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玉清圣人靜坐高臺,閉目不語。
眾弟子按耐好奇,行過禮之后靜坐蒲團。
突然天花墜地,只見太清與上清已經落座高臺,給人一種矛盾感,好似一直就在那里。
但人教與截教部分弟子的存在,卻一直提示著眾人。
“此次召集爾等,卻是紀元即將新開,玄門大興,爾等當砥礪前行,揚吾玄門道統,聚攏大運,成道大羅。”
玉清圣人直接與眾人道明大勢,至于其他的考量,卻是基于門人弟子修為尚低,未予言明。
“吾亦有一言告知爾等,老道與三弟即將分立道場,在此之前,為爾等講道一場,望爾等日后行走天地,門人弟子之間少起爭端。”
太清圣人神情有些寂寞,卻是三清自天地孕育就在一塊,如今因玄門大興之勢,不得不分立道場,一時之間,頗有些興致索然。
畢竟昆侖山雖靈氣盎然,但偏安一偶,于傳道不利,三清既然尊享了玄門氣運,就得有所擔當。
“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始終是一家,以吾等圣人之尊,天下須臾即至,眼下當以吾玄門大勢為重。”
卻是上清道人見二位兄長興致不高,安慰一聲,對于分立道場卻有些躍躍欲試。
自三清成名一來,他再無出手的機會,此次紀元可以帶領弟子門人與天下爭鋒,卻是正合心意。
玉清瞪了一眼,不欲在弟子面前多言,直接開始講道。
這卻不是越俎代庖,只因為性格使然,一來太清性情淡泊,上清鋒芒畢露,所以自出世以來三清一切事物都是由玉清組織出面,形成了習慣。
二來這玉虛宮居于三清洞府中央,占了主場優勢。
當然三清情誼深厚,對此也從不在意,這也是主要原因。
“道本虛無,三才六合之中,無所不靈,無所不圣,道乃萬圣之祖,萬物之宗……”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去邪衛真。喉神虎賁,炁神引津。”
三清圣人此次講道,直指本心,中間穿插了不少修行百藝,奇珍異寶,道法神通。
亦有不少玄門法度,行事準則。
最后則著重介紹了一番,天地現在存在的大神通者,和即將出世的洪荒百族。
此次講道,涉及之廣闊,之全面,當為歷次之最。
葫元聽道完畢,只感覺受益匪淺,天地大勢了然于心,大羅之路亦有了不少思路。
當葫元將一切所得整理完畢,只聽天地一陣震蕩。
原來是天道調整圓滿,紀元新開,論功行賞。
圣人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雖無功德,但亦是氣運大增。
而此次穩定天地,濟世救人的大神通者則既有氣運加身,亦有功德所得。
三教不少弟子,亦是功德加身,氣運大增。
葫元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清圣人微微點頭,待一切平復,對眾弟子勉勵幾句,便相繼離去。
眾弟子倒是沒有跟隨離開,反而都留了下來,相互結交。
一時間,玉虛宮內,眾弟子三五成團,談經論道,好不熱鬧。
百年之后,眾人相聚山門,卻是圣人通傳,二教于今日通往新立道場。
三清帶領弟子稍作告別,就各自離去。
太清圣人騎著青牛,帶領弟子不疾不徐向中央大陸而去,他立道場于首陽山,因山有九景,九乃數之極,但道無止境,故而宮名八景,為當初游歷所得。
上清圣人卻大袖一揮,直接收起弟子,一步邁出,已到了東海之上。
卻是將道場立于東海,其以當初所得的神鰲肉身勾連海外諸島,堪比一方大陸,因形似神鰲,故以金鰲島為名,鰲首立宮,名為碧游。
想來是上清圣人與東海有緣。
初立道場,門人弟子剛安頓下來,便有幾位良材璞玉因仰慕上清圣人造化道場時的無上神通,前來拜師求道。
有從驪山而來游歷東海的無當道人,亦有清風白云化形而出的趙公明與三霄,還有原來周邊島嶼的修士。
教主當下便大開山門,有教無類,全部收歸門下。
昆侖山內,眾人剛送完二教,便迫不及待回轉洞府。
原來是眾人聽完道后,急需閉關消化所得。
萬年之后,葫元出得關來,修為穩固在了太乙金仙后期,部分神通達到了大成,兩件靈寶亦煉化到了24道先天禁制。
現在的葫元,可謂是在太乙金仙之境少有短板。
身家資源在三教之內亦數頂級,計有45道禁制的先天上品本命葫蘆,兩件42道的先天上品靈寶。
一根葫蘆藤,一件20道禁制的后天葫蘆,一座道場,一棵中品先天靈根五行松。
后天靈根不計其數,但對于金仙之上的修士沒有作用,是以就不一一盤點了。
先后天寶材亦有不少,只是雖然葫元煉器能力尚可,但他搜集的先后天寶材大部分比較常見。
是以除了練手之時他煉制的幾件后天下品靈寶和法寶之外,沒有再去動用。
畢竟到了葫元現在的境界,不入二十道的靈寶,均已沒有什么作用了。
至于專門去搜集靈寶,他卻是萬萬不敢的,他身上的靈寶已經不少,以他繼承的十大靈根部分氣運,還要加上他道場的氣數,以及靈寶的鎮壓氣運之能,也堪堪才能承受。
葫元若敢強求,哪怕一時氣運勃發,也是是禍非福。
至于拜師闡教,氣運卻是有減無增。
圣人立教成圣,其實就是在與天道借取氣運,是要還的。
所以每位拜入大教的弟子,都需要供奉部分氣運。
當然,這氣運對于普通弟子來說算是學費,對于真傳和記名弟子來說則算是投資。
不僅如此,因為成立的大教教義不同,對天地的作用不同,所以有些大教的運行亦會消耗氣運。
其中,女媧與后土證道時,沒有向天道借氣運證道,是以無債一身輕。
又因為一者梳理人道,一者鎮壓幽冥,兩人已經各自占據了一部分固定的人道與地道氣運,是以也沒時間,亦沒想法,去參與什么大勢或者氣運之爭。
畢竟她們若是吃相太難看了,免不了要引起群起而攻。
而巫妖二族雖然一朝落寞,卻底蘊尚在,也不必她們多作操心。
人族更不用說,已經成了玄門大興的契機,更加不用多作插手,有所布局即可。
再說了,人道可不只人族,女媧造物,造就的種族數不勝數,又豈是一族之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