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倭寇誕生記
- 短視頻劇透歷史:開局現(xiàn)代戰(zhàn)爭
- 叫我達令
- 4247字
- 2024-02-28 21:00:46
唐長安城。
一眾大臣也興奮地討論了起來,雖不知道所謂的科學(xué)是什么,但后世舉了兩個例子,分別是和千里之外的人面對面聊天的電話,還有一個就是人造鉆石。
如果再加上點石成金的話,那么就是好幾種奇術(shù)。
單是想想就讓人振奮,只期待未來有幸能一窺天機。
...
漢末南郡。
張飛撓撓頭,沒有參與眾人熱烈的討論當中。
像天幕提到的電話,八字還沒一撇呢,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他擅長的。
“豁!”張飛長出了口氣,起身活動筋骨,全身筋骨在舒展下劈啪作響。
這后世的后生也太能坐了吧,像天幕一放就是一個多時辰,有時還會更久。
說是這么說,張飛還是覺得天幕多放一會也沒事,反正一個月就一次,多透露點奇術(shù)秘方更是好事。
此時天幕再次切換。
...
【抗倭風云,倭寇誕生記#歷史】
【1336年倭國發(fā)生內(nèi)亂分裂為南北兩個王朝】
【戰(zhàn)火肆虐,戰(zhàn)敗的武士以及走投無路的刁民腦回路異常扯淡,他們不去打那些讓他們流離失所的倭人】
【相反開始組團掠奪與他們無冤無仇的中國人民,這群混蛋便是最早的倭寇】
【1367年朱元璋在平江消滅浙西軍閥張士誠,不愿投降的張士誠殘部便逃到了海上與倭寇勾結(jié),燒殺搶掠我國沿海】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軍圍剿倭寇可惜效果不大】
【于是兩年之后朱元璋又下令實施海禁,沿海百姓內(nèi)遷,并在之后多次加碼海禁,倭患這才逐漸勢微】
...
洪武年間,金陵城。
不少大臣已經(jīng)反應(yīng)過來,心中默算,按后世的歷法來算,如今洪武三年,該是1370年。
朱元璋凝神靜聽,不敢大意,這畢竟是關(guān)于大明的未來一角,還是他最為頭痛的張士誠殘部與倭寇。
兩者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又善水戰(zhàn),兼之有神風護持,實在是心頭大患。
他心里閃過一些念頭:按天幕來說,自海禁后,倭患不是逐漸消亡了嗎?為何值得再說?
一眾武將反而罵罵咧咧了起來:“狗娘養(yǎng)的張士誠,勾結(jié)倭賊,真是該死!”
蘇州、崇明、溫州、惠州、臺州等地百姓此時聽聞天幕提及,無不恨得牙癢癢,紛紛唾罵。
這伙賊寇上岸后見人就殺,見錢就搶、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真他媽該死!
...
【1392年北朝統(tǒng)一倭國,戰(zhàn)敗的南朝武士也流落到了海島之上】
【他們繼承了倭寇們不要臉的精神,也以擄掠我國沿海為生,倭患問題再次加劇】
【1408年明成祖朱棣為抵御倭寇,專門設(shè)立了山東、揚州、金山、浙江、福建、廣東六處備倭都司】
【逮著倭寇們一頓暴錘,這才把他們打回了娘胎】
...
朱元璋瞇起眼,故意略過“明成祖”三字,也就是22年后倭寇還會再次作亂?
一亂又是十幾年?
一眾群臣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眉頭也皺了起來,老話說,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這事的源頭根本就不在大明,而在倭國。
...
【但是50多年后(1467年),倭國又進入了戰(zhàn)國時代,那么小的地方分裂成了幾十個國家】
【軍閥又開始天天砍人,那些被砍敗的武士和刁民又跑到了海島上,繼承先輩們的神經(jīng)病精神,跑到我國沿海搶劫】
【1522年著名的嘉靖皇帝上臺,這位老哥一心修道,把朝政都交給了更加著名的奸臣嚴嵩父子】
【明朝政治愈加腐敗,土地兼并更加嚴重,一些走投無路的老百姓只好跑到了海上與倭寇們勾結(jié)在一起,騷擾我國沿海】
【等到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們已經(jīng)囂張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
【四年之間,破上海、犯太倉、侵崇德、略嘉善,殘浙東,總之搞得整個東南沿海雞犬不寧】
...
“他媽的!”朱元璋一拍案桌:“小小倭國反了你了!”
群臣知道他是真生氣了,也不太敢應(yīng)聲,只看他來回踱步。
從洪武三年到嘉靖三十一年,也就是1552年,倭患問題始終無法得到解決,至此倭患問題已經(jīng)拖了180多年。
從1408年起,東南沿海建立備倭都司起也有140多年,寧可建起立漫長的防線防御倭寇,也不愿意東征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中間竟無一雄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腦海閃過靈光,對了,天幕曾說過大明后面的皇帝奇葩一個更賽一個,留學(xué)的、修道的、擺爛的、開動物園的、做木匠的。
皇上不主事,群臣黨爭爭權(quán),上下糜爛。
...
“芥蘚之疾終成肘腋之禍。”唐長安城,李世民倒是安心吃瓜,沒想到小小倭國,不,是倭寇。
小小倭寇竟逼得大明,號稱中國歷史上最剛的大明防御數(shù)百年?
“真是窩囊啊!”有人嘀咕。
李世民不用去看就知道是程咬金說的,這大老粗,大嗓門。
“依俺看,有建六大備倭都司的錢不如直接殺上倭國滅了他們?nèi)ィ ?
“可不是!盡是些褲襠沒鳥的娘們!”又有人嘀咕,這是尉遲敬德。
“你倆夠了!”李世民額頭青筋直跳。
兩人也不惱火,嘿嘿一笑就過去了。
房玄齡點頭,兩人話糙理不糙,以大明的國力,總不能打不過小小的倭國吧?
實在是匪夷所思。
...
【1554年南京中軍都督府僉事萬表被逼無奈,只得自掏腰包在杭州蘇州兩地的廟里招募了200名武僧】
【讓女婿、杭州衛(wèi)指揮同知吳懋宣率領(lǐng)去砍倭寇】
【還別說這些和尚的戰(zhàn)斗力真不是吹的,一出手就大敗倭寇,有一次在松江附近連追六天六夜,全殲所有倭寇才收兵回營】
【但是和尚再猛也只有200人吶,根本管不了東南沿海那么大的地方】
【于是1555年,又有40多名倭寇從浙江平湖入境一直殺到了杭州淳安、常州、蘇州、南京等地,砍傷3,000多人,最后明朝派大軍圍捕才將其消滅】
【嘉靖聽聞雷霆震怒,責令嚴嵩父子平定倭患】
...
胡惟庸、汪廣洋、宋濂等一眾大臣都氣笑了。
金陵城,一眾老百姓以為聽錯了。
“天幕不會說錯了吧?”
“有可能,40人能一路輾轉(zhuǎn)多地,殺傷3000多人?真當自己銅皮鐵骨了是吧?”
“依兄高見,應(yīng)是多少人?”
“怕是4000,不能再少了?”
那人看他說得信誓旦旦,心想我大明軍力強盛,料也差不多。
...
【于是1556年嚴嵩父子將胡宗憲提拔為了兵部左侍郎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福建等處兵務(wù),全權(quán)負責平寇事宜】
【胡宗憲字汝貞,出生于安徽徽州的豪門世家,其曾祖擔任過南京戶部尚書,身世顯赫。】
【胡宗憲剛剛上任就接到了一個大單,蘇松巡撫曹邦輔在蘇州附近大敗倭寇,只有少量賊兵逃走】
【胡宗憲欣喜不已,急忙調(diào)集了4,000士兵前去追擊,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4,000士兵竟然被倭寇殺了1,000多人】
【胡宗憲震怒又令副將劉燾率軍增援,但結(jié)果再一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明軍又一次大敗而逃,倭寇還趁機回過頭把浙東搶了一番】
...
朱元璋罵了一聲“飯桶”后反而平靜地坐了下來,像事不關(guān)己一樣地聽著。
倭國,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jié)而無大德,重末節(jié)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
殘元、女真、倭國、張士誠余孽!
無人知道他的名單上又多了個對象。
...
天幕之后便是胡宗憲禮賢下士,邀請徐渭出山,眾人也知道了當時的倭寇勢力分布。
當時倭寇主要分屬兩個勢力,分別是汪直和徐海,一個是胡宗憲的老鄉(xiāng),另一個也是。
汪直是做海上貿(mào)易起家,主要通過販賣葡萄牙武器到日本賺取幾倍的利潤,為了保證武器不被海島和倭寇打劫而武裝自己,一來二去自己反而成了最大的倭寇頭子。
后來更是干脆在今天日本的長崎縣附近打下來了36個島,建立了宋國,自稱輝王。
而汪直還和浙江巡撫王紆達成了協(xié)議,只要允許他沿海經(jīng)商,他可以配合官府平定倭亂。
事實上也是如此,汪直也幫助官府擊退過幾次倭寇的進攻。
按天幕的說法,汪直還屬于盜亦有道,一心想做生意的人。
縱然是一輩子歷經(jīng)大風大雨的胡惟庸,也不由得在風中凌亂。
一眾大臣覺得腦子不夠用了...
宋濂的嘴角抽了抽,最終還是忍住了。
為人臣子應(yīng)為君王分憂,倭寇是禍患眾所周知,但他能提出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如今大明初定,又有徐達、李文忠將軍等率諸位將軍北伐未歸,當此之際,糧食和財力都不足以支撐東征。
金陵城的百姓一時間麻瓜了,不敢置信。
先前還討論天幕應(yīng)是說錯倭寇人數(shù)的兩儒生,對視一眼,臉色臊紅得想鉆進地洞。
“天幕說,倭寇配合官府打退了倭寇?”
“沒錯!”
“...”
...
唐長安城,李世民一時分不清誰是倭寇...
長安城百姓也調(diào)侃了一陣,至此實在是找不出話語來說了,唯有沉默。
...
【剛開始雙方的合作還挺愉快,汪直還幫助官府打退過幾次倭寇的進攻】
【但是雙方剛渡完蜜月,另一個倭寇頭目徐海卻把這事給攪黃了】
【徐海也是胡宗憲的同鄉(xiāng),曾經(jīng)在杭州的一座廟里當和尚,法名普凈。】
【但這家伙一點也不凈,經(jīng)常跑到城里的妓院中嫖娼,而他的叔叔徐惟學(xué)又是汪直的心腹】
【他看到叔叔很賺錢之后就扔了木魚,拿起砍刀跑到了叔叔的船隊成為了汪直的手下】
【汪直在和官府達成協(xié)議正常做生意之后,徐海這貨卻不愿意放棄搶劫這種高利潤的行業(yè)】
【于是他就私自勾結(jié)其他倭寇,又跑到如今的浙江舟山搶了一通】
【浙江巡撫王紆大怒,以為汪直背信棄義策劃了這通搶劫案,便派名將俞大猷率軍襲擊了汪直】
在這之后,汪直把徐惟學(xué)和徐海趕出了船隊,兩人又干起了倭寇的勾當,沒過多久徐惟學(xué)就被官兵給砍死了。
“殺得好!”
“死得好!”
“早該干他媽的了!”
...
【徐海兩眼一翻只好跟著日本人又干起了倭寇的勾當,很快徐海就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組織才能以及軍事天賦】
【在如今上海市奉賢區(qū)柘林鎮(zhèn)拿下了一塊地盤,組建了一支兩三萬人的部隊,又稱天差平海大將軍,實力僅次于汪直】
【1555年正月徐海又率領(lǐng)著倭寇攻破了崇德縣,殺掉了縣尉,俘虜了明妓王玉淑和王翠喬并娶了這兩個妓女,朝廷派兵鎮(zhèn)壓但被徐海打得大敗而逃。】
【1556年徐海又聯(lián)合其他倭寇合計五六萬人進攻蘇州,胡宗憲派游擊將軍宗禮率領(lǐng)彪悍的西北軍隊前去鎮(zhèn)壓,但沒想到呀又被徐海打了個全軍覆沒,一個人也沒有逃回來,胡宗憲大為震驚】
【所以聽到徐渭說擒賊先擒王時,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根本不敢相信,但徐渭早有準備,又對胡宗憲說了一計,該計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下集再說】
...
金陵城中老百姓群臣激憤,這還是講官兵與倭寇的交戰(zhàn),沿海的百姓恐怕更慘!
“狗日的倭賊也太囂張了!”
“媽的,遲早得滅了他們!”
“等徐達將軍北征凱旋,必是倭國自取滅亡之日!”
“就先讓這倭賊多茍活幾日。”
...
“陛下,臣愿請兵東征倭國,為我大明除此大禍!”有將士出列,請求出兵。
朱元璋細細打量了他一眼,先是贊揚了他的忠心,接著幾句話把人安撫下,自言早已有計策。
一眾大臣不知道他有什么計策,也不好意思問,只能直呼陛下圣明。
天幕又開始重新播放,朱元璋著重記住了1392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這是倭國南北朝結(jié)束戰(zhàn)亂之日。
換言之,目前的倭國還處在戰(zhàn)火之中,而我大明已經(jīng)一統(tǒng),現(xiàn)在是洪武三年,按后世的歷法,也就是1370年。
咱還有22年的時間!
《海賊王的故事是不是抄的歷史》
《主體是借鑒了大航海時代,各國海盜均有借鑒加以二次創(chuàng)作,也以汪直為原型串……》
《真夠丟人的,40多倭寇就可以砍三千多人,這可不像侵華日軍有后勤保障和支援部隊》
《明朝那時候官響都發(fā)不過來,兵器庫里的鎧甲兵器都腐爛不能用了,這些官兵說實話就跟農(nóng)民軍沒啥區(qū)別》
《這是真的當時差點攻破南京城要不然你以為為啥會調(diào)集大兵基本就是屬于勤王級別了》
《到處流竄不好抓是真的,攻破南京那是扯淡,南京城多高,守軍多少?》
《明軍那么弱嗎?》
《內(nèi)奸多啊!你不看倭寇都是明朝人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