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Hygienic specification for facilities of secondary water supply GB 17051—1997

1 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建筑二次供水設施的衛生要求和水質檢驗方法。

本規范適用于從事建筑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生產、加工、施工、使用和管理的單位。

4 設施的衛生要求

4.1 設施周圍應保持環境整潔,應有很好的排水條件,供水設施應運轉正常。

4.2 設施與飲水接觸表面必須保證外觀良好,光滑平整,不對飲水水質造成影響。

4.3 通過設施所供給居民的飲水感官性狀不應對人產生不良影響,不應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不引起腸道傳染病發生或流行。

5 設施設計的衛生要求

5.1 設計水箱或蓄水池:飲用水箱或蓄水池應專用,不得滲漏,設置在建筑物內的水箱其頂部與屋頂的距離應大于80cm,水箱應有相應的透氣管和罩,入孔位置和大小要滿足水箱內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入孔或水箱入口應有蓋(或門),并高出水箱面5cm以上,并有上鎖裝置,水箱內外應設有爬梯。水箱必須安裝在有排水條件的底盤上,泄水管應設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與泄水管均不得與下水管道直接連通,水箱的材質和內壁涂料應無毒無害,不影響水的感觀性狀。水箱的容積設計不得超過用戶48h的用水量。

5.2 設施不得與市政供水管道直接連通,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連通時必須設置不承壓水箱。設施管道不得與非飲用水管道連接,如必須連接時,應采取防污染的措施。設施管道不得與大便口(槽)、小便斗直接連接,須用沖洗水箱或用空氣隔斷沖洗閥。

5.3 設施須有安裝消毒器的位置,有條件的單位設施應設有消毒器。

5.4 設計中使用的過濾、軟化、凈化、消毒設備、防腐涂料,必須有省級以上(含省級)衛生部門頒發的“產品衛生安全性評價報告”。

5.5 蓄水池周圍10m以內不得有滲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圍2m內不應有污水管線及污染物。

6 預防性衛生監督衛生部門必須參加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和水質檢測(按本規范全項指標),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7 設施的水質衛生標準

7.1 水質指標

7.1.1 必測項目:色度、濁度、嗅味及肉眼可見物、pH、大腸菌群、細菌總數、余氯。

7.1.2 選測項目:總硬度、氯化物、硝酸鹽氮、揮發酚、氰化物、砷、六價鉻、鐵、錳、鉛、紫外線強度。

7.1.3 增測項目:氨氮、亞硝酸鹽氮、耗氧量。

7.2 水質衛生標準

7.2.1 必須項目、選測項目的標準見GB 5749。紫外線強度大于70μW/cm2

7.2.2 增測項目標準采用最高容許增加值見表1。

表1

8 設施日常使用的衛生要求

8.1 設施的管理部門負責設施的日常運轉、保養、清洗、消毒。

8.2 管理單位對設施的衛生管理必須制定設施的衛生制度并予以實施,管理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上崗。

8.3 管理單位每年應對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對水質進行檢驗,及時發現和消除污染隱患,保證居民飲水的衛生安全。

8.4 發生供水事故時,設施的管理單位必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保證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并協助衛生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9 水質檢驗方法

9.1 本規范中規定的水質檢驗方法見GB 5750。

9.2 紫外線強度測量方法見附錄A。

附錄A (標準的附錄)紫外線強度測量方法

利用物理學方法,采用中心波長為2537?的紫外線強度計測量。在測量時必須采用國家計量部門標定有效期內的強度計,在燈管中心垂直距離測定照射劑量。在實際應用時,應按消毒物體與燈的實際距離計算照射劑量。

利用生物學方法,采用載體定量試驗,105~106個菌/片。在紫外線燈開啟5min后,用8個染菌片,在照射4個不同時間,取雙份樣片,在洗脫液中(洗脫液為1%吐溫80,1%蛋白胨生理鹽水)。振打80次,37℃,48h作活菌計數,計算殺滅率。判定標準:殺滅率大于9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瑞昌市| 崇明县| 司法| 蓬溪县| 曲周县| 慈利县| 佛冈县| 隆回县| 东光县| 黄梅县| 新竹县| 铜山县| 额尔古纳市| 海晏县| 吉木萨尔县| 新乡市| 龙陵县| 隆回县| 大丰市| 青河县| 唐河县| 临泉县| 长治市| 新营市| 淄博市| 阿拉善左旗| 赤城县| 崇阳县| 合肥市| 陇南市| 瑞安市| 南川市| 乌拉特中旗| 永福县| 海城市| 禹州市| 奎屯市| 呼和浩特市| 杭州市|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