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二桶金
- 都重生了不得搞點事
- 卑微的八零后
- 2983字
- 2024-01-03 00:02:40
當天晚上,林若英便回別墅取了鑰匙,帶著林森去了東渡的賓尚花園,也就是那套閑置房子所在的小區。
3號樓的501室。
小區看上去挺好,雖然比不上她現在住的別墅區。
但比林森前世自己按揭的那套房子要好。
最讓林森驚喜的是一百二十平,竟然沒有公攤。
大四房的設計。
最關鍵的是三十六萬的房子,用了十萬塊的裝修。
足見裝修的豪華程度。
風格也是偏歐洲的。
“蘇珊,這是什么時候買的房子,為什么會閑置?”林森還是要打聽一下的。
“這是我剛來濱江市的時候買的,我在這里住了三年。”兩人坐在沙發上,林若英掃了一眼房里的布置,頗為感慨:“后來大華廠的業績蒸蒸日上,我所得的分紅也越來越多,我就買了現在住的那棟別墅,這里也便閑置下來了!本來想著要不賣了,但住了三年了,也算是有感情了,便留著,現在把它過戶給你,也算是最好的決定。”
林森站了起來,在每個房間都走了一遭,問她:“你以前住哪個房間?”
“主臥,就是這個房間。”
“那明天我們打掃一下,我們以后經常來住!讓我陪你重走來時的路。”
“杰森,你真好。”林若英很感動,踮起腳尖,兩人緊緊相擁,深情的吻在了一起。
若不是長久沒人住,周圍都是灰塵,免不了做點什么。
第二天一早,林若英就把房子過戶到了林森的名下。
然后兩人忙活了一下午,總算是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
為了慶祝一下,林森到附近的菜市場買了好幾個菜,準備晚上好好犒勞一下林若英。
雖然在別墅里,兩人也一起煮飯吃。
但今天的這餐,明顯意義不一樣。
這也算是林森喬遷新居的宴席吧,雖然只有他和她兩人。
可家剛開始的時候,不就是兩個人嗎?
有個房子,有個男人,有個女人,這便是家的開始。
林森對于這套房子,有了一股莫名的歸屬感。
這是在別墅的時候,沒有過的感覺。
因為他知道那別墅不屬于他。
但這套房子,現在是屬于他林森的了。
而且還是他憑借自己的本事賺來的。
你要說當傭金抵來的也行,要說傍富婆得來的也罷。
反正現在房本上寫的就是他林森的名字。
八月十四號晚上,林森給那個法拍負責人發了條短信:鄭科長,麻煩問一下,明天這批面料的報名參拍的有幾家?
大概十五分鐘之后,對方回了:就你們一家。
林森一看,心里懸著的大石頭算是落下了。
他把手機遞給林若英看。
林若英一瞅,也是欣喜若狂:“就咱們一家,也就是說底價成交!杰森,我親愛的杰森,你太厲害了,真讓你說中了,就咱們一家。”
林若英很激動,本來都做好了準備,把所有的流動資金全部轉到新公司的賬戶上了。
現在居然底價成交,也就是二百五十萬。
這樣大華廠的運營就不會資金緊張了。
她長長吐了一口濁氣,渾身輕松,心里舒坦啊。
她一把跳到林森的懷里,依偎著,像只粘人的小貓咪一樣。
林森憐愛的撫摸著她的金發,若有所思。
看來一切都沒出現偏差。
這批面料前世兩次出現流拍。
現在情況變了,大華廠第一次就底價拍走。
前世那撿漏的臺商,這次只能吃屁了。
“杰森。”懷里的林若英突然抬頭問:“如果我們拍下了這批面料,但卻沒接到這德國客戶的訂單,那你說咋整?這一百零五噸的萊卡要怎么辦?”
一想到這里,她一咕嚕坐了起來。
只見林森無比的淡定,臉上甚至帶著三分笑意,反問:“這有什么好擔心的。”
“不是啊,那可是兩百五十萬的資金壓在那里,如果沒接到訂單,我沒辦法跟總部交待啊。”林若英越說越覺得害怕。
“傻丫頭!我問你,你這批面料是以多少錢買的?”
“二百五十萬啊!”
“一公斤差不多是二十五塊,是正常售價的四分之一,就憑這點,你擔心什么呀!”
“不是,如果沒接到這個客戶的訂單,這批面料也就沒用途了呀,那不是就成大問題了。”
“我的傻丫頭啊,你能不能把思路打開,把格局打開!”
“什么意思?”
“我問你,如果明天你給老外的報價,從一百一十塊的面料單價,調整到九十塊一公斤,老外會不會欣喜若狂?”
林若英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如果調整到八十塊,七十塊,甚至是五十塊,他會不會跳起來?”
“會,那他就撿大便宜了。”
“那你是以二十五塊買的,哪怕以五十塊來賣,你也給大華廠賺了一大筆錢啊,你怕啥?”
“我擔心萬一客人還是不要呢?畢竟這批面料就三個顏色,除了黑色和白色是和老外的一樣,那個天空藍并不是老外指定的顏色。”
“假如說老外就下給咱們黑色和白色,那也足夠了!兩個顏色,一年也有八十萬套,也算是不小的訂單了。”
“那剩下的這個天空藍怎么辦?”
林森干脆坐直了,看著林若英的眼睛,兩人四目相對:“第一,如果這個客戶真是做生意的人,眼看著這么豐厚的利潤不取,那就不是合格的生意人,雖然天空藍不是他們指定的顏色,但品質是一樣的,在巨大的折扣之下,他們沒有不要的理由。”
“第二,即便是這個客戶的訂單,我們沒拿到!這批面料拿到市面上去賣,打個折扣,我們依舊還可以大賺一筆。”
“第三,把思路打開,現在大華廠所做的一切都是OEM,也就是貼牌加工,那你們就沒有想過,自己創立一個品牌嗎?我問你,口紅的牌子有多少個?”
“不知道,我知道的就有幾十種。”
“那每一種的價格一樣嗎?”
“不一樣,便宜的就幾塊錢,貴的要幾百上千塊。”
“為什么有的只要幾塊,有的卻可以賣上千,難道真的是材料價值差這么多嗎?不是吧,這是品牌價值的溢價,名牌和普通品牌的區別就在于此。”
“好比我們生產的這套運動背帶套,我們假如報十美元一套,老外拿著它到歐洲,就能賣到二十美元,甚至可能是三十,五十美元一套,為什么?因為它貼上了老外的牌子。”
“我懂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要我們自創一個專屬于大華的品牌唄,然后做成名牌。”林若英一點就通。
“對咯。”
“可做一個品牌,到成為一個名牌,那得多長時間,三五年,還是三五十年,哪有那么容易?”林若英不是沒想過,只是很難。
林森笑著嘆了口氣,林若英是沒經歷過他來的那個時代。
前世要做成一個牌子,那簡直太容易了。
只要有資本,基本上就沒有做不成的牌子。
流量時代,哪怕是一個剛剛出現的品牌,花價錢請個流量明星代言,然后在各大平臺投放廣告,知名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容易。”林森只說了兩個字。
林若英在他臉上有看到了那自信滿滿的笑容了。
她相信,眼前的這個小男人。
他說能做到,那一定能夠做到。
他說容易,那一定就是不難。
林若英再次靠在林森的懷里。
他的懷里有無限的安全感。
以前的她,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出面解決,她在大華廠,她要給所有的下屬安全感,告訴他們,大華有前景,大華的經營沒有問題,大華的工資獎金高,都是按時發放的等等。
現在,她靠在這個小男人的懷里,這是她專屬的心靈港灣,是脆弱內心的唯一避風港。
有他在身邊,那什么事都不叫事了。
十五號,兩人一早就來到法拍的地點。
其實就是走個程序,因為競拍的人就他們大華一家。
程序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簡單。
登記簽到之后,進入競拍大廳。
主持人,公證人,還要相關的工作人員,總的五人。
加上他們兩個,在場的就七個人。
然后一錘定音,二百五十萬,底價成交。
緊接著就是交錢拿貨。
在拿貨的時候,竟然有意外的驚喜。
因為這批貨有二十個四十尺大柜。
但只有十八個柜子是萊卡面料,每個顏色六個柜子。
剩余的兩個柜子里的都是‘洋垃圾’。
也就是外國人穿過的二手衣服。
九十年代,這種‘洋垃圾’在我們國內可是很有市場的。
雖然是二手的,但是成色都很新。
特別是牛仔系列的,根本看不出來是二手的還是新的。
款式也特別的新奇,很受國內老百姓,特別是進城務工的這些年輕人的喜歡。
價格不貴,質量也好,款式還很新穎,當然受歡迎。
兩人都很高興。
林若英高興的是這批萊卡面料總算是到手里了。
林森高興的是,他找到了第二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