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階梯共有九九之數。
前三九之數考驗的是道心,走在其上幻境重重,直指本心,心猿意馬,道心不堅者不過。
中三九增強資質,不過增強資質需承受粉骨碎身之痛,非意志堅定之人不過,而有個高資質,自然是事半功倍。
后三九之數考驗的便是氣運,一階一天地,氣運強盛者如履平地,氣運平平者劫難重重。當然也是相較而言,若持以氣運強盛,漫不經心者,同樣會叫你頭破血流,得個教訓。
須知修行講究個謹小慎微,一步形差就錯,就會誤入歧途,道途受阻。
而氣運平平者,亦只要求道之心堅韌,未嘗不可勇猛精進。
一時氣運強盛也不過是一分修行起始的資糧而已,若無鎮壓氣運之寶,又不不上體天心,造福天地,氣運終有陷入低迷之日。
總之氣運要有,但不能持之妄為。
修行無有終點,當永遠不依賴于外物,時刻反省自身,持之以恒,方才有一絲證道的可能。
葫元持正守心,始終保持敬畏,對天地的敬畏,對先行者的敬畏,以及對修行的敬畏。
因為他弱嗎?
不是的,這是對自身的肯定,對自己道途的認可。
葫元秉承著一顆對修行的熱情之心,逐步踏上階梯。
明七情,識六欲,世間一切欲望,不沾吾心,唯道之外舍無他物。
肉身滅而心不朽,神魂傷而意永存。
持謹小慎微之心,行勇猛精進之事。
當最后一步踏出,葫元發現自己已經立于山巔,站立在玉虛宮前。
此刻向山下望去,當真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見得:
谷虛繁地籟,境寂散天香。
青松帶雨遮高閣,翠竹依稀兩道傍。
霞光縹緲,采色飄飄。
朱欄碧檻,畫棟雕檐。
鳥鳴丹樹內,鶴飲石泉傍。
當真不愧“萬山之祖”。
環顧自身,發現經此一遭,自己道基變得更加扎實。
金仙之境,亦可謂走到了極致。
“道友既出大陣,可愿入吾闡教門下,為吾玉虛弟子?”
葫元抬頭望去,只見玉虛宮門洞開,霞光隱現,其內正有一道人緩步走來,邊走邊問。
雖然是在問,但其語氣又帶了幾分篤定。
想來也是,這天地間也無有幾人會過圣人宮門而不入吧?
也又有幾人能有這般天大的機緣造化呢?
葫元見那道人長的是:額禿頂廣、須發盡白、面色紅潤,手持拐杖。
心里頓時有數,想來這便是那圣人隨侍,親傳弟子,南極仙翁了。
葫元鄭重施了一禮,情真意切的回答。
“葫元見過道兄,吾雖不才,但也聽聞玉虛圣人有大慈悲,大功德,立大教以造福天地,教化蒼生,葫元愿拜入圣人門下,為天地蒼生盡一分綿薄之力。”
南極仙翁笑容滿面,顯然葫元所言,甚合他心。
爽朗一笑。
“既入門下,便稱師兄就是,吾道號南極子也,師弟且隨吾來,師尊尚在閉關神游太虛,千載之后正是紀元之交,你確是頗有緣法,屆時正可聆聽圣人大道。”
葫元緊隨其后,在玉虛宮下找了一處落腳之地。
一路上與南極仙翁相互交流,對于前路,也有了不小收獲,亦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送別南極仙翁之后,葫元終于可以認真的梳理一下自身了。
自出道場一來,一路頗為坎坷,心弦緊繃,一直也沒有時間整理一下自身所得,往往想要梳理一下,都是限于時機不對,只能淺嘗而止。
此番拜入大教,心情放松之下,心境大漲。
一路所思,所見,所想,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之后,道行大漲,對以后的路也是大有益處。
又念及南極師兄所言,對自身以后在大教之內的行事,也有了不少看法。
依南極仙翁所言:
此時太清圣人游歷不在。
上清圣人已然收了兩位親傳弟子,記名弟子三百。
正坐于碧游宮內,教授弟子黃庭三兩卷,讓弟子明心見性,知禮儀,識進退。
這卻是天尊用心良苦,素知玉清圣人看中禮儀教化,他卻是有心讓記名弟子在日后論道之時,亦能聞得三清大道。
可惜門下弟子卻不識好歹,唯有寥寥無幾心性不俗者得了些許造化。
而玉清圣人此時尚在閉關,門下也只有南極仙翁這一位親傳弟子,余者已經入了門的眾弟子,還尚未收入親傳,只能算是普通門人。
包括已經大半已經入門的,日后號稱“十二金仙”的弟子,此時也一樣不入真傳。
卻是天尊明言,凡弟子不入太乙,不入真傳。
至于那日后的“十二金仙”,卻不是天尊指定。
而是那十二位門人弟子,自身于教內嶄露頭角,最終脫穎而出,大局已定之后,教主冊封“十二金仙”業位,得享大教氣運。
此時,眾人尚且修為太低,不入真傳,估計此量劫之內,是出不了結果了。
但葫元對此業位也是有些想法的,只因為此業位所含氣運,可以讓他縮短邁入大羅的時間。
只不過他也沒有多大把握,畢竟能夠拜入闡教,哪個不是驚才絕艷之輩。
葫元生出了一種緊迫感,不過此時他已經在金仙之路走到了極致,而太乙之路只看見了點苗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繼續打磨法力,修煉神通了。
千年時間眨眼而過,葫元聽得玉虛宮前鐘聲起。
心中有數,馬上起身前往。
途中遇到了幾位同道,只是大家都不熟悉,互相作揖,算是打過招呼。
來到宮前,只見有三十幾位同道立于門前,只見各個氣勢磅礴,聲勢浩蕩。
葫元一眼見得了人群中的云中子,快步走去。
“哈哈,云中子道兄安好?能夠在此地相遇,幸哉!”
云中子轉過身來,面帶大喜之色,亦向葫元走來。
“安好,安好,自吾等游歷以來前所未有的安好。”
云中子和葫元在此相見,二人都喜不自勝。
還未再作交流,只聽得:
“轟隆!”一聲
玉虛宮門大開,金光滿天,異象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