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學習輔導教程
- 本書學習輔導教程編寫委員會
- 5175字
- 2024-02-29 12:00:26
第四節 《規范》的基本要求
一、《規范》總則概述及條文理解要點
(一)概述
標準、規范的“總則”,通常都放在第1章,從整體上敘述有關本項標準、規范編制與實施的幾個基本問題。主要內容為編制目的、依據、適用范圍、各項規定的嚴格程度,以及執行本《規范》與執行其他標準規范之間的關系等基本事項。
本《規范》為了加強和統一節能工程質量驗收而編制,目的在于使工程的節能效果達到設計要求。依據現行國家節能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制定。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中建筑節能工程的質量驗收,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可參照執行。
本《規范》規定了建筑節能工程質量驗收的最低要求。全國各地的建筑節能驗收工作都應遵守。本《規范》與其他相關驗收規范的關系遵循“協調一致、互相補充”的原則,在施工和驗收中均應執行。根據建設部辦公廳建辦標函〔2007〕302號通知的要求,各地對已批準發布的有關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的地方標準進行復審、修訂或廢止,重新報建設部備案。
為了貫徹國家建筑節能政策,節能驗收具有“一票否決權”。任何單位工程的竣工驗收應在建筑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
(二)條文理解要點
1.0.1 為了加強建筑節能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統一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提高建筑工程節能效果,依據現行國家有關工程質量和建筑節能的法律、法規、管理要求和相關技術標準,制訂本規范。
理解要點:
標準規范通常在第一條闡述制定本標準規范的目的和依據,以便使人們了解其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
制定節能驗收規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建筑節能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統一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提高建筑工程節能效果,最終使工程的節能性能達到設計要求。而制定的依據則是現行國家有關工程質量和建筑節能的法律、法規、管理要求和相關技術標準等。
近年來,我國已經制定了多項有關節能的設計、材料等標準,但是一直缺少針對節能工程的工藝標準和驗收標準。考慮到技術的進步,工藝標準往往需要隨著材料和設備的變化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故目前不可能也不需要制定有關工藝方面的國家標準,它可以由企業標準或地方標準解決。而制定節能工程驗收的國家標準則十分必要。此前的節能驗收主要由各地的地方標準解決,實際上處于分散和不統一狀態。由此可知,統一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是本標準的重要責任與作用。
綜合上述需要理解的是,作為驗收標準,是從驗收角度對施工質量提出的要求和規定,不能也不應囊括對工程的全部要求。至少需要和相關的設計、材料、施工工藝、檢驗檢測等標準配合使用。
1.0.2 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墻體、幕墻、門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風與空調、空調與采暖系統的冷熱源及管網、配電與照明、監測與控制等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
理解要點:
本條界定規范的適用范圍。任何一本規范與一部法律法規一樣,均有其適用范圍,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對于法規,也稱為“調整范圍”。我們學習和執行一本規范,首先應了解它的適用范圍,以免用錯。
本《規范》的適用范圍,是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民用建筑。在一個單位工程中,適用的具體范圍是建筑工程中圍護結構、設備等各個專業的建筑節能分項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實際上,這個范圍即是各個節能分項工程的名稱,與規范中各章題目相同。
應注意,對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本《規范》的要求也是適用的。在目前國家尚無對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程專用規范之前,節能改造工程應遵守本《規范》的規定。
1.0.3 建筑節能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規范的規定。
理解要點:
闡述本《規范》各項規定的總體“水平”,即本《規范》各項驗收要求的“嚴格程度”。由于這是一本適用于全國范圍的驗收規范,必須兼顧先進及落后地區的不同情況,故本《規范》與統一標準及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一樣,各項規定的“嚴格程度”是最低要求,即“最起碼的要求”。
1.0.4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理解要點:
闡述本《規范》與其他相關驗收規范的關系。這種關系遵守協調一致、互相補充的原則,即無論是本《規范》還是其他相應規范,在施工和驗收中都應遵守,不得違反,不能顧此失彼。
1.0.5 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應在建筑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
理解要點:
本條文為強制性條文。根據國家規定,建設工程必須節能,節能達不到要求的建筑工程不得驗收交付使用。因此,規定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應在建筑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即建筑節能驗收是單位工程驗收的先決條件,具有“一票否決權”。2000版統一標準中未納入節能分部工程,應在下次修訂時完善。
二、《規范》第3章基本規定概述、強制性條文理解要點及驗收劃分要點說明
(一)概述
《規范》第3章“基本規定”分為4節,其各項內容是整本規范的綱領,分別給出建筑節能工程驗收中“技術與管理”、“材料與設備”、“施工與控制”以及“驗收的劃分”等基本內容。應用中應理解本《規范》規定的施工現場均應做到“三有”規定:有標準、有體系、有制度;理解本標準規定的施工質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即對材料設備、工序間和施工過程質量進行控制;掌握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實踐中應用。
在技術與管理方面規范中寫入了管理方面的規定,反映了強化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的新動向,是技術標準與管理標準互相結合的結果,代表了我國標準水平的提高,符合我國國情的變化。
我國以往的技術標準也有一些管理性要求,但數量很少。傳統觀念認為,技術標準主要是“管實物”,管好實物就達到了標準的目的。事實上,實物是行為的產物。實踐證明,對重要行為如不加以控制,很難管好實物。更好的方法是既管實物,又管行為,即所謂“標本兼治”。隨著改革開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管行為”的標準規范日益增多。如在工程建設領域中的工程監理規程、質量體系標準等均屬此列。為了提高社會廣泛關注的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按照建設部的要求,驗收系列規范中的《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2001中納入了許多重要的管理性內容。
本章首先規定的是管理方面的要求,規定任何一個施工現場,都必須做到“三有”,即“有標準、有體系、有制度”。掌握這些規定,應該認識到,這是科學管理方法在建筑施工中的體現,是按照現代管理理論對質量進行“預控”、“過程控制”和“檢驗控制”的有效手段。
“有標準”是指施工現場必須具備相應的標準。這是抓好工程質量的最基本條件。
“有體系”是要求每一個施工現場,都要樹立靠體系管理質量的觀念,并從組織上加以落實。施工單位應推行生產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并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注意這些要求的內涵是不僅要有體系,這個體系還要能有效運行,即發揮實際作用。施工單位必須建立起內部自我完善機制,只有這樣,施工單位的管理水平才能不斷提高。這種自我完善機制主要是:施工單位通過內部的審核與管理者評審,找出質量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并制定改進的措施和跟蹤檢查落實,使單位和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這項機制,是一個施工單位不斷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的基本保證。因此,無論是否貫標認證,都要樹立起靠體系管質量的觀念。
“有制度”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制度必須健全。這種制度首先應該是一種“責任制度”。只有建立起必要的質量責任制度,才能對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中的制度,應包括原材料控制、工藝流程控制、施工操作控制、每道工序質量檢查、各道相關工序間的交接檢驗以及專業工種之間交接環節的質量管理和控制要求等制度,此外還應包括滿足施工圖設計和功能要求的抽樣檢驗制度等。
為了引導施工單位重視綜合質量控制,本《規范》提出:應從施工技術、管理制度、工程質量控制和工程實際質量等方面制定企業綜合質量控制的指標,并形成制度,以達到提高整體素質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在技術管理方面,對于承擔節能施工的企業資質、人員培訓、施工中現場管理、設計變更、四新技術應用、編制施工方案、質量檢測等作出了規定。
在材料設備質量控制方面,給出了材料進場驗收的具體規定。規定重要材料和設備應實施進場復驗。明確了材料復驗的抽樣數量、頻率和項目參數。對復驗規定應100%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以提高試驗的真實性和公正性。同時,對節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燒性能、有害物質含量提出要求。對現場配制的保溫砂漿、保溫材料含水率等作出了規定。
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規定建筑節能工程應按照經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經審批的施工方案施工。提出對于采用相同建筑節能設計的房間應做樣板間,確認后方可施工。規定節能施工作業環境應滿足工藝要求,不宜在雨雪天氣中露天施工等。
(二)強制性條文理解要點
《規范》第3章“基本規定”的3.1節“技術與管理”、3.3節“施工與控制”分別各有一條強制性條文,必須認真理解,嚴格執行。
3.1.2 設計變更不得降低建筑節能效果。當設計變更涉及建筑節能效果時,應經原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審查,在實施前應辦理設計變更手續,并獲得監理或建設單位的確認。
理解要點:
本條文為強制性條文。由于材料供應、工藝改變等原因,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需要改變節能設計。為了避免這些改變影響節能效果,本條對涉及節能的設計變更嚴格加以限制。
本條規定有三層含義:第一,任何有關節能的設計變更,均須事前辦理設計變更手續;第二,有關節能的設計變更不應降低節能效果;第三,涉及節能效果的設計變更,除應由原設計單位認可外,還應報原負責節能設計審查機構審查方可確定。確定變更后,并應獲得監理或建設單位的確認。
本條的設定增加了節能設計變更的難度,是為了盡可能維護已經審查確定的節能設計要求,減少不必要的節能設計變更。
3.3.1 建筑節能工程應按照經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和經審查批準的施工方案施工。
理解要點: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是對節能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是節能工程實際施工也是所有工程施工均應遵循的基本要求。對于設計文件應當經過設計審查機構的審查;施工技術方案則應通過建設或監理單位的審查。施工中的變更,同樣應經過審查,見本《規范》相關章節。
(三)3.4驗收的劃分要點說明
本節給出了建筑節能驗收與其他已有的各個分部分項工程驗收的關系,確定了節能驗收在總體驗收中的定位,故稱之為驗收的劃分。
建筑節能驗收本來屬于專業驗收的范疇,許多驗收內容與原有建筑工程的分部分項驗收有交叉與重復,故對建筑節能工程驗收的定位有一定困難。為了與已有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和各專業驗收規范一致,本《規范》將建筑節能工程作為單位建筑工程的一個分部工程來進行劃分和驗收,并規定了其包含的各分項工程劃分的原則,主要有四項規定:
1.直接將節能分部工程劃分為10個分項工程,給出了這10個分項工程名稱及需要驗收的主要內容。劃分這些分項工程的原則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和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原有的劃分盡量一致。《規范》表3.4.1中的各個分項工程,是指“其節能性能”,這樣理解就能夠與原有的分部工程劃分協調一致。
表3.4.1 建筑節能分項工程劃分

續表3.4.1

2.明確節能工程應按分項工程驗收。由于節能工程驗收內容復雜,綜合性較強,驗收內容如果對檢驗批直接給出易造成分散和混亂。故本《規范》的各項驗收要求均直接對分項工程提出。當分項工程較大時,可以劃分成檢驗批驗收,其驗收要求不變。本《規范》15.0.3條規定了建筑節能工程當以檢驗批進行驗收時的合格條件:
(1)檢驗批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2)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
(3)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有90%以上的檢查點合格,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嚴重缺陷。
(4)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驗收記錄。
如果按分項直接驗收,則合格條件就成為:
(1)分項工程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2)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
(3)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有90%以上的檢查點合格,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嚴重缺陷。
(4)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驗收記錄。
或簡述為:
(1)分項工程的質量應合格。又可詳細表述為“主控項目全部合格,一般項目90%以上合格且沒有嚴重缺陷”。
(2)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
從實質上講,按分項驗收和按檢驗批驗收其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有人說“分項工程實際就是一個大檢驗批”。
3.考慮到某些特殊情況下,節能驗收的實際內容或情況難以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劃分和驗收,如遇到某建筑物分期或局部進行節能改造時,不易劃分分部、分項工程,此時允許采取建設、監理、設計、施工等各方協商一致的劃分方式進行節能工程的驗收。但驗收項目、驗收標準和驗收記錄均應遵守本《規范》的規定。
4.規定有關節能的項目應單獨填寫檢查驗收表格,作出節能項目驗收記錄并單獨組卷,與建設部要求節能審圖單列的規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