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用建筑技術經濟指標:綜合樓建筑
-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等
- 2050字
- 2024-04-17 17:08:48
編制說明
一、綜合樓建筑技術經濟指標,系指主體工程為寫字樓或公寓用房,而底層或裙房以及輔助部分用于為寫字樓或公寓服務的商業、酒吧、娛樂、停車庫等用房。凡屬這類建筑均稱為綜合樓建筑。
二、本指標由綜合樓建筑總平面、首層平面、標準層平面、立面、剖面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組成。其中各類指標包括的內容和指標計算方法介紹如下:
(一)工程概況
1.建設地點:指該項目建設所在省、市、縣。
2.占地面積:指建筑紅線范圍以內的地面面積之和。
3.建筑總面積:包括地下建筑面積,地上主體工程建筑面積、裙房和輔助用房建筑面積之和。
4.辦公或公寓用房自然套(間)數:按設計自然套數(不分房型)計算。
5.商業及服務用房面積:包括士0以下和±0以上商業、庫房、娛樂、餐飲、酒吧、商務、文檔、監控、機房、車庫等用房建筑面積之和。
6.辦公或公寓用房總建筑面積:辦公用房總建筑面積按辦公用房自然間數乘以每間建筑面積。公寓用房總建筑面積按公寓戶型套數分別乘以每套建筑面積。
7.每間(套)用房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除以自然間(套)數。
8.投資性質:分國家投資、外資、合資、自籌等。
9.總投資:指綜合樓工程全部建筑安裝費和政策性三材(鋼材、水泥、木材)調差??偼顿Y內不包括綜合樓工程以外的室外工程(道路、綠化、圍墻大門、地下各類管網)及其他費用(土地購置費、勘察設計費、基建單位管理費、工程監理費、工程保險費、市政配套費、招投標管理費……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材料設備預調費、建設期資金貸款利息和不可預見等費用)。
10.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投資:總投資除以總建筑面積。
11.每套總投資:總投資除以公寓自然套數。
12.施工起止日期:指本工程開工日期至工程竣工時間。
13.概(預)算編制依據。
13—1定額:指采用省、市某年頒發的定額。
13—2綜合取費標準:指土建及安裝工程取費費率。
13—3材料差價:指鋼材、水泥、木材等主要材料調差。
14.其他:本指標編制中需要說明的問題。
(二)主要建筑特征
1.檐高:指室外設計地坪至建筑物挑檐上皮的高度;無挑檐的建筑由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算至屋面板頂面的高度;階梯式建筑物的沿高按最高一層建筑物計算。
2.層數:指地上、地下自然層數。層高不足2.2m的設備層或管道層不予計算。
3.層高:指首層及標準層樓板面至樓板面的尺寸。
4.開間和進深:指房間平面的縱橫軸線尺寸。
5.建筑標準:指內、外墻體、樓地面、門窗、裝飾面的主要材料作法。
6.結構構造和主要設備設計參數:均按設計數據填列。本指標所列基礎地耐力,均按天然地基承載力填寫。
(三)主體建筑技術經濟指標
1.總造價:包括取費后的工程總造價。
2.單位造價:指工程總造價除以總建筑面積。
3.占總造價百分比(%):指1~7項(土建工程、給排水工程、采暖及空調工程、強電工程、弱電工程、電梯自動梯工程、其他工程)總造價除以主體工程建筑總造價。
4.技術經濟指標。
4—1單位:指各專業技術經濟指標計算單位。
4—2數量:指主體建筑各專業計算單位的總量。如結構工程鋼筋混凝土數量總量包括現澆、、預制鋼筋混凝土柱、梁、板及其他構件的立方米總和。遇有以平方米計量構件(如樓梯)均折成立方米計算并入總數量內。地面墊層和基礎墊層不予計量。
4—3單位指標:各項總造價除以數量。
(四)主體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土建工程分類指標
1.實物工程量:
1—1單位:建筑以平方米為計量單位。結構以立方米為計量單位。
1—2數量:按土建工程實物工程量及造價項目歸并表,數量之和除以總建筑面積。
2.單位造價:按土建工程實物工程量及造價歸并表,求出直接費除以數量。
3.占直接費百分比(%):各項單位造價除以土建工程直接費合計。
4.實物工程量及造價歸并表如下:
土建工程實物工程量及造價項目歸并表


說明:本表項目歸并以預算定額項目劃分及計量單位為基礎。如采用概算定額編制者,其歸并法可按概算定額的項目劃分加以歸并。
(五)主體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積主要材料及混凝土折厚指標
1.主要材料指標:
1—1水泥:包括所有混凝土構配件及砂漿用水泥量。
1—2鋼筋:包括所有構配件用鋼筋、埋件和砌體加強拉結鋼筋。
1—3型鋼:指結構用鋼材。
1—4木材:指木結構和裝飾用木材。所有木材一律折合圓木計算。
1—5管道用鋼材:指電氣、水暖、空調設備安裝用鋼材。
2.鋼筋混凝土折厚指標:
2—1全部構件均以立方米計算,遇有平方米構件者,均折成立方米計算。
2—2地下部分鋼筋混凝土折厚是指地下部分鋼筋混凝土總量除以總建筑面積。
2—3地上部分鋼筋混凝土折厚是指地上部分鋼筋混凝土總量除以總建筑面積。
2—4合計:指全部鋼筋混凝土總量除以總建筑面積的折算厚度。
三、使用本指標注意事項:
1.本指標系根據各地區現行概預算定額、材料預算價格、工資和取費標準匯編而成,末經換算成統一地區和現行價格水平。
2.使用本項目綜合指標或單位工程指標計算投資時,均應根據工程所在地的現行人工工資單價、材料價格及取費標準進行調整和換算。
3.每平方米實物工程量指標是為了套用本地區單位工程分項價格估算投資,使用時應考慮建筑物的規模、特征、平面布置、層高、地基自然承載力等情況予以合理調整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