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另一場勝利
書名: 四十億年:我記錄生命演化作者名: 浪浪山的小豬妖本章字數: 2175字更新時間: 2024-01-05 18:00:00
在站穩自己的基本盤之后,環節動物順理成章的開始了拓圈行動,而它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昔日的盟友——異蟲。異蟲作為寒武紀中期一度極為繁盛的蠕蟲類群,更是現代節肢動物的祖先類群。環節動物的這次挑戰方式徐遠也沒有想到。
這次環節動物倒是堂堂正正搞了一波真刀真槍的正面硬剛,但是方法徐遠感覺怎么那么熟悉呢?徐遠簡單的概括為下來就是山寨,環節動物門對異蟲類來了一場360度無死角的全方位山寨。
按照徐遠之前學習的知識,這波山寨力度之強,甚至導致一直到20多年前學術界都還以為異蟲類只是環節動物“進化”為節肢動物的過渡類群。
僅僅只是徐遠現在觀測到的就有很多,比如有些異蟲善于伸出觸手濾食,之前那些本就走向慮食的環節動物們也開始了更為復雜的演化。為了更好更多的慮食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環節動物的慮食觸手開始向著復雜化演化,其他向左的演化則被環境淘汰。
徐遠也理解畢竟慮食生物最看重的就是慮食效率,只要效率可以提高一點在悠長的時間疊加下,都可以造成恐怖的演化結果。
在這個大環境下,環節動物門的纓鰓蟲類(纓鰓蟲目)成為了濾食環節動物的翹楚,結合已有的生物常識徐遠明白以纓鰓蟲目為代表的一眾環節動物依舊是海底最繁盛的底棲濾食動物之一。
徐遠知道環節動物和異蟲的演化屬于趨同演化,但是如此大面積的趨同演化在不合理中倒也夾雜著合理性。徐遠接著分析著,畢竟兩蟲的生活環境高度類似,都是和古蠕蟲的競爭的勝利者,同一都面臨著寒武紀基質革命的大變革。自身又都從兩側對稱動物處分離不久。
異蟲嘗試的道路,環節動物也在嘗試。在這個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趨同演化在同時上演。
有些異蟲善于爬行,好,那環節動物就爬的更快,都是小短腿誰怕誰咋地;有些異蟲學會了游泳,好,浮蠶類(浮蠶科)將自己的疣足演化成槳,成了游泳健將。
有些異蟲作死疊甲,好,多鱗蟲類(多鱗蟲科)就給自己蓋上了層層疊疊的甲片;有些異蟲開始向微型化發展,演化成生活在沙礫間隙中的所謂“間質動物”,好,以囊須蟲為代表的一眾環節動物就縮小成了只有幾百微米寬的微小蟲豸,連這點蝸角之地也不給留。
徐遠總結著環節動物的競爭思路就是,不跟你多廢話,盡一切可能的補刀,堪稱是模范反派了。徐遠也不可思議,環節動物就用著這個蠕蟲初號機居然連續團滅兩屆蠕蟲霸主。異蟲當初被迫登陸徐遠估計和環節動物的圍攻也脫不開干系。妥妥的是山寨逼死原創了。
其實這些演化都是基于趨同演化,即不同生物在相似的生活環境中極有可能演化出作用相似的器官或相似的生活方式。比如三疊紀開始興盛的魚龍家族,和現代地球上的海豚就無比相似,一個是海洋爬行動物、一個是哺乳動物。完全不相同的兩種動物,居然在外在表現和一些生活方式上高度相似。
隨著越來越多蠕蟲狀的生物告別蠕蟲這個初號機,整個寒武紀的海底,徐遠只能找到環節動物這一個蠕蟲生物了。環節動物之后出現的重大演化基本要到奧陶紀了,那個奠定古生代海底秩序的紀元。
此時寒武紀的環節動物還遠遠達不到當初古蠕蟲那樣的盛況,在徐遠眼中整個海底動物中最顯眼的是它們曾經的隊友觸手冠動物,那一個個帶著兩片外殼的底棲濾食者——腕足動物。一個動物界的不勝傳說。
在徐遠看來觸手冠動物那基本就是悲催的代名詞,現代地球最出名的觸手冠動物就是腕足動物中的海豆芽了,勉強可以說能炒一盤菜。
此時遍布海底的腕足動物在徐遠看來結構和現代的海豆芽比起來不能說一模一樣,也可以說是絲毫不差。一根又粗又長的肉莖直插海底,使之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海床上,此外它們還有兩片結實的貝殼,貝殼里面是像濾網一樣的觸手冠。這個觸手冠正是觸手冠動物的特征。
憑借這個觸手冠它們可以通過水流來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氧氣等。一旦遇到敵害,兩瓣貝殼一閉就是金鐘罩鐵布衫,肉莖用力一拉就能遁入海底,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在回溯儀的掃描下,寒武紀此時有20%多的生物是腕足動物。此時它們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海底,是海底濾食者的絕對主流,徐遠目之所及基本全都是腕足動物。徐遠也沒想到這些腕足動物5億多年來居然就一點長進沒有。把現代地球的海豆芽、小嘴貝放到此時的寒武紀那是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單就論觸手冠這種出裝來說,在寒武紀這個游戲大前期來說還是個挺不錯的出裝的,又能有效過濾食物,又不太需要養分來維護,損壞了也很容易修復。怎么看這個裝備也不會影響觸手冠動物的演化潛力,徐遠也猜不透這些觸手冠動物怎么就成了動都不動的死宅。
但是非要討論的話,徐遠看到了一些勉強可以行動的觸手冠動物,軟舌螺類中的云南肉莖螺。這些軟舌螺和別的觸手冠動物差別不大,一個肉莖固著在海底,長著兩瓣貝殼來保護自己。
不同的是它們的兩瓣貝殼不是像腕足動物那樣的對稱分布的,而是地下一個成桶狀上面一個像個蓋子,徐遠怎么看怎么像個垃圾桶。隨著時間的演化這些云南肉莖螺退化了尾部的肉莖,用兩條觸手拖著自己在海底爬行。
然后徐遠就看到這些云南肉莖螺成了寒武紀其他掠食者的移動罐頭。似乎不需要徐遠太長時間的思考就可以得出這動物怕是要完的節奏。
果然徐遠開啟了定點加速,就看到這些軟舌螺在奧陶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成為了眾多掠食者的盤中餐,最終在那場毀天滅地的二疊紀大滅絕中消失。
結束了定點加速,徐遠明白了,演化史上的奇跡不是每個動物都可以實現的,奇跡之所以叫奇跡就在于能實現是少數。至此徹底宣告觸手冠動物的嘗試運動的演化路線徹底失敗。不過其他觸手冠動物此時還旺盛的繁衍于每片寒武紀的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