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貸款項目評估業務手冊
-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投資調查部
- 7911字
- 2024-02-29 12:06:28
案例四
××國內合資建設1.5萬噸SAN樹脂項目評估報告
為了填補我國苯乙烯系列樹脂SAN品種的空白,為了在塑料工業上合理地應用有限的樹脂原料,經國家批準,由某省和某公司合資建設1套年產15000噸SAN樹脂裝置項目。我們按照《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基本建設貸款項目評估實施辦法》,對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評估論證。評估報告詳細內容如下: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當前,世界上塑料工業的發展速度很快,據有關部門提供信息,1984年全世界塑料產量為7204.9萬噸,近幾年來,平均年增長率為5%,其中發展中國家年增長率為11.1%。而我國的塑料產量1984年為120萬噸,1986年為132.08萬噸,僅占世界總產量的1.6%左右。顯然,我國塑料產量遠遠落后于世界水平,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需要大量進口。據調查,我國塑料凈進口量每年為160萬噸左右(折14.3億美元)。國外的塑料品種繁多,如聚苯乙烯樹脂類占塑料總產量的10%,品種有數百個。而我國聚苯乙烯樹脂產量僅占塑料總產量的2%,只有少數幾個品種。為了擴大塑料品種,增加產量,在條件較適宜的老廠擴建SAN項目是必要的。
SAN樹脂是一種透明且強度、硬度、耐化學性、耐老化性能均較高的一種樹脂,抗拉強度為800公斤/平方厘米(鋼材只有1000公斤/平方厘米)。隨著塑料電子工業的不斷發展,以塑代鋼,SAN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而我國剛剛開始加工應用。由于該產品的透明性與聚苯乙烯一樣,而強度、硬度及耐化學性卻又優于聚苯乙烯。因此,在要求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使用條件下,可以替代聚苯乙烯(如家用電器、電子儀表殼等);而又因其價格比有機玻璃便宜,在某些應用上可替代有機玻璃。SAN產品的生產,能使我國塑料的應用更為合理,在市埸上有競爭力。據有關單位預測,1990年我國SAN產品的需求量為3萬噸左右,而目前國內只有上海高橋石化工廠建設的1套5000噸/年SAN樹脂項目投產。到1990年,我國能建成投產的SAN樹脂生產能力(包括上海高橋石化工廠)也只有2萬噸。因此該項目建設十分必要。
二、項目建設條件
某公司是我國生產苯乙烯系列樹脂歷史較長、品種較多的廠家,曾生產過通用型聚苯乙烯、可發型聚苯乙烯、補強聚苯乙烯、高抗沖聚苯乙烯以及ABS等產品。因此,由該公司承擔擴建任務,對熟悉工藝及順利生產有保證。
該項目所需主要原料苯乙烯1.15萬噸/年、丙烯腈4300噸/年,均由老廠按計劃價格供給。即苯乙烯3400元/噸,丙烯腈3200元/噸。根據該公司的物料平衡情況,由25萬噸原料油供8萬噸毫秒爐,可生產8萬噸乙烯及3.2萬噸丙烯。根據物料平衡表,該公司擬用2.45萬噸/年丙烯生產丙烯腈2.13萬噸(按上海石化總廠實際消耗定額1.15計算)。經過對需要丙烯腈原料的項目綜合平衡后,可以供給該項目4300噸/年丙烯腈。
對于生產SAN樹脂所需的另一主要原料苯乙烯,該公司準備通過挖潛改造把苯乙烯產量從3萬噸/年增加到4萬噸/年。但從補充的苯乙烯物料平衡看,凡是以苯乙烯為原料的生產裝置,其苯乙烯消耗定額均得有所下降,這就未必能全部實現。因此,原料供應來源不是十分可靠。特別是生產苯乙烯的原料苯不落實。盡管原料苯來源清單上列了11家,但無供貨協議。另外,一旦某個廠因故中斷供應,苯乙烯來源也就沒有保證了。對于苯乙烯另一原料乙烯,雖然該公司可由高壓聚乙烯調劑,但從全廠需要的乙烯原料的產量看是偏緊的。因此,該項目所需的1.15萬噸苯乙烯是不落實的。
該項目是建在老廠區,可借用部分公用工程,如水、電、汽、機修及運輸等可依托老廠解決,按當地價格供給。
本項目1.5萬噸的生產規模是由某公司所能供給的原料決定的。據了解,2萬噸的生產規模較為合理。由于該項目可借用老廠區的部分公用工程以及受供給原材料的限制,1.5萬噸生產規模還是可行的。
本項目采用連續本體法工藝,“三廢”排放量很小。廢水平均每小時150公斤,廢氣平均每小時3.7公斤,廢渣每小時22.5公斤。有害物質濃度均在200ppm以下,“三廢”排放標準符合環保衛生部門要求。
根據“七·五”基建計劃安排,擬全部申請建行貸款4628萬元。
三、工藝技術評估
目前有3種生產SAN樹脂的工藝技術路線,分別為乳液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和連續本體聚合法。連續本體聚合法的產品質量好,其產品不含有殘留的乳化劑和懸浮劑。一般顏色好、霧度小,適合高透明的用途。而且流程短、能耗低,可降低成本。但本體法生產過程中,聚合物熔體粘度高,難達到良好的混合散熱效果。因而其設備結構較復雜。另外,在連續攪拌釜反應器中存在返混問題,在開停機操作時或換牌號的過渡階段會出現等外品。
乳液聚合法和懸浮聚合法的混合和傳熱問題易于解決,工藝操作和設備結構較簡單,不存在返混問題,產品質量均勻。其缺點是產品質量不如連續本體聚合法,工藝流程長且能耗和生產成本均高于本體法。另外,“三廢”處理和環境保護問題也不易于解決。
該公司技術條件比較優越,是我國最早生產塑料和合成橡膠的老石油化工廠,其工人和技術干部的技術水平較高,有多年生產苯乙烯系列樹脂的經驗,掌握較復雜的本體法工藝技術是有條件的。
綜上所述,連續本體聚合法優于其他兩種方法。因而近年國內外新建的SAN樹脂裝置大多采用連續本體聚合法。評估認為,若詢價不相上下時,日本東洋公司本體法更適宜選擇。它具有下述特點:其一,生產的產品品種較多,且產品性質抗沖擊強度、硬度較好,裝置投資少(約節約37%)。同時,有生產聚苯乙烯的靈活性,這就使項目產品隨市埸的需要而有應變能力。其二,該法有成熟實踐經驗。目前,上海高橋化工廠已引進該公司的本體法工藝,并已建成投產。
四、基礎經濟數據測算與評估
(一)固定資產投資額評估
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為4628.17萬元,詳見評估表1。固定資產投資全部申請建行貸款,年利率為19.26%,建設期利息為1124.17萬元。
(二)資金籌措方式及分年度用款計劃
固定資產投資全部申請建行貸款,總款為4628.17萬元。其分年度用款情況詳見評估表2。
流動資金按石化總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暫行規定”取偏高值,按總成本25%計取,總額為1655萬元。其中,項目建設單位自籌497萬元,占需要額的30%,其余部分擬申請工商銀行貸款,年利率為11.34%。
(三)總成本估算(詳見評估表3、3-1)
1.可變成本測算。根據國家物價局計劃內價格新的價格標準,該項目主要原料苯乙烯每噸由2700元調到3400元;丙烯腈每噸由2520元調至3200元;輔助材料以及然料動力價格不變,仍按當地價格及化學工業部等有關單位統一價格估算。
2.固定成本測算。工人工資由1200元/年·人調到2000元/年·人。固定資產形成率取90%,該項目雖然是基建項目,但建在老廠區,地形平坦,地質水利情況清楚,因此固定資產形成率取值偏高。固定資產凈殘值率取4%,大修理基金取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投資額的4%。
固定資產凈殘值=(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形成率+建設期利息)×4%=(4628.17×0.9+1124.17)×4%=211.58(萬元)

大修理基金=(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形成率+建設期利息-凈殘值)×4.2%=(4628.17×0.9+1124.17-211.58)×4.2%=213.27(萬元)
車間管理費及企業管理費是按“石化總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暫行規定”測算的。
車間管理費=(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費+輔助材料費+燃料動力費+基本折舊+大修費)×2%=(5274.19+114.59+317.37+213.27)×2%=331.65(萬元)
企業管理費=車間成本×9%=5734.25×9%=516.08(萬元)
調整后的總成本為6621.79萬元,比可行性報告增加1306.28萬元。
(四)銷售收入和銷售稅金測算(詳見評估表4)
本項目只有SAN樹脂一種產品,價格定為6300元/噸。即由可行性研究報告的5500元/噸調至為6300元/噸。本價格的確定除考慮成本外,還考慮了進口SAN樹脂在國內的價格以及國外SAN與其類似產品通用聚苯乙烯的比價。目前,進口的SAN產品每噸1760—1840美元,若算“二稅四費”則為8800—9200元/噸,本產品價格比其便宜。美國SAN樹脂與通用聚苯乙烯的比價約為0.89/0.56=1.59,我國聚苯乙烯的計劃價為4000元/噸,按照這個比價,SAN產品價格為4000元/噸×1.59=6360元/噸。目前,國產SAN樹脂一等品售價每噸為8000元,二等品每噸為7900元。考慮到本項目投產后,能緩和市埸的需要,價格有可能降低,因此,產品價格定為6300元/噸,是較穩妥可靠的。
該項目生產量等于銷售量,當滿負荷時:
銷售收入=銷售量×單價=1.5×6300=9450(萬元)
產品稅=銷售收入×產品稅率=9450×0.15=1417.5(萬元)
城市建設維護稅按產品稅的7%計算:
城建稅=產品稅×7%=1417.5×7%=99.23(萬元)
教育費附加=產品稅×1%=1417.5×1%=14.18(萬元)
(五)利潤估算(詳見評估表5)
銷售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稅金
=9450-6621.79-1530.9=1297.31(萬元)
(六)建設期估算
可行性報告中項目建設期定為2年半,投產期定為1年半,是較合理的。因為項目的廠址是在老廠區內,對項目建設工作能提供許多有利條件和保障。從國外引進的工藝設備也較成熟,穩妥可靠。
五、財務效益評估
(一)財務平衡表(詳見評估表6)
在整個計算期內,項目上交所得稅5366.92萬元,上交能源交通基金761.76萬元,上交預算調節基金507.84萬元,還款期間企業留利330.18萬元,盈余資金為4270.89萬元。
所得稅=銷售利潤×55%=1297.31×55%=713.52(萬元)。
該項目是新建項目,按現行有關規定,應在還清銀行貸款后的下一年開始繳納所得稅。
每年上交能源交通基金=折舊×15%=317.37×15%=47.61(萬元)
每年上交預算調節基金=折舊×10%=317.37×10%=31.74(萬元)
還款期間留利:企業發展基金按工資總額的5%計算;獎勵基金按標準工資的10%計算;新產品試制基金按利潤的3%計算。本項目正常還款期內每年企業留利為40.72萬元。
(二)財務現金流量表(詳見評估表7)
因該項目只使用單項銀行貸款資金,銀行貸款利率即為資金成本。由于銀行貸款利率使資金成本較高,所以取近似的貸款利率19%做為折現率,不再加風險系數。項目的計算期為折舊年限與建設期年限之和。本項目折舊年限按國發〔1985〕63號文規定取16年,因此取計算期為18年。
財務凈現值為:

式中 CIt-—第t年現金流入量;
COt——第t年現金流出量;
at——第t年的折現系數;

財務內部收益率:

式中 i1——試算時的低折現率;
i2——試算時的高折現率;
|NPV1|——對應于低折現率i1的凈現值的絕對值;
|NPV2|——對應于高折現率i2的凈現值的絕對值。
(三)貸款償還期計算(詳見評估表8)
企業折舊基金的分配按規定扣除能源交通基金(折舊×15%)及預算調節基金(折舊×10%)后,折舊基金按(82)建總第444號文規定:項目建成投產后的3年內,基本折舊基金20%留給企業,80%歸還貸款。3年后50%留給企業,50%用于還款。還清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后的年份,按國發(1984)第67號文及國發(1986)第103號文的精神,折舊基金扣除能源交通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后,30%留給企業,70%上交地方財政。
貸款償還期為10年零10個月。
投資利潤率:是正常生產年份內,年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之比。

式中 總投資額=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
=4628.17+1564.95+1655=7848.12(萬元)
年利潤總額=年銷售收入-年總成本-年銷售稅金-技術轉讓費-年資源稅-營業外支出
=9450-6621.79-1530.9=1297.31(萬元)
投資利稅率:是正常生產年份內,年利稅總額與項目總投資之比。

式中 總投資額=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
=4628.17+1564.95+1655=7848.12(萬元)
年利稅總額=年銷售收入-年總成本-年技術轉讓費-營業外支出
=9450-6621.79=2828.21(萬元)
(四)財務外匯流量(詳見評估表9)
目前國內只有上海高橋化工廠每年生產5000噸SAN樹脂,遠遠解決不了市場的需求,國家近幾年每年都需進口SAN樹脂,因此,把SAN樹脂作為替代進口考慮,折現率暫取8%,略高于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該項目財務外匯凈現值為:

式中 FNPVF——凈外匯收益現值;
FIt——第t年外匯收入;
FOt——第t年外匯支出;
at——第t年折現系數;

換匯成本:是指每出口1美元產品的銷售收入或替代1美元進口產品,所需要的出口產品人民幣成本額。

該項目換匯成本為2.85元/美元,小于3.72元/美元官方匯率。所以該項目是可取的。
財務效益評估結果:
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24.4%;
財務收益凈現值(FNPV)=1172.68萬元;
貸款償還期(含建設期)=10年零10個月;
投資利潤率=17%;
投資利稅率=36%;
財務外匯凈現值=15944.1萬美元;
換匯成本=2.85元/美元。
六、財務不確定性分析
(一)盈虧平衡分析
用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

用產品價格表示的盈虧平衡點:

該項目生產能力利用率達到49%時,即當產品產量達到7307.4噸時,企業可保本。當銷售價格下降到現在價格的84%時,即每噸SAN樹脂的售價只需達到5292元時,企業就可保本。從靜態分析看,該項目抗風險能力強。
(二)財務敏感性分析(詳見圖1、表1)
本案例對產品銷售價增減10%的變化、可變成本增減10%的變化、固定資產投資增減10%的變化,以及建設期延長半年、縮短半年的變化等對財務內部收益率及貸款償還期的影響做了分析測算。
表1 敏感性變化表


圖1 敏感性分析圖
由敏感性分析結果看出,銷售價格變化時,財務內部收益率最為敏感,其次是可變成本的變化。當銷售價格降低約5%時,或可變成本增加8%時,達到臨界點。此時財務內部收益率等于基準收益率。若產品價格再降低或可變成本再增加,則項目將會由可行變為不可行。
七、國民經濟效益評估
國民經濟效益評估的主要參數為社會折現率10%;影子匯率暫按1美元等于4元人民幣計算,貿易費用一般按產出物出廠價或口岸價的6%計取。稅金、國內貸款利息及折舊額屬于國民經濟內部轉移。因此不作為項目的費用和效益。
(一)固定資產投資調整(詳見評估表11)
調整后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計算為4602.8萬元(其中外匯480萬美元,折人民幣1920萬元),比財務評估時的總投資減少25.37萬元。其分項構成見評估表11。調整計算過程如下:
1.引進設備材料交付的關稅、增值稅、銀行手續費、外貿手續費均為國民經濟內部轉移支付,不計為項目費用,從原投資中剔出462.73萬元。
硬件應剔出值=關稅+增值稅+銀行手續費+外貿手續費
或=價值×財務綜合匯率-(國外運費+國外運輸保險費+價值)×官方匯率
=280×5.5-〔280×0.05+(280+280×0.05)×0.45%+280〕×3.72=445.52(萬元)
軟件應剔出值=銀行手續費+外貿手續費
或=財務價格-價值×財務官方匯率
=761.21-744=17.21(萬元)
進口部分應剔出值=445.52+17.21=462.73(萬元)
式中各系數均按中國石化總公司“引進工程概算編制辦法”的規定選取。
2.外匯與人民幣的換算用影子匯率4元/美元,因此,原投資增加額為:
480萬美元×4元/美元-480萬美元×3.72元/美元=134.4萬美元。
3.設備材料國內運輸費用暫按“方法與參數”中鐵路費用換算系數2.41調整,總投資中增加額為80.35萬元。
財務運輸費=進口到岸價×國內財務運輸費率
=1540×0.037=56.98(萬元)
調整后的運輸費用=財務運輸費×2.41=56.98×2.41=137.33(萬元)
調整后應增加額=137.33-56.98=80.35(萬元)
4.貿易費用只考慮硬件部分。
貿易費用=到岸價×6%=280×6×6%=100.8(萬元)
5.建筑工程費一項應按“三材”用量分別采用其核算系數調整,但因該項目“三材”用量難以確切估算,因此擬按世界銀行評估辦法規定,將建筑工程費一項用換算系數1.05調整。調整后的建筑工程費為218.4萬元,比原建筑工程費208萬元增加10.4萬元。
6.國內設備不予調整,僅調整運費。
經濟運輸費=財務運輸費×2.41
=設備購置費×國內運輸費率×2.41
=988.05×0.08×2.41=190.59(萬元)
調整后應增加額=190.59-79.05=111.54(萬元)
7.固定資產原值估算(不包括建設期利息)。
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投資×0.9
=5562.81×0.9=5006.53(萬元)
固定資產殘值=固定資產原值×0.04
=5006.53×0.04=200.27(萬元)
流動資金=總成本×25%=8761.44×25%=2190.36(萬元)
(二)生產成本調整
1.主要原料苯乙烯、丙烯腈。目前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因此,按外貿貨物間接進口價格計取。目前苯乙烯到岸價為1300美元/噸;丙烯腈為800美元/噸。因此,兩種原料的影子價格分別為:
苯乙烯影子價格=到岸價+運輸費+貿易費用
=1300×3.72+1300×3.72×0.08+1300×3.72×0.06=5512(元/噸)
丙烯腈影子價格=到岸價+運輸費+貿易費用
=(800+800×0.08+800×0.06)×3.72=3392.6(元/噸)
因此,苯乙烯價格每噸由3400元調至5512元,丙烯腈價格每噸由3200元調至3392.6元。
2.動力原煤影子價格的確定。因該項目用煤量不多,按“方法與參數”附表4取原煤影子價格每噸為66元。即燃料煤由原每噸45元調至66元。
3.電的影子價格。仍按“方法與參數”分電網電力影子價格每千度151元,由財務評價中每千度90元調至151元。
4.流動資金利息240萬元從企業管理費中剔出。
5.工資按每人每年2000元計算,其中含福利基金。
其他項目不予調整。調整后生產總成本為8761.44萬元,比財務總成本6173.11萬元增加2588.33萬元。
(三)銷售收入調整
SAN樹脂產品在我國一直是空白,直到今年上半年上海高橋化工廠投產5000噸/年,但市場上仍供不應求,仍需進口解決。因此將該產品視為外貿貨物,按替代進口方式確定其影子價格。1988年上半年SAN樹脂到岸價為1500—1600美元/噸,該項目取1550美元/噸。該產品銷售地點為西北地區一半,沿海地區一半。主要考慮到SAN樹脂是新產品,有一使用過程,完全銷售大西北不現實。因此,取1550美元/噸作為SAN的出廠價格。調整后正常年份銷售收入為13950萬元,比財務評價9450萬元增加4500萬元。
(四)國民經濟效益評估基本報表
1.經營成本調整計算表(詳見評估表10)。該表對財務評估中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調整后,計算得出國民經濟評估的經營成本為8761.44萬元。
2.全部投資經濟現金流量表(詳見評估表11)。該表以全部投資作為計算基礎,其計算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及經濟凈現值如下:

式中 CI——現金流入量;
CO——現金流出量;
(CI-CO)t——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
n——計算期18年。
使用SharpE1-5102計算器計算出該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為61.9%。

式中 ENPV——經濟凈現值;
IP——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的現值。
IP投資現值的測算如表2所示:
表2 IP投資現值測算表

3.經濟外匯流量表(詳見評估表12)。經濟外匯凈現值為13417.8萬美元。

八、社會效益評估
1.產值綜合能耗:項目在正常年度生產單位產值所消耗的能源。
產值綜合能耗=能源耗費量/總產值
=300億千卡/13950萬元
=215.06千卡/萬元
折成標準煤為429萬噸/年
2.就業效果:單位投資創造新就業機會。
就業效果=新增就業人數/新增總投資
=88/7753.17=0.011(人/萬元)
3.分配效果:項目正常年份凈收益在中央、地方及企業之間的分配效果。
(1)中央收益比重=上交中央財政的收入/年利稅總額×100%
=(產品稅×0.3+所得稅×0.5)/年利稅×100%
=(1417.5×0.3+713.5×0.5)/2828.2×100%
=28%
式中所得稅中央與地方各交1/2,因為該項目是中央和地方合資項目。
(2)地方收益比重=地方收入/年利稅總額×100%
=(所得稅×0.5+產品稅×0.7+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年利稅總額
=(713.5×0.5+1417.5×0.7+99.23+14.18)/2828.2
=52%
(3)企業收益比重=企業收益/年利稅總額×100%
=565.6/2828.2×100%=20%
九、總評估
從評估表13可以看出,該項目國民經濟效益較好。國民經濟內部收益率為50%,凈現值為20617.78萬元。從財務效益評估看,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4.4%,財務凈現值為1172.68萬元。還款期為10年零10個月,還款期較長。其主要原因是當前原料及產品價格沒有理順,產品價格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價格結構不合理。
SAN樹脂在塑料加工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是國內市場需要的產品,在國內有一定規模的生產,能使我國的原材料更趨于合理應用。在老廠區建設該項目,從工藝技術以及主要原料供給方面均有一定優越條件,該項目是可取的。
建議:
第一,由于SAN樹脂的應用范圍較廣,各種應用對SAN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在引進SAN生產技術時要考慮生產多牌號、多品種,不要因少失大。
第二,加強對SAN樹脂的應用開發,在目前我國原材料較緊張的情況下,應引導用戶物盡其用,避免大材小用,在塑料產品應用的廣闊市場上充分發揮SAN的特長。
第三、苯的來源應盡快落實。目前國外市場苯、苯乙烯大幅度漲價,這對該項目的原料是有一定影響的。
第四、為保證苯乙烯下游生產裝置全負荷開車,10000噸苯乙烯絕熱脫氫爐應同步建設,苯乙烯精留系統改造也應同步調整。
(附評估表1——13)。
(編制人:吳素芳 韓智慧)
評估表1 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單位:萬元、萬美元

評估表2 資金籌措方式及分年用款計劃表 單位:萬元、萬美元

評估表3 總成本估算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3-1 單位成本表 單位:元

評估表4 銷售收入與銷售稅金估算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5 利潤估算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6 財務平衡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7 財務現金流量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8 貸款償還期計算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9 財務外匯流量表 單位:萬美元

評估表10 國民經濟評估經營成本調整計算表

評估表11 經濟現金流量表 單位:萬元

評估表12 經濟外匯流量評估表 單位:萬美元

評估表13 經濟評估基礎數據與效益指標對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