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弟子亦是首次得見三清圣容。
只見:
左側太清圣人鶴發童顏,頭戴紫金冠,身穿五色云霞帔,手執羽扇,微笑慈祥。
中間玉清圣人相貌堂堂,頭戴蓮花冠,身穿玉縷金絲霓裳袍,手捧靈珠,正氣威嚴。
右側上清圣人面目俊朗,頭戴芙蓉冠,身著大紅白鶴絳綃衣,手執寶劍,意氣風發。
三教弟子集體朝拜。
三清先讓眾弟子互相交流認識了一番。
卻是太清門下有親傳弟子玄都道人,記名弟子度厄真人等十余人。
玉清門下有除燃燈之外的真傳弟子十七人,記名弟子二十左右。
上清門下有親傳弟子多寶道人與無當道人,記名弟子三百有余。
三教門人各有千秋,俱為一方俊才。
“此番叫來爾等,卻是量劫又起,也讓爾等知個天高地厚,日后也不得持以道法,行那恃強凌弱,好勇斗狠之事。”
玉清圣人講完,左右環視,略一點頭。
只見三清圣人抬手一指,便顯了一副大戰的場景。
只見巫族戰陣井然有序,橫推一切。
妖族大軍則連綿不絕,不落下風。
諸多戰場之中,二族針鋒相對,一族人最少,但進退有據;一族雖然組織不力,但也援軍不斷。
再看天上,大妖神通廣大,大巫戰意無雙。
洪荒天地到處是戰場,處處埋白骨。
殺氣騰騰,煞氣沖天,死氣彌漫。
千載之后,二族大軍疲憊不堪,后繼乏力。
大軍暫且退去,卻是到了一決勝負之時。
只因二族大軍遲遲未分勝負,再戰下去,也是氣運起伏不大,反而徒增傷亡。
兩族大羅之上大能者紛紛聚集不周山前。
“周天星斗大陣”
“十二都天神煞大陣”
決戰來臨,只見妖族皇者帝俊毫不猶豫,直接以河圖洛書布下大陣。
巫族倒也不滿,幾乎在同一時間,眾祖巫亦是聚集一處,手持十二魔神幡合力使出大陣。
二族都想搶個先手,重創對方。
可惜兩族都是久經殺伐,經驗豐富,都沒討得了便宜。
兩陣相爭,直打的天昏地暗,地轉星移。
相持不下之際,大陣破碎。
大羅者隕落如雨。
一時之間,天地靈氣都渾厚了幾分。
二族不甘就此罷手。
又戰作一團。
東皇太一以一敵六,混沌鐘縱橫捭闔,不落下風。
妖皇帝俊不甘落后,以一敵四,亦是難分勝負。
妖后羲和與常羲巾幗不讓須眉,手持日月金輪與伏羲和妖師鯤鵬合戰祖巫燭九陰。
其下十大妖帥帶領大妖與十三祖巫帶領的大巫亦是各有千秋。
終究還是東皇太一更勝一籌,故意漏了個破綻,將祖巫帝江打死當場。
其余祖巫見狀,狂性大發。
尤其是帝俊,一時壓力大漲。
祖巫燭九陰亦是越戰越勇,時間大道逐漸圓滿。
最終兩位妖后香消玉殞,伏羲重傷垂危,鯤鵬岌岌可危。
而東皇這邊扛過祖巫反撲之后,亦是讓祖巫玄冥,祖巫天吳,祖巫翕茲(xi zi),隕落當場。
只剩下祖巫共工與強良勉強支撐,但也離落敗不遠。
而妖皇帝俊卻是被三位祖巫打的狼狽不堪,見此局面,暗自下了一份決心。
“愿吾妖族族運永昌!妖師,接寶!吾帝俊一生,不弱于人,待吾歸來,與爾等再起征途,征戰混沌。”
妖族皇者不失擔當,卻是把靈寶給予妖師鯤鵬,自爆當場,帶走了祖巫奢比尸,句芒,祝融,和蓐收。
太一睚眥欲裂,怒火焚天,一擊將共工與強良擊落天際,想來那二者也是兇多吉少。
而后飛向燭九陰。
此時燭九陰這邊也已經大局落地,伏羲只余一絲魂念遁于天外,鯤鵬遭受重創。
太一人還未至,至寶先行,救下鯤鵬之后,讓其退出了戰場,而后直接與燭九陰生死相搏。
二者此時集種族氣運于一身,氣勢磅礴,卻是紛紛突破,不圣而圣,是為亞圣,離證道也只是臨門一腳。
就在此時,只聽“轟隆”一聲。
就見周山斷裂,天河倒流,星隕如雨。
大地洪水泛濫,隕石成災。
卻是被擊落天際的共工,見得大戰之中,只剩下了他與燭九陰兩位祖巫,眼見大勢已去,一時怒火攻心,撞斷了那天柱周山。
玉虛宮內,三清眼見天柱斷絕,已然起身,囑咐了門下弟子前去救治水患隕災之后,便收了法力,一步踏出,已然來到周山斷裂之處。
“夠了,兩位道友再打下去,這天地就當真要斷送前路了,大勢使然,大運已去,二位還是早點去往混沌戰場吧!”
太清圣人見太一與燭九陰還未罷手,隨口勸誡了一聲。
之后三清立即行動起來。
只見太清圣人定住九天與周天星斗,玉清圣人順手收了不周山斷裂的那截之后,堵住了蒼穹缺口,上清圣人鎮壓四方,隨手鎮壓了不少興風作浪的魑魅魍魎。
女媧圣人亦從混沌歸來,勸解太一與燭九陰罷手之后,于天地間搜集起了五色神石,準備煉石補天。
西方二圣則是幫忙鎮守大地,護持眾生。
天地之間大神通者紛紛現身,或護佑生靈,或梳理地氣,或鎮守一方。
所幸,有后土護持幽冥,女媧補天,二圣與眾大神通者鎮守大地,護佑生靈,三清梳理星空,重煉九天,化為三十三天之數。
洪荒做減求空成功,大陸擴張,更進一步。
不過事有不諧,洪荒四極新擴張的大陸略有不穩,天道顧及不到。
四靈因為大劫之后,四象混亂,無有余力。
只好由上清圣人斬神鰲之四足,玉清圣人煉制,女媧圣人立于四極。
而那神鰲自天地開劈以來,就渾渾噩噩,行事全憑本能,此番卻是得了機緣,生了靈智。
經上清圣人親自接引,拜入了截教,成了其親傳弟子,圣人賜名龜靈,卻是天生就有大氣運,大功德。
補天完畢之后,天地更進一步,諸圣領取功德之后,倒也不急著回轉道場,而是與眾大神通者聚于以前的周山,如今的不周山巔,坐而論道。
而太一與燭九陰,共工這三位,卻是羞于至此,早已回轉門庭,打算前往混沌戰場。
二族留下些許主持局面的大羅金仙之后,就趕在天道催促之前,馬不停蹄出了洪荒天地。
卻是世事變遷,二族大運已去,無力回天。
強行留下,也只能是惹得天道生厭,氣運低迷。
搞不好最后還得業力加身。
還不如識趣一些,早點去往混沌戰場。
未來若是立下大功,求得一線生機,族群后裔亦有可能迎來興盛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