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第三個月
溝通發展
寶寶從第八周開始,他的凝視與發出的小聲音更多指向大人。到了第12周,他對環境中的人展露出比任何其他刺激物更明顯的偏好。他對人發出的聲音比對其他東西多,尤其是對自己的媽媽。他開始對媽媽的面部表情與聲音語調做出反應,而且自己也可做出面部表情。相較于陌生人,他對熟悉的大人更容易展現笑容。
此時,寶寶對口語的興趣快速提升,經常四處看并能成功找到說話者。他可以辨別出憤怒與和善的語氣。他會經常看著說話者的嘴唇與嘴巴,而非整張臉,似乎知道有趣的聲音出自此處。他對所有類型的聲音都感興趣,并會不斷以眼睛搜尋聲音來源。例如他的目光會追隨開門的聲音、餐具碰撞的聲音及所有與家務相關的聲音。他對音樂的興趣表現在聽到聲音時會安靜下來。任何類型的音樂他都喜歡,不管是流行樂還是古典樂。但在這個階段,他喜歡輕柔的音樂勝于嘈雜的音樂,并且最喜歡的還是媽媽唱給他的歌。
這一階段的寶寶更常對自己發出聲音,且發出聲音的質和量都有進步。他也可能把10個以上的小聲音串在一起,在吃東西或吃完后,有時會發出一連串類似英文元音的聲音。當寶寶三個月大時,他已可以發出令人歡喜的笑聲,且能以微笑來回應他人的微笑。
在這個階段,咕咕聲仍是寶寶主要的發聲。當他感到滿足時,也會有意地發出嬉戲聲。他以舌頭與嘴唇進行探索,看起來仿佛想說話,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與大人面對面時。他發出的聲音從口腔前側轉移到后側,運用的聲音范圍也較之前大為擴展,此時會發出大量表達性的聲音,如咯咯笑、大笑與歡聲尖叫。
在這個階段,互動性發聲的能力也在進步。當別人跟他講話時,他有時會發出聲音,也會以咕咕聲伴隨微笑(這是多么令人無法抗拒的組合)來回應大人的目光。令大人與寶寶興奮的語言互動從現在開始發生。寶寶發出的聲音更多了——尤其是熟悉的大人用生動的面部表情對他說話時——這是名副其實的人生對話之始。
整體發展
寶寶在這一時期的許多新進展,都是因為他學會了控制頭部,并且在三個月大的時候,他已能控制負責眼部活動的12條肌肉。他現在仰躺時可以把頭抬起,坐在大人腿上時頭已很穩固。他還可以從某物體看向另一個物體,以視覺追蹤繞圓圈移動的物體,并觀看被拉行的物體。
此時寶寶正逐漸喪失不對稱頸張力反射,以及許多其他早期反射。他喜歡坐著,表現出對周圍世界與日俱增的興趣,并開始意識到熟悉的情境。當玩具放在他眼前時,他會立即看向玩具,露出興奮的神情,并展現伸手去拿的生澀動作。他還可以揮動手臂,把手臂往中間靠,并玩弄手指頭。寶寶似乎從這個時期才開始注意到手指頭的存在。當他專注地看著手指頭時,如果有人把搖鈴放在他手中,他可以緊握搖鈴。此外,他洗澡時踢水的動作也更為有力了。
近期令人興奮的研究發現,稚齡的寶寶似乎對物理世界的原則,有著驚人的理解,這點跟我們之前的認知不同。寶寶似乎知道固體不能穿過另一個固體,物體沒有支撐物就無法掛在半空中。另有證據顯示,三個月大的嬰兒記得被藏起來的物品仍然存在,這個記憶包含被藏物品的方位、大小、硬度與彈性等。為什么寶寶此時不運用這項能力來尋找物品,而要到八九個月大時才這么做?這仍然是個謎。
我們現在也知道嬰兒出生后就開始形成概念。例如,寶寶三個月大時,拿一系列馬的圖片給他看,他可形成排除其他動物的關于“馬”的概念,甚至連斑馬都會被排除在該概念之外。新生兒在短短三個月內,似乎已成為能力驚人的小小科學家。
注意力
寶寶三個月大時,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這是他第一次有意識地將注意力從某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雖然僅是短暫的凝視。他可以短時間觀看感興趣的物體繞圈移動,也可以觀看物體被繩子拖著走。他對人表現出較持久的注意力,可凝視說話者的嘴巴,并喜歡看人到處活動。在這個階段結束前,他剛學會把目光轉移到別人在看的東西上,這是與大人共享注意焦點的前兆,而共享注意焦點的能力對語言學習非常重要。
聽力
寶寶前幾個月時會到處尋找說話者,聽到別人說話會安靜下來,在第二及第三個月時,寶寶開始對說話的人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對音樂與環境中的其他聲音也更加敏感。然而寶寶在這個階段仍無法僅專注于前景音,或把背景音過濾掉,這一點對于兒語潛能開發計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