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考驗
- 華娛:我真在拯救娛樂圈
- 慶驕嘲柔
- 2056字
- 2024-01-08 00:02:00
“這兩年電影產業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尤其是影院和銀幕數量。
截止到本月,全國已發展37條院線,新開影院28家,新增銀幕134塊,現在國內的院線影院達到1216家,銀幕2530塊。
與之相對的,國產電影的數量也不斷增長,從目前態勢看,超過去年總產量212部的記錄只是時間問題。”
林易默默的聽著林二棉說出的這些一手數據。
剛才自己回答了他的問題后,林二棉就說起了這些。
肯定有意圖,所以林易一直沒說話。
不過他有些震驚,畢竟這些數據,尋常人想要知道,不出意外的話,也得等到明年廣電局公布信息。
林二棉現在就能獲知,不僅說明他對電影發展異常關注,同時也意味著他在內部有人啊。
“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總票房是6.3億,可這里面兒童電影占了多少?”
林二棉嘆息一聲:“幾乎沒有占比,除了那部《暖情》,上映的5部兒童電影,全都票房慘淡,因為主流院線都不愿排片。”
聽到這里,林易懂了,兒童電影想在國內上映拿票房,難如登天。
這他也早有預料,不過林二棉兜了一大圈,只是想說電影上映的事有難度,不好操作?
不會是想反悔,不幫自己上映了吧。
“那我的電影,就不上映了?”林易遲疑道。
自己做了那么多努力,忽悠到一百萬拍電影,又精心設計了那么些宣傳方案,要是上映不了,那不虧成狗了。
“你別急,我的看法呢,是先國外參展,再國內上映。”林二棉說出最終方案。
這個套路不新鮮,國內絕大多數的小成本電影都這么干過,尤其是那群第六代導演們。
不過他們喜歡干不報備就參展的事,所以電影經常被國內封禁,無法上映。
當然也有成功的。
可有個關鍵問題,就是要獲獎。
獲了獎,打出名氣,國內院線才愿意上映。
“國外參展哪有那么容易獲獎,要是小獎,對上映的幫助也不大。”
林易沒有多大信心,因為有例子擺在前面。
今年寧皓拍的那部兒童電影《綠草地》,后面還拿了幾個A類電影節的獎項,不也一直沒上映嘛。
“那柏林國際電影節呢?”林二棉笑呵呵的說道。
“哦?”
柏林電影節,作為歐洲三大電影中一,國際影響力毋庸置疑,如果能拿到其中的某個獎,作用自然不是其他A類獎項能比的。
像這種大型電影節,影片送審都是需要人引薦的,既然林二棉這么說,應該是有門路。
“您在柏林那邊有老朋友?”
“國內首部在柏林電影節上獲獎的兒童電影,就是我托德國的朋友推薦的。”
林二棉神情有些自得,“那時候京城只有東單郵局可以往國外寄錄像帶,當時我騎著自行車,從黃亭子一路趕到東單,自掏腰包把錄像帶寄了過去。”
“最后《哦,香雪》榮獲四十一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德國相關機構購買了該片版權,在全北歐放映,還做成光盤發給德國每一所學校,當做教材呢。”
“林老真是高風亮節,居功甚偉。”林易趕忙連連贊嘆。
林二棉和藹一笑:“這算什么呢。
第二年廣春藍導演的《火焰山來的鼓手》也是我自掏腰包郵寄的,第三年王君政的《天堂回信》還是我推薦的,他們都獲得了那一屆的最佳兒童片獎。”
“連續三年,三連冠?”林易震驚了。
他原以為林二棉幫忙首開柏林獲獎記錄,就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他還促成了三連冠。
“原來林老才是對中國兒童電影發展最有貢獻的那個人。”
“哎,電影能獲獎是導演的功勞,我只是起到了小小的幫助,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林二棉搖著手,云淡風輕的說道。
林易撓了撓腦袋,一時間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沒放在心上。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林二棉的推薦,自己的電影還真有機會送審柏林電影節。
同時他有些好奇,“那后來呢,國內還有電影獲得這個獎嗎?”
林二棉聽完嘆了口氣,有些落寞的搖了搖頭。
“那是為什么,您沒繼續推薦了?”
“因為我那位德國朋友,去世了。”
“……”
那你說個……老半天?
林易頓時急了,人沒了還怎么推薦電影,這不是拿自己開涮嘛。
“不過我認識的德國朋友,也不止他一個。”
“哦,哦哦,呵呵,林老果然交友廣闊,朋友遍天下。”
你就不能一口氣把話說完嗎?
“主要那個時候童影廠被并入中影,名存實亡,我也已經退休了。”
林二棉解釋了一句,隨后轉頭看向林易:
“你的劇本很不錯,如果能拍好,不說獲獎,起碼提名是沒問題的。”
“林老,您放心,我保證不讓您失望。”
……
從博物館出來后,林易看著手中的劇本,嘆了一口氣。
這就是自己做導演的代價啊。
當他表明要自己執導電影后,林二棉立馬就說電影要先參展,再上映。
說到底是不相信自己。
不過林二棉不信他很正常,畢竟自己是北電表演系專業的,專業不對口。
何況就算他是導演系的學生,也不見得會被信任,導演這個位置,是很吃經驗和閱歷的。
沒有一定的沉淀,很難在這個位置做好。
光是應付人情往來,就足以讓人心神憔悴,更不用說還得花大量的精力拍電影了。
這擺明了就是一場考驗。
因為今天聊了這么多,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沒有說,就是萬一林易拍出來的電影送審后,沒有提名柏林電影節的獎項怎么辦?
到時候林二棉還會幫他嗎?
答案是顯然易見的。
肯定不會。
林二棉最后那句話就已經說的很明顯了。
一個從事了大半輩子文字編輯的兒童電影工作者,親口稱贊的電影劇本,還說拍好了能得獎。
結果你經手之后,拍的一塌糊涂,這樣的表現還值得他幫助嗎?
誰會愿意幫一個沒有能力的人?
林易緊了緊手中的劇本,所以機會就只有這一次啊。
不過他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