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都有一幅窮酸相
- 我刷短視頻二創野史,古人破防了
- 一兩豬頭肉
- 2009字
- 2023-12-31 12:06:47
大唐網紅詩人圈已經停止了戰斗。
一個個癱坐在地。
不是分出了勝負,
只是因為,酒喝了太多,沒了力氣。
文人向來難分高低。
既然李太白詩情第一,那眾人在武力上就不甘落后。
男人至死是少年,有時候就是這么兒戲。
……
大唐,太極宮。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出現的一個個大唐的人才,滿是欣慰。
雖然這些人,除了極個別外,他都不認識。
不過如今看視頻中的介紹,一個個都是才華橫溢之人。
獨孤皇后看出了李世民的惜才之意,說道:
陛下,要不要記下這些人的名字,以后遇到重用之?
李世民搖了搖頭:
文學和治國是兩碼事,大多數文人都不會理政。
何況大部分人恃才傲物,不是能輕易收服的,隨他們去吧。
況且,他們能寫出這些流傳千古的詩句,大部分是和本身的經歷有關。
如果朕強加干預其中,只會得不償失。
所以,用來欣賞已然足夠。
他們更適合做錦上添花。
如果我大唐興盛,他們就是其中耀眼的明珠。
如果我大唐衰落,這些人反而無絲毫用處。
同是文人,志向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比如魏征,他就適合做朕的一面鏡子,讓朕時常可以反省自身。
再比如那房玄齡,就是善于謀劃,
而那杜如晦,擅長的則是判斷。
雖然他們不像天幕上的詩人,文采四溢,可以留下千古名篇。
但是,卻能更好的輔佐朕,共同治理好大唐,讓大唐的百姓安居樂業。
在朕眼中,即使天幕上的才子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個治世能臣。
所以,文人也分很多種。
作為一個帝王,要做到的,就是知人善任。
觀音婢,晲明白朕的意思嗎?
獨孤皇后點了點頭。
她剛才沒有想到這么多。
只想著人才不能輕易放過。
現在細細思索,確實是這個道理。
詩詞歌賦,只是小道。
治國興邦,才是王道。
……
大周。
武則天端坐在龍椅之上。
“陛下,沒想到那駱賓王居然也落得個如此大的名聲。”
“前些日子,他的檄文已經鬧的朝廷沸沸揚揚。”
“要不要臣去把他抓回來,下進大獄之中?”
武則天點了點頭:
這樣的人才,怎么會流落到了外面,被叛軍所用?
還是盡早把他帶回朝廷!加以重用。
……
此刻的唐玄宗則是志得意滿。
天幕上的好多詩人,都是在他的統治下。
這說明了他統治下的大唐,繁盛無比。
詩佛王維,孟浩然,謫仙人李白,還有那個詩圣杜甫
君不見,天幕上所說,這些人都是處于盛唐年代。
那不就是自己統治下的大唐么。
現在自己隨便下一道圣旨,就可將這些人召到長安來。
“環兒,你知道這些人都有一個統一的特點,是什么嗎?”
楊玉環搖了搖頭,這些人不能引起她的絲毫興趣。
隨意說了一個:嘩眾取寵?
李隆基搖了搖頭。
楊玉環又歪著腦袋想了想,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看著李隆基捉弄的表情,搖晃起他的衣袖,撒嬌耍賴。
李隆基只好說出答案:
都有著文人的一副窮酸相!
“哈哈哈!”
楊玉環笑的花枝亂顫,波濤起伏,讓人目不轉睛。
“原來陛下才是真的有才之人!”
李隆基心滿意足,這些人如果知道,可以逗得自己愛妃開懷大笑,想必也是滿足。
“陛下,為何會如此說?”
“因為李白在其中排第一。王維和李白有著同樣的氣質。”
楊玉環細想,果真如此。
看來,這天幕能給自己帶來不少樂趣。
……
網紅詩人圈
鬧夠了,酒也喝夠了的眾人此刻準備紛紛離去。
忽然,有一人想到了一個問題。
“你們說,這天幕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
如果說我們各自朝代的皇帝看到了,
會不會對我們另眼相待?”
眾人皆是一驚。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仕途不順,才會寄情于詩歌詞賦。
如果有選擇,他們都更想做一個治世名臣。
在宦海中沉浮。
謫仙人李白手指輕撫劍鋒,
我的名聲早已響徹大唐,即便是如今,恐怕還是一樣的結果。
王維雖然向來不認同李白,不過此時和他也是同樣的感覺:
我也是如此,縱使留名千古,恐怕皇上也不會另眼相待。
其余人,想了想自己的情況,大抵是不會有任何改變。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年少就已成名。
詩寫的再好,依然得不到重用。
仕途不順,大多數是和名氣無關。
杜甫反而看到了希望,
自己聲名不顯,窮困潦倒。
此次名聲大震,說不定就能讓皇上注意到了自己。
孟浩然也是如此想法。
自己不入仕途,不就是沒有門路。
多次求人引薦,最終都沒有結果。
如今,這就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兩人相識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蠢蠢欲動。
眼神稍一觸碰,立馬分開。
孟浩然更是在心中暗嘆:
果然還是子美最類我!
元稹此時不知是不是酒勁未過,大聲喊到:
杜甫,我看好你,你一定可以借此出將入相!
要記住,在我心中,你是最棒的。
什么謫仙人,什么滿天神佛,都不配和你比!
眾人聞言,皆是目光不善的看向元稹。
支持就算了,為啥還要踩眾人一腳。
這是要把眾人都當做墊腳石啊。
白居易看情況不對,立馬上前捂住了元稹的嘴巴。
大兄弟,不會說話就少說點。
元稹毫不在乎,即使被捂住了嘴,依然嗚咽不停。
只是聽不清再說什么。
杜甫心中感動,連忙勸解眾人。
這可是自己的忠實腦殘粉,不僅幫自己寫墓志銘,還不遺余力的宣傳自己的名聲。
這個人可得保護好了!
……
“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你說這些詩人各個年少成名,才華橫溢,都有留下屬于自己的千古名篇。”
“盛世時,仕途不順。才華大多只能寄情于詩歌。”
“如果他們遇到“安史之亂”會有如何表現?”
“畢竟亂世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