說。
刑偵雖是公安的主業,但“壓發案”卻是警察日常工作的重點。與其發案后期待破案,不如把案件的苗頭扼殺在萌芽之中。
警察都想“破大案”,立功受獎,鮮花榮譽,有人甚至可以憑借在一場大案偵辦中的突出表現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沒有人想“發大案”,因為一場“大案”的背后,不知是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人間悲劇。這中間,有時也包括警察本身。
這本就矛盾。
“假如你的責任區里發了大案又被你破掉了,我是該獎勵你,還是該處分你呢?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曾有領導用半開玩笑的方式問過我。
這的確是件復雜的事情。
“其實干我們這行最能理解‘歲月靜好’的意義所在,做警察越久,越對所謂的‘轟轟烈烈’無感……”
《三大隊》中程兵隊長的經歷其實是一場悲劇。雖然他憑借一腔熱血和不滅的執念完成了自己和三大隊最后的任務,但仍無法改變這場悲劇的性質,也無力扭轉那些大案背后被改變的人生。
最后,借用一句當年網友在《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一文下的評論結尾:
“望世間再無此事,愿人間常有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