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宴會初提商會事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毛豆佐酒
- 3045字
- 2024-03-18 19:16:13
宴會高潮,何志山親自下場跳了一段節(jié)奏明快的舞曲,李瑛來了興致,命人取來了手鼓擊鼓而和,引得眾人齊聲喝彩。
趁著氣氛正濃烈,李瑛拉著商人中的幾個豪商談起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欽祿啊……”李瑛抓著一個人的手,眼睛一擠,就擺出了一副悲嘆的模樣:“聽爾等之言,某甚是感到愧疚啊。
某讀書之時,以為商人低買高賣,盡是些善于鉆營,唯利是圖之輩。
不想竟也有欽祿此等義商。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某對商賈,卻是有些誤解。”
這人正是之前率先開口詢問李瑛的那個商人,姓張,名欽祿,經(jīng)營著岐國最大的車馬行,生意遍布天下,甚至可以延伸到北邊的幽州等地。
宴會上閑聊的時候,李瑛從他人口中得知,昭宗皇帝在位之時,曾命宰相張浚率兵討伐李克用,張欽祿就曾資助過朝廷軍隊。
張欽祿被李瑛的一番話說的尷尬不已。
當初他資助朝廷軍隊平叛,也不過是為自己賺取些名望,好方便通商而已,哪有那么高尚。
“可是欽祿啊,本官深覺得爾等行商在這亂世之中勢單力薄,猶如無根之萍,難以長久,稍有個風浪,便是損失慘重啊。”
“唉,大人所說甚是啊。”
“天下藩鎮(zhèn)都是一個樣……”
“柯兄……”
“哎呀,喝多了,失言失言,大人海涵!”這群商人之中最年輕的,身著青衣的人舉起酒杯向李瑛賠罪。
李瑛哈哈一笑,道了聲無妨,然后道:“不過,本官這里有一個建議,不知道各位想不想聽啊?”
周圍幾個人的醉意頓時為之一清,便是有那真醉了的,也被旁邊的同伴給按到了桌子底下,不讓說話。
這位主簿大人自稱的轉變,意味著接下來談論的可就是正事了。至于建議二字,聽聽就可以了,按照他們的理解,官府給的建議,從來都是必須要做的。誰如果不做,那么下場可就……
張欽祿心中一嘆,“還請大人賜教。”
“其實最近殿下和我等議政,想要開通西域商路,以增加岐國稅收。各位都是商人中的翹楚,應當知曉西域是一塊多大的肥肉。”
幾個商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最終將視線落在了那位柯姓商人身上。
那位姓柯的商人苦笑著道:“大人,我等又如何不知。
但問題是,前往西域需經(jīng)河西走廊,走絲綢之路。但現(xiàn)在西域有回紇,吐蕃威脅。
近些年我大唐商人少有走西域的,所以沙匪少了許多。可要是商人多了,財帛動人心吶,而西域又沒有我大唐軍隊庇護,我等……
錢雖好,可也得有命拿啊。”
“是啊,柯兄祖上就是走西域的,至今還保留著當時的路線。但正是因為走過,才清楚其危險。”
這位姓柯的商人,本名柯少松,經(jīng)營著瓷器和絲綢一類的貴重物品。其祖上,就是行走絲綢之路的商人,而且還有一定的名聲。
“各位心中所慮,本官也知曉。”李瑛向幾人道,示意他們稍安勿躁:“本官思來想去,覺得既然要做,那不妨做大一些。
所以,我岐國有意組建商會,組團前往西域。屆時會額外抽調一些士兵組建護衛(wèi),各位可付出報酬邀請護衛(wèi)。
只要不遇到大批軍隊,保商人性命還是無憂的。”
商會?
幾人相互對視一眼。那張欽祿機靈的給李瑛倒了一杯酒:“大人,可否詳細說說?”
商會,就是李瑛準備吸引商人的第二個誘餌。
亂世之中,經(jīng)商不易。所以,李瑛想要打造一個能為這些金主提供安保力量的組織,也就是……鏢局。
不過,這個鏢局還有其他用處,這個以后再交代。
而組建商會,則是希望在岐國之中建立一個半官方的組織,將零散商人擰成一股繩,發(fā)揮出商人的最大效用。同時,由于具有半官方的性質,也可以約束商人,防止其做大之后興風作浪,對抗朝廷。
那么為了吸引商人加入,岐國自然會給商會各項優(yōu)待政策,比如減免稅收,減少雇傭護衛(wèi)的費用,一些官府的事務采購優(yōu)先選用,允許商人在律法的規(guī)定下有限的插足一些特殊產(chǎn)業(yè)等等。
而相應的,商會為了促進成員的積極性。每年都會發(fā)布一些任務,引導商人做出一些相應的反饋。完成任務,則可以提升自己的等級,從而獲得更加優(yōu)惠的政策。
舉個例子,比如通商西域。
商會就會發(fā)布通商西域的任務,只要完成了西域商路,并且按規(guī)定足額繳納賦稅之后,就可以提升積分。
繳納的稅額越多,提升的越快,獲得的稅后減免就會越多,而他們也就可以拿到更優(yōu)惠的政策。
總之,李瑛將商會的相關規(guī)定簡單的敘述了一下之后,這些嗅覺靈敏的商人頓時察覺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大人,不知我等是否有幸進入商會?”
“是啊,大人,我等可出錢……”
“許二郎,你個不要面皮的!”
“就是,吳兄說得對。在座的哪個不是腰纏萬貫之人,要出錢輪得到你!”
剛剛還挺和諧的眾人頓時怒目而視,相互間譏諷了起來。
李瑛笑呵呵的按了按手,道:“各位不要著急,這商會一事還在籌備之中。具體事宜,日后自會公布。屆時,各位可前往有司申請,只要通過審核,便自可加入。”
一聽李瑛如此之言,一行人也知道今日這事也只能暫時到此為止,縱然是心癢癢的跟貓抓一樣,他們仍舊不好繼續(xù)追問。
“今日一別,不知多久才能相見。來,各位,飲勝!”
一眾商人心中一動,紛紛舉起了酒杯。
“大人請!”
一飲而盡。
柯少松則是再次和李瑛套起了近乎:“大人這是要外出公干?”
實際上,他這打聽官員動向,已經(jīng)有些冒犯了。
不過,李瑛也不在意,“不瞞各位,岐王命某領軍,清掃岐國境內及周邊匪徒,惡霸,以確保岐國境內暢通無阻。”
眾人心中一動,紛紛大贊岐王仁德,又表示此舉有利于商路通行,他們這些人不能袖手旁觀,要出資以助大軍。
李瑛板著臉,數(shù)次拒絕,聲明朝廷不會拿百姓一針一線。
可是,架不住百姓熱情,最終獲得了一眾義商捐贈的二十萬貫軍餉。
李瑛大感欣慰,當場灑淚作詩以歌之,隨后又命何志山將捐贈之人及數(shù)額一一記下,說是要廣傳其仁義之名。
這一下,把有些人差點兒腸子都沒悔青,這可是名聲啊,有了名聲,便是官府都得高看自己一眼。
捐少了啊!
這要是以后史書上能提一筆,那豈不是光宗耀祖?實在上不了史書,縣志也行啊。
-----------------
岐王府……
女帝瞪大了眼睛,看著手中的賬冊。她怎么都沒想到,這家伙出去開了個宴會,一個大子兒沒花,反倒賺回來了二十萬貫。
嗯,那紫云樓的掌柜的受李瑛大恩,自然是一個子兒都不肯收。
厲害啊!
太不容易了。這么多年了,從來都是底下人來向她要錢,何時有人給她送錢了。
搞得女帝看李瑛的眼神是越來越滿意了。
“殿下,有這二十萬貫,想來此次剿匪所需軍資,應當是夠了吧。”
“夠了夠了!”女帝下意識的脫口而出,可隨即就意識到自己忘了變聲。一想到反正這家伙也識破自己女兒身了,索性也就不變回去了,繼續(xù)以女聲道:“剿匪而已,兩萬大軍都多了,哪里用得著如此多的錢財。這一下非但夠了,還能有不少盈余。”
“如此便好。那么,殿下對于抽調民團組建鏢局一事……”
民團實際上就是各地的地方部隊。
大唐自從府兵制逐漸崩潰,向著募兵制轉變之后,民團這種地方自衛(wèi)力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尤其是在各大藩鎮(zhèn)割據(jù)之后,原本不受重視的團練使,甚至一度向著各地的軍事主官演變。
李瑛自然不會喪心病狂到抽調正規(guī)軍參加什么鏢局,這些民團地方自衛(wèi)軍就已經(jīng)足夠了,甚至只需要抽調一部分就行。
女帝沉吟了一陣,道:“此事可行。不過,你先剿匪吧,剿完匪再著手進行此事。”
“臣領命。”
李瑛很快就離開了,他現(xiàn)在身上擔子可不輕,一天天的忙的腳不沾地。今日還和招賢館的一些官員約好了,審閱一番這幾日前來投卷的士子文章。
女帝也沒多留他,待他離開,便讓妙成天去宣有關的官員過來,將這二十萬貫錢財入庫。然后,準備大軍出征所需的糧草,情報等事務。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涉及到軍權,她這個岐王可是一點兒都不能馬虎,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此次出征,主要目標還是岐國境內以及周邊的盜匪。這些人占山為王,把持交通,威脅過往行商。他們也知道自己干的事兒為朝廷所不容,所以經(jīng)常一碰到大軍圍剿,便望風而逃,等到大軍走后,就又出來重操舊業(yè)。
所以,這也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