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神功已成
- 四十億年:我記錄生命演化
- 浪浪山的小豬妖
- 2067字
- 2024-01-12 18:00:00
脊索動物在經過一系列的自身奮斗和系統補償之后,小日子也是過得蠻不錯的。起碼在徐遠看來比起那些“自甘墮落”的尾索動物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脊索動物也沒有忘記之前演化的初心。終于可以沒有顧慮的向著終極目標開拓。減少咽腔的大小,給大腦的演化騰出空間。
同樣的徐遠也知道,這只是演化的巧合,自然選擇下脊索動物留存下了那些開始減少咽腔的種類。徐遠通過觀測也是大致猜到了原因。
肌肉強勁之后的脊索動物,游泳速度和靈活程度再一次提高。但是像速度這種東西是沒有盡頭的快一次就想快第二次。畢竟按照相對論,大家都增強了肌肉就相當于都沒增強肌肉。畢竟在生存競爭上不在于你有多快,而是在于你比其他對手有多快。這個對手不僅僅是掠食者,還有一起逃命的被掠食者。你快一步就多一分生存的機會。
于是徐遠注意到,有一部分脊索動物,開始向著再快一步的方向演化,其中身體前端那個大大的咽腔完全不符合流線型的提速宗旨必然是演化的重點。很快脊索動物的咽腔開始縮小,原本擁擠的身體空間一下子有了富裕。用什么來填滿這塊位置呢?
在自然選擇之下,用神經填滿的這批脊索動物有了優勢。至于一些其他的用脂肪或肌肉占用這些富裕空間的,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只能被淘汰。
于是在徐遠的觀測下,有支脊索動物在極短的時間里面將自己調控神經系統發育的基因數量至少翻了六倍。在此基礎上,大量的神經細胞被生產出來填充在空余的空間內,脊索動物終于有“頭”了,它們終于是個有頭有臉的動物。
腦的出現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多了個器官這樣稀松平常,這意味著脊索動物要對自己的神經系統架構進行優化和調整了,畢竟這不是簡單的在原有神經系統上增容,而是直接給原有的神經系統空降了個領導。
首先為了避免過多的改變原有的脊索神經,同時也能完美的利用原有的神經網絡,
徐遠觀測到這些脊索動物有大量的神經纖維從腦部發出直接延伸到身體末端。或者說這些脊索動物體內的神經細胞它的胞體在它的腦子里,但是其神經纖維卻一路延伸到它的尾部,把這個神經細胞如果拉直的話可以比它本身還要長。徐遠知道在現代脊椎動物甚至是人類身上都還存在這樣的設計。
徐遠很快就發現了這種設計的巧妙,首先避免了過多改變原有的脊索神經,同時也能完美的利用原有的神經網絡。并且這種“先中央后地方”的神級架構,在“腦權不下鄉”的節肢動物軟體動物之流當中極為罕見。突出的就是一個扁平化管理,對節肢動物的那種金字塔管理模式是妥妥的碾壓,畢竟節肢動物體內絕大多數外周神經都只對本體節的神經節負責。
在這優化改造的背景下是一場來自上下兩個方向同步推進的神經架構大改革。
在“基層”,脊索動物的一部分神經細胞從脊髓中遷移了出來,專門負責構建外周神經,其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起了一套遍布全身的溫痛觸壓感受器與發達的感覺神經。簡單來說就是今后的脊椎動物的痛覺、觸覺、溫度濕度感受器都是來源于這套初代系統。
同時徐遠發現這些脊索動物居然演化出了味覺,徐遠也不可思議,這些濾食浮游生物和水中碎屑的小卡拉米還有了味覺。這些平常進食就是對著食物豐富的地方吸溜就完事的動物,重要的是嗅覺不是味覺。
徐遠也覺得這些脊索動物是不是飄了,還挑三揀四上了。徐遠暗搓搓的想著就算吸到不好吃的你還能吐了咋地,有的吃就不錯了,要什么自行車。
徐遠知道任何功能都不可能無的放矢,仔細觀察了之后徐遠發現脊索動物的第一種味覺居然是酸味覺。這個比較的特殊的點吸引到了徐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測和思考后徐遠大致有了想法。
由于運動能力的提升這些脊索動物可以游動的范圍得到了擴大,在吃食物上確實沒有必要因為味道挑三揀四,但是有些東西就不是這樣馬馬虎虎就能蒙混過關的。就像感知周圍海水酸度,到這里徐遠是明白了這些脊索動物的用意。
酸堿度有多重要呢?從冥古宙一路觀測過來的徐遠知道,當初海底熱液口的那些巖石細胞依靠的就是酸堿中和提供的能量,再到之后的古菌和細菌都是依靠光能維持酸堿度。甚至于現代人類的身體也要通過一大堆復雜的自穩態機制,來保證自身體內的ph值穩定在一個極小的范圍內,只要稍微脫離這個范圍一丟丟就會產生劇烈反應。
徐遠就知道一個聽起來很夸張但是事實確實如此的情況,有些人僅僅是呼吸的太過急促就導致了血液中排除的二氧化碳太多,引發了呼吸性堿中毒嚴重的還能直接創建新的角色。
對于徐遠眼前這些微小的脊索動物來說,自我調節能力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要避免這種酸中毒或堿中毒就只能是本著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則,只待在特定酸度的海水中了。
于是這些脊索動物必須時刻精確的感知周圍的海水酸度,只要稍微不對勁就溜之大吉。而且這個酸度感受器安排在了用于濾食的塞孔上。徐遠也是發現這個高招的巧妙。
此時脊索動物游泳能力提升,但是和之后那些主玩游泳的比起來還是慢不少。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脊索動物身體周圍的海水會因為自身排泄物和分泌物,造成局部偏酸或偏堿,無法真正確定實際的酸堿度。畢竟此時的脊索動物還是依靠皮膚呼吸,必然會影響周圍的水流。
而塞孔部分用于濾食本身水流流速快,可以客觀的反應真實的酸堿度,同時這次脊索動物又加快了濾食的流速。順理成章的這些酸味感受器就安排到了塞孔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