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多細胞生物
書名: 四十億年:我記錄生命演化作者名: 浪浪山的小豬妖本章字數: 2314字更新時間: 2023-12-28 11:38:00
再次回到這個熟悉的節點,想通任務的切入點的徐遠開啟了加速模式,隨著時間來到了10億年前的拉伸紀,徐遠觀測到真核生物們在演化中開始了新的嘗試。它們似乎意識到了一個細胞的能力是有極限的,終于有越來越多的真核生物決定,我不做單細胞生物了!
這些細胞每次分裂后產生的后代細胞不再馬上分開,而是繼續彼此黏連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個體型更大的整體,畢竟在這個軍備競賽異常嚴酷的時代,變大終究是一種萬金油的打發,而變大的最開途徑就是轉變為多細胞生物。
大魚吃小魚的鐵律亙古不變,讓自己變得更大更復雜總是立于不敗之地的最優解,當單個細胞的體型已經臻于極限,那么讓多個細胞聚集成團就是歷史的必然。
這時一個新的種類引起了徐遠的關注,那就是領鞭毛蟲類,領鞭毛蟲外貌就像是一個帶著一圈領子的蝌蚪,圓圓的腦袋身后有個根既可以作為其運動的工具也可以攪動水流的鞭毛。至于它那個標志性的在尾巴與頭部之間的領子本質上是一圈微絨毛,就像是一層濾網可以從水流中過濾出食物顆粒。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單細胞生物或是通過光合作用之類的方式自給自足,或是直接從環境中吸收營養,再要不然也可能是伸出偽足像史萊姆一樣吞噬別的細胞,領鞭毛蟲這樣與眾不同的生存方式本就備受關注。
在這個弱小即為原罪的世界里,這種溫吞的生活方式決定了領鞭毛蟲們也必須走上多細胞的道路,抱團取暖。
其次徐遠關注的它的原因還因為他是單鞭毛生物,并且領鞭毛蟲在多細胞之路上還有個前所未有的優勢,很多領鞭毛蟲都能分泌膠質,這些膠質很方便地就可以將多個領鞭毛蟲細胞粘在一塊,而聚集起來的領鞭毛蟲也是眾蟲劃水流量大,無論是運動還是攝食能力無疑都上了一個臺階。
徐遠觀測到有些領鞭毛蟲集群將鞭毛變成了腳,從而在海底爬行,不過這個狀態領鞭毛蟲們維持好久沒有進一步的發展,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東西在制約著他們。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但是徐遠感知到這個制約應該是氧氣。
此時大氣中雖然出現了氧氣,但是總體來說氧氣濃度還是很低的,而多細胞生物比表面積小內部的細胞容易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以至于此時世間的一切多細胞生物都一直維持在幾個到數千個細胞的級別,體型最大也不過就幾個毫米,復雜的細胞分化更是無從談起。
徐遠看到這些黏在一起的領鞭毛蟲,整體并沒有固定的形狀,甚至隨時可以把自己從中間扯開來無性繁殖。生活方式有點類似現代地球的絲盤蟲,或者說現代地球的絲盤蟲還繼承了這種古老的生活方式,模糊著單細胞與多細胞生物的界線。
通過回溯儀的掃描報告,徐遠明白了此時地球含氧量不足現代地球百分之1的原因了。造成這一切的元兇說來也是諷刺,正是當初為地球注入氧氣的最大功臣藍細菌。
回溯儀報告顯示,盡管此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真核乃至多細胞藻類,然而藍細菌卻依舊是光合作用的絕對主力,只是藍細菌體型微小又繁殖迅速,它們總體而言可以懸浮在海洋的更上層位置,經常會阻隔著來自海面的陽光,長期壓制著藻類的發展。
最為關鍵是藍細菌死亡以后它們微小的尸體依舊可以在海水中懸浮很久很久,于是乎這些彌散的腐尸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迅速就會榨干海水中僅存不多的氧氣,讓全世界的海洋多細胞生物都陷入到了無法呼吸的窘迫之中。
演化的故事到這里卻似乎走到了盡頭,生物們似乎一直無法突破這個氧氣的限制,時間在徐遠的加速下一直來到了8億年前成冰紀。
生命在等待一個破局的機會,這一等就是2億年的時間。然而打破一個舊世界從來都開始于一場撼天動地的災難。
這個時間,連續的超級火山相繼噴發,這些兇猛的火山不但生生撕裂了羅迪尼亞超大陸,更是以雷霆萬鈞之勢噴涌出了巨量的火山物質,而這些火山噴發物中有兩樣東西將會徹底扭轉地球的命運。
其中一種是二氧化硫,在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硫會和水與氧氣反應形成酸雨降落地面,但這次不太一樣,火山的噴涌空前猛烈,直接將一部分二氧化硫沖到了一萬多米的高空,而這里是一個氣體極難回歸地面的高度——“平流層”。
因此在之后數千萬年的時間里,這些二氧化硫就幾乎一直留在這里,于是二氧化硫的另一種性質開始發威,簡單來說二氧化硫是一種“冰室氣體”,產生的效果與二氧化碳完全相反。
火山的另一個產物則是海量的巖漿,這些巖漿冷卻凝固后就形成了數以億噸計的玄武巖,玄武巖當中的許多成分可以高效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太陽活動也陷入了一個低谷期。于是二氧化碳的急劇減少加之二氧化硫的冰室效應,最終地球再一次的氣溫驟降,海平面結冰,又一次陷入到了萬籟俱寂的冰封之中。
地球進入了有史以來第二嚴酷的冰河時期,僅次于休倫冰河期的“雪球地球”。這個紀元也被稱為成冰紀。
再次漫步在這個冰雪的世界,徐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次的低溫較之它的前輩確實差點火候,在赤道附近的水溫甚至在有些季節可以達到0℃以上,那里的冰層可能不過區區幾米厚,并不能徹底阻止陽光照進水中,何況地表的冰層同時也阻隔了玄武巖與大氣的接觸,同時頻繁的火山活動也一直在給地球補充二氧化碳。
此時地球表面的寒冰一直處于融化、凍結、再融化、再凍結的循環之中,在這個循環中大量的碎冰渣不停地流向大海,像個矬子一樣把沿途所有巖石都打磨了一遍,加之羅迪尼亞超大陸的解體崩開了陸地的冰面,進一步的加劇了這種狀況。
最終1億多年的底層就這樣被深深搓進了大海里,海洋板塊又難以長久保存,這1億年的歷史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徐遠明白了消失的地層原來是這樣產生的,現代學術上的大不整合面原來是這樣產生的。氣溫的降低最終回溯儀也無法堅持,徐遠無奈只能結束投影選擇回歸。
徐遠相信連當初那場連綿三億年的休倫冰河期都沒徹底扼殺生命,這波滿打滿算也不到一億年的冰期自然也無法更進一步。生命只要沒被殺死就會變得更強大,徐遠相信下次自己再回來時會見證個愈加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