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百年逝溫韜尋龍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毛豆佐酒
  • 3404字
  • 2024-03-03 20:49:15

繁華一過暮雨至,盛宴轉眼殘羹留。

這世上從未有永遠昌盛的王朝,即使強盛如霸絕中亞的盛唐,也免不了繁華結束之后的凄涼。

王朝興盛之時,有些東西自然會被保護的很好,可當盛世衰落,曾經那些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東西,也難免墜落塵埃,沾染泥濘。

比如……皇陵!

帝王們為了死后不被人打擾,往往絞盡腦汁,在自己的陵墓中設計諸多障礙,尋常人根本連門都找不到。

盛唐國力強盛,在陵墓上也是費盡了心思。大唐帝王活著的時候,就動用大量民力,開山以為陵寢,來保證九泉之下的長眠。

乾陵便是其中之一,相傳黃巢曾想要盜掘乾陵,派遣大軍挖了數日,結果卻挖偏了方向。

可見,唐朝帝陵之難。

但有這么一個人,盜掘帝陵卻屢屢得手——溫韜。

溫韜此人據說歷史上盜掘唐朝一十八座帝陵,唯有乾陵因風雨之阻而幸免于難。

盡管后世勘測證明,昭陵地宮仍舊完整,但史書如此記載,可見溫韜在挖墳掘墓一事上的確有本事。

古往今來,想要挖墳掘墓,除暴力手段外,當屬精通風水堪輿之術以及機關機巧之術者最為便利,溫韜便是此中圣手。

此時已是天佑二年,天變剛剛過去,整片大地正處在動蕩不安之中,對來往行人的審查也沒那么嚴謹了。

這也使得大量的流民往來各地,就為了求一條活路。

除了這些流民之外,還有更多的人為了不同的目的來往于天下,溫韜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的溫韜正游走于關中,一路走,一路鉆研自己的風水堪輿一術。

這一日,溫韜行至子午谷不由得停了下來,手持羅盤立于一條干涸的河谷兩側上方,緊皺著眉頭,時不時的喃喃自語。

子午谷又稱子午峪,地處秦嶺終南山段北麓,是道教的發源地。

漢代之時,子午谷便被皇帝立為祭天禱祝之所,修建太古玄都壇,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祭天之所”。

及至本朝,子午谷亦被稱為“海東仙脈子午山”。

從這里由北向南,穿過秦嶺,便可到達漢中,繼而到達成都。

子午谷中道觀林立,乃是道教興盛之所。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三百里子午谷便處處都是福地,他眼前所站的地方尤是如此。

沿著這條河谷向前看,離開谷口約莫四五十米,便有一條橫穿的谷道,與原本的河谷呈現出一橫一縱的模樣。

在風水學上將此稱為刀劍煞,主家中之人犯有死罪。

加之此處背后無靠,前方無水,可謂氣脈皆絕。

更糟糕的是,此地乃是一座干涸的河谷,底下全是大塊大塊的碎石,生機斷絕,不見一絲綠色。

種種來看,這分明是一等一的死絕之地,根本不適合拿來造墓。

然而,此地卻偏偏留有一絲龍氣。

“奇哉怪也……”溫韜兜帽下的臉被一張黑色的面罩蓋住了鼻子以下的部分,只露出了一雙眼睛,可即使如此依舊能看出他臉上的不解。

思來想去,他實在是按捺不住內心中的好奇,手持羅盤沿著山脊走了下去,花了大半個時辰才來到了這條河谷的底部。

隨即,溫韜向著背陰一面走去,邊走邊嘆息道:“瞧瞧,還埋在背陰之地,這是生怕這人死了之后過的太舒服啊。”

搖了搖頭,溫韜站定位置。

只見羅盤上的指針滴溜溜的旋轉了起來,溫韜知道,到地方了。

拆下背后的鏟子,溫韜吭哧吭哧的就向下挖了起來。

這盜墓也是個體力活,等到清理完表面的碎石,溫韜無奈的發現,底下還是一層一層的巖石。

“我就不信了,這地方還能難得住我!”

溫韜仿佛給自己打氣一般,抄起鐵鏟狠狠地向下一戳。

咔擦……

嗯?

這聲音……

不好!

溫韜大驚,連忙跳了起來。

只見原本看起來混元一體的巖石,竟然出現了一道裂痕,緊跟著仿佛碎裂的瓷器一般,一條條裂痕爭先恐后的出現,眨眼間便布滿裂縫。

緊跟著,轟隆一聲,腳下的巖石裂開,大塊小塊的石頭掉了下去,露出了一個足以容納一人進出的大洞。

“這是……”驚魂未定的溫韜向下看了一眼,深度并不高,只有兩丈多一些。

但是,這巖石怎么會如此脆弱?

溫韜蹲下來細細查看了一番,驚訝的發現并不是巖石脆弱,而是這一塊巖石似乎經過了某些特殊方法處理,從而在重擊之下會破碎。

可是,是什么人將此巖石布置在穴眼的位置上呢?似乎是,專門留有的后門。

“真是越來越有趣了。”溫韜拿出了一根蠟燭點燃,然后解下腰間一把繩索綁住緩緩地下放。

但凡古墓之中,經年累月密閉,必然會有毒氣產生,此法可以辨別古墓中毒氣殘留。

果然,不多時蠟燭便滅了。

溫韜也不急,反正這會兒這座奇怪的墓葬已經打開了,他有的是耐心。

收回蠟燭,拿出包袱中的干糧填飽了肚子,一直等到月上中天之際,下方的蠟燭終于是能夠持續燃燒了。

找來枯枝做了個簡易的火把,拴好繩索,溫韜順著繩子便滑落了下去。

隨著火光的出現,這片神秘的地下空間終于出現在了溫韜的面前。

前方是一條條石鋪就的甬道,盡頭則是一條封閉的石門。

溫韜避開了之前散落的碎石,站在了甬道之中,試圖從甬道中找出墓主人的身份,可惜兩側光禿禿的,什么都沒有。

尋常百姓下葬,通常是一口薄棺即可,不會有如此墓道出現。也就是說,這里面葬著的至少是為官宦人家。

聯系到之前的龍氣,或許是位皇親。

但皇親又不對了,皇族墓葬自有規制,哪里會連個身份都不留呢。

想了想,溫韜決定繼續向前。

于是,他找來碎石,用繩索拴著扔了出去。

以他中星位的實力,這一擲,擊打在地面上的力量不亞于一個成年人落下。

打了一圈,卻沒有任何機關陷阱。

溫韜不由得沉默:我這是試了個寂寞?

收起繩索,他放心的走了出去,一路來到了石門之前。仍舊光禿禿的,除了上面厚厚的灰塵,沒有任何標志。

溫韜用自己的獨門秘術檢查起了石門及其周圍的地方,最終驚愕的發現好像還是沒有任何機關。

他猶豫了一下,把手放在了石門上,用力一推。

石門微微向后動了下。

不是吧,真能推開?

溫韜瞪大了眼睛,怎么感覺這墓主人一點兒都不怕這后人闖入墓室呢?

這到底是誰的墓?

溫韜再次提氣,運氣至雙手,推動眼前石門。

轟隆……

塵封的石門打開,一股水汽從中噴涌而出。

水汽?還有水流聲?

溫韜皺了皺眉,火把向內探了過去,眼前的一幕讓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只見前方是一處地下溶洞,向前三步便是一汪水潭,水面咕嘟咕嘟的冒著泡,竟是有地下泉眼。

仔細一數,水中開滿了朵朵白玉蓮花,其中有七朵金蓮最為奇特。金蓮呈七星分布,汩汩水流自花蕊噴涌而出,順著蓮瓣流入腳下的水潭中。

仔細觀察,這哪里是白玉蓮花——那分明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蓮花,中間那七朵更是以黃金雕鑄。

視線越過水潭繼續往前,可以看到水潭中央有一方形的石臺,石臺中央為須彌座,其上盛放著墓主人的石槨。

似乎是因為氣流的涌入,石槨周圍的燈盞一盞接著一盞亮了起來,天空中亦是亮起了一顆顆星光,宛如燦爛星辰。

“這……”溫韜很是吃驚。

這座墓葬屬實是讓他有些看不懂了,外面氣脈皆絕,卻內有乾坤,竟是罕見的內藏眢。

可問題是,如此上佳穴位,竟然絲毫沒有機關陷阱保護。

什么情況?

溫韜小心翼翼的來到了石臺之上,這里很安靜,除了石槨什么都沒有。

但就在溫韜抬頭的一剎那,卻再次瞪大了眼睛。

只見頭頂的星空,有一顆星辰正對石槨——紫微星。

“帝星高懸,醉臥北斗!

長九寬五,帝王至尊!”

溫韜喃喃道。

他對尺寸極其敏感,因此靠近之后一眼就發現,此棺槨長九尺,寬五尺,寓意九五。

可這陵寢……

沒聽說有哪位帝王葬在子午谷啊……

沉默許久,溫韜還是決定看看這棺槨里的到底是誰。

想到這里,他先是在墓室東南角點上了蠟燭,向著棺槨叩拜行禮:“后輩溫韜,誤入寶地,因見獵心喜,故此開棺一睹前人尊容。溫韜在此立誓,開棺之后,棺中之物分文不取,望主人家答允。”

呼呼……

蠟燭靜靜的燃燒著,沒有絲毫變化。

溫韜見此,起身掏出了工具,沿著石槨的縫隙插了進去,然后走到了棺槨的頭部,推起了石槨的蓋。

轟隆隆……

隨著一陣沉悶的聲音,石槨的蓋緩緩的打開,里面還是木制的棺材,上面仍舊沒有任何標志。

“見鬼了?今日非得開棺不成嗎?”

溫韜有些不服氣的徹底將石槨打開,然后是棺材。

棺材打開了有五分之一的樣子,溫韜將頭探了過去,入眼的是一張金質的面具。

繼續往下看,則是形如常人的肌膚,但奇怪的是,上面卻插著銀針。

銀針?

溫韜心中咯噔一下,再度向下看去,隨即失聲叫喊道:“華陽針法!”

大帥的華陽針法?

怎么會!

撲通……

便在這時,溫韜猛然聽到了一聲有力的心跳聲,來源于……

棺中!

溫韜雙眼瞳孔驟然一縮,驚愕的發現,只見不遠處的棺蓋上以金線拴著一根脫落的銀針,應該是棺蓋的滑動牽扯著金線將那根銀針起了出來。

而這銀針原本的位置應該是……

溫韜一把推開棺蓋,目光落在了此人身體的一個位置,那里是……膻中穴!

撲通……

撲通……

心跳聲再度響起,溫韜只覺得頭皮發麻,自己好像……闖了大禍了!

……

與此同時,距離子午谷二百余里外的地方,這里是藏兵谷。

不良帥袁天罡站在走廊下,抬頭仰望著頭頂的星空,沙啞的聲音從面具下傳出:殿下,臣袁天罡,久疏問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鸡泽县| 平利县| 南城县| 丹寨县| 英吉沙县| 翁牛特旗| 朔州市| 浮山县| 江北区| 喜德县| 澎湖县| 澎湖县| 江北区| 大埔县| 丰镇市| 南郑县| 伊金霍洛旗| 呼图壁县| 广宁县| 红河县| 天水市| 阿拉善盟| 滨海县| 千阳县| 抚宁县| 石首市| 江川县| 嘉兴市| 阳东县| 洪洞县| 大港区| 呼伦贝尔市| 平定县| 民县| 江源县| 于都县| 长丰县| 罗田县| 长葛市|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