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今天一大早,我就背起行囊,踏上了通往山巔的小徑。
一路上,我感到無比的輕松與自由。山間的空氣清新宜人,鳥兒的歌聲也仿佛在為我加油鼓勁。我一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一邊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刻。
午后,我抵達了山巔。眼前的景色讓我驚嘆不已。遠(yuǎn)處的云海翻滾,仿佛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近處的樹木青翠欲滴,每一片葉子都仿佛在向我訴說著生命的故事。
此時,我突然想起了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忙從行囊中取出提前準(zhǔn)備好的燈籠和燭臺。我在山巔點燃了燭臺,掛起了燈籠。微弱的燈光在風(fēng)中搖曳,與天上的繁星相互輝映。
正當(dāng)我在山巔沉浸于這美妙的時刻,突然,一道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那是一位身著青衫的男子,正獨自坐在一塊巨石上,手握酒壺,自斟自飲。我定睛一看,那不正是詩仙李白嗎?
我驚訝地走上前去,問道:“李大人,您怎么也在這里?”李白抬起頭,微醺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清冷,他笑了笑說:“吾在此飲酒作詩,賞月觀景,豈不美哉!”
我們兩人便在山巔上暢談起來,李白談笑風(fēng)生,妙語連珠。我們談?wù)撝娫~、人生、世事滄桑。此時此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了我們兩人。
突然,我靈機一動提議道:“李大人,不如我們飲酒做詩,以助雅興?”李白聽后,拍手叫好。
我取出行囊中的酒具和酒食,擺放在一塊平坦的巖石上。李白倒?jié)M酒,舉起酒杯邀我共飲。我們兩人便借著月色和燭光,一飲而盡。
微醺之中,我望向遠(yuǎn)方的云海,有感而發(fā):“登樓臺,成氣海,作飲三杯恕懟天。
悠悠蒼天饒過誰?醉夢前塵一場戲,奈何留我獨相思。白頭忽是一夜成,尋遍身處不見君。暮鼓晨鐘情于賦,虔誠夙愿為一人。”
李白聽后,撫掌稱贊:“好句!好句!”他沉思片刻,隨后吟誦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夜幕降臨,懷德廣場的游神會正式拉開帷幕。我穿著龍服,與李白穿梭在熱鬧非凡的街道上,只見周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游神隊伍在廣場上緩緩行進,彩旗飄揚,人聲鼎沸。
“李白大人,我們這的游神會熱鬧否?″
李白微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中流露出對這盛大慶典的贊嘆。
四周的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糖葫蘆、炸糕、燈籠……各種美食和小玩意兒琳瑯滿目。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不時發(fā)出歡快的笑聲。
正當(dāng)我們沉浸在這歡樂的氛圍中時,我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的景象逐漸變得模糊。
當(dāng)我次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我又回到那個孤獨的房間。時針指向8點,而今天正好要上學(xué)。
我猛地坐起身,一切如同夢境般虛幻。
床頭的鬧鐘還在滴答作響,提醒著我回到現(xiàn)實。我回想起昨夜的種種,仿佛是一場與詩仙李白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