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當然有救國之策!
書名: 游戲里的大明作者名: 火與木本章字數: 2065字更新時間: 2024-01-08 19:01:00
一番話說完,王者永不屈服在心中默默補充了一句。
老子24小時后就復活了,隨便你殺!
“你……你……你竟敢詛咒朕,詛咒大明……你胡說八道,大逆不道!”
剛才已經聽他說了那么多的忤逆之言,朱由檢對于他的話,早就有心理準備。
可真聽到他說自己要死,大明要亡,還是忍不住動怒。
這是金鑾殿,是朝堂!
誰能想像,在朝堂之上,面對皇帝,面對滿朝勛貴大臣,有人敢吐這等狂言呢?
大臣們也像是炸開了鍋一樣。
之前的話,雖然刺耳,雖然難聽,但也還勉強可以算在向皇帝進諫的范圍內。
在此之前,大明也不是沒有臣子罵皇帝無能,罵皇帝是昏君。
相反,有明一朝,文官們都以罵皇帝為榮。
誰敢罵,誰就會成為士林典范。
比如著名的海青天海瑞就曾經給嘉靖帝上治安疏,直言指責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都是嘉靖帝一手導致,罵嘉靖是家家皆凈而無財用。
對此,大明的文官們是一致拍掌,罵得好,罵得妙,罵得呱呱叫!
海青天有膽有識,真我輩楷模。
只不過,王者永不屈服并非士林之人,也不是東林黨的黨羽,他站出來罵,就讓文官們心里很不爽!
罵皇帝如此光榮而偉大的事業,輪得到你一介草民嗎?
太不懂規矩了!
所以,他們才極力反對。
若是換成有名的大儒、或者新科進士,再或是東林黨人,站在朝堂上,指著崇禎的鼻子說,崇禎,你無能,你對不起朱家祖宗,你愧對天下人……
那起碼滿朝的文官們,都要對他欽佩有加,贊不絕口。
所謂“武死戰,文死諫”,罵皇帝罵到被殺頭,那就功德圓滿了。
草民來獲取本屬于他們的至高榮耀,就讓文官們恨得牙癢癢了。
但無論如何,那些話,終歸還有一個度。
罵皇帝無能,也能理解為憂國憂民,救國心切。
文官們雖然表面上喊打喊殺,心里卻未必就完全沒有一絲贊許。
甚至也有個別文官,覺得他的話,說得真是淋漓痛快。
說出了自己敢想卻不敢說的話。
不失為有錚錚鐵骨,不懼生死的忠貞之士。
然而,直言皇帝要上吊,大明要亡,就真的太過分了。
“反了,反了!”首輔陳演指著王者永不屈服,顫抖著說道:“來人,來人啊,將他拉下去,千刀萬剮。”
站在外面的侍衛身體一轉,跨出兩步。
卻突然停了下來,回歸原位。
朝堂之上,沒有皇帝親自下旨,侍衛可不敢拿任何人。
就算是首輔下令,那也不行。
剛才下意識反應,做出動作,瞬間就醒悟了過來。
另一名大臣接著道:“此賊當即刻斬于午門之前。”
其他人也紛紛出言。
“朝廷不幸,致使賊子狂人站立朝堂之上,公然詛咒陛下,詛咒大明,唯有以血洗之。”
“殺此奸賊,祭大明列祖列宗。”
“臣請誅此賊,以正國紀。”
……
“草民只是直話直說而已。”
王者永不屈服負手在背,一幅睥睨皇帝的模樣,傲然道:“如今大明除了吳三桂手中那點兵,尚勉強能戰,其他的軍隊,還有一戰之力嗎?”
“陛下,還有站在殿上的諸位大臣,你們心中難道不清楚嗎?”
無人出來說話了。
這是事實。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
只不過,他們有點不解。
此子不過籍籍無名之輩,一介草民,他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他的背后,到底是誰在指使,誰在撐腰呢?
他為什么敢如此狂妄?
隨著朝堂變得安靜,很多大臣開始拼命腦補,越想越不安。
他說皇帝無能,是要逼皇帝退位讓賢嗎?
那得益之人,又是誰呢?
剛才王者永不屈服說的話,太過于震撼,不止是崇禎的情緒激動,大臣們也盡皆誠惶誠恐,不及時間深想,現在才慢慢回過味來。
也終于都閉上了嘴巴,不再多言。
畢竟,這若真是最高權力之爭,此人只是推出來站在前面的沖鋒小卒,那他們亂說一句話,搞不好就會牽連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
大臣們自然知道要謹言慎行。
王者永不屈服見到這次竟無人反駁自己,微微有些詫異。
他原以為,這些人還會繼續說大明地大物博,有黎民億萬,兵甲數百萬,闖賊不過一時勢大,朝廷可再起雄兵……云云。
沒想到,竟沒人說了。
反倒讓他有點不適應。
不過,他可不會就此放過。
而是窮追反問道:“國事糜爛至此,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你們可曾想過解決之法?”
“陛下,你不思應對之策,一昧坐以待斃,徒嘆奈何,又豈有不做亡國之君的道理!”
他的話音剛落,朱由檢驟然大喊道:“朕沒有坐以待斃。”
“朕無時無刻不在想剿寇的法子。”
“可是打仗就要募兵,要糧餉、要軍需,要錢。”
“自從加征三餉以來,百姓已不堪重負。”
“國庫存銀卻所剩無幾。”
“朝廷沒有錢,拿什么打仗?”
“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發行紙鈔的法子,竟被奸商們集體抵制。”
“朕……朕……朕有心救國,卻苦無良方,朝廷亦無良臣猛將,回天無力,如之奈何?”
他說到這里,原來尖叫般的聲音漸漸低落,慢慢沉了下去。
他是真的心力交瘁了。
只是從來不曾提及,亦不敢去面對。
只有真正的勇士,才敢直面血淋淋的慘淡現實。
普通人都會逃避。
朱由檢雖是皇帝,心智卻與普通人無異。
朝堂寂靜無音。
想不出對策,是皇帝無能,還是大臣們的過失呢?
王者永不屈服卻是哈哈大笑,拍手道:“好,原來陛下還想救大明,還不愿坐以待斃,那自是極好!極好!極好!”
他啪啪啪的拍掌。
那掌聲與他臉上的笑容,都和這滿是悲涼氣氛的大殿格格不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過來。
這一次。
雖然無人開口,但那眼神中的復雜難明,已道盡諸多心聲。
眾人注視中,王者永不屈服朗聲道:“誰說沒有辦法?誰說沒有良臣猛將?”
“我既然敢來敲登聞鼓,自然就有救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