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皇帝的操作真騷啊

李弘沒有同意不沾泥的請求,也沒放趙勝回去。

趙勝就這么被軟禁在了漢中府城里,不過給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在士卒跟隨的情況下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晚上回來報備就行。

如果要出遠門,提前報備,多派幾個士卒跟著。

李弘對敵對勢力的讀書人態(tài)度都是一樣的,讓他們?nèi)ビ醚劭从枚牐屗麄兛纯礉h中府的百姓過的都是什么日子,再好好想想其他地方的百姓過的都是什么日子。

因為夏田的幾場及時雨,漢中今年秋收還算豐碩,春旱時遭災的幾個縣也逐步緩了過來,此刻正是征秋糧的時節(jié)。

“這土豆玉米也可以用來出售納秋糧?”趙勝在一家糧行觀摩農(nóng)民將秋糧出售的情況。

李弘治下也是執(zhí)行一條鞭法的,而且每種糧食的征收價格都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視當年的收成情況做調(diào)整。

讓趙勝震驚的不僅是漢中府的農(nóng)民納糧積極性很高,家家戶戶都用板車拖著糧食來糧行換錢交稅。

只要是地里產(chǎn)的,糧行什么玩意都收,這讓趙勝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很多東西在市場上根本賣不上價。

比如玉米,這玩意雖然能填肚子,但是吃多了容易得糙皮病,只有窮苦人家才會天天吃這玩意。

所以玉米、土豆這類都屬于賤糧。

玉米賣得比麥子和稻米要便宜,如果一戶農(nóng)民光種玉米,拿玉米去換錢交田稅,那要比種麥子用麥子換錢交田稅的農(nóng)民多賣上許多糧食才行。

糧行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玉米,但僅限于需要繳納田稅的農(nóng)民如此做,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先低價在市場上收購玉米,再到糧行高價出售。

隨行的一名兵士笑道:“山里中不了多少糧食,大家都更愿意種玉米土豆,糧行要是不收,糧商就會趁機壓價,讓他們自行去市場賣糧食得虧死。”

看守被軟禁的讀書人是對士兵來說是一項美差,既不用參加訓練,還能跟著到處走走,這名兵士今天第一次做這差事,心情很好。

趙勝問那兵士:“要是有人假扮要交稅的農(nóng)民來賣玉米、土豆該如何?”

兵士答道:“政務司都普查過了,以前的地主家基本沒有種賤糧的,愿意種這兩樣糧食的大多還是山民,他們每人分的地雖然相對多一些,但是山地能種出多少東西來?大量出售玉米土豆的肯定有問題,遇見了直接扭送刑名司不會錯。”

趙勝點點頭,通過這幾日的觀察,他相信即便真有人大量出售自家賤糧被抓錯了,也很容易自證清白。

而且沒人會傻到把自家大量低價農(nóng)產(chǎn)品賣了然后去買少量的高價農(nóng)產(chǎn)品。

趙勝又問:“我聽說大同社不征丁役?”

“是啊,現(xiàn)在公家做活都是花錢招募工匠和民夫的。”兵士笑呵呵地回答。

無償?shù)尼嬉蹚U除了,現(xiàn)在漢中府包括寧羌州只要是要做什么工程都得花錢。

所以人頭稅暫時還是要收的,不然沒錢養(yǎng)那么多工匠和民夫。

除了各村的水利。

農(nóng)會組織,勞動隊領頭,村民修渠挖堰的積極性相當之高,往往是自帶干糧參與水利工程建設。

但因為大同社的實控地盤沒有那么多苛捐雜稅,即便人頭稅還在,農(nóng)民的負擔相對其他地方也還是沒有那么重。

看了一會兒,趙勝便回住處去了。

這幾天他一直在府城及周邊觀察,已經(jīng)被李弘深深地折服。

他以前也是日子過得十分緊巴的讀書人,對那些過苦日子的小民過的日子能夠感同身受,同時心里也有幾分修齊治平的遠大理想,對大同社會多少也有許多渴望。

來之前,他以為李弘僅僅是兵鋒強盛,大同理想只是喊口號。

卻沒想漢中地界真的有能達到大同社會的潛力。

他很想投誠。

但是他的各路兄弟都還在陜北,跟不沾泥也是拜過把子的,現(xiàn)在心里的掙扎比之前的各路士子還要強烈。

有時候,土匪豪強之間的江湖義氣比讀書人的忠君體國更有約束力。

趙勝畢竟還是個讀書人,身上的江湖氣沒有那么重,很順滑地決定投靠李弘

他來到總兵府,要求李弘把他分到基層去。

很顯然他已經(jīng)提前了解過了,在李弘手下做事就是要從基層做起。

前些日子,前寧羌知州周應泰放下心理包袱投誠之后不也被扔去做鎮(zhèn)長了嗎?

李弘肯定了趙勝投誠的心,但是沒有給他安排什么工作。

“先歇息幾日,你的工作日后再說。”

趙勝看著李弘神秘兮兮的笑容,總覺得有種不好的預感。

又過了幾日,趙登帶著汪夢錫回來了。

“做好決定了?”

汪夢錫說道:“嗯,我還是決定去京城試試,要是落榜了我再去成都應該也不算遲。”

他這段時間在西安可是沒少受罪。

大把大把的人找他投獻,文會上各路人帶來的美女主動投懷送抱的更是不少。

連只遠遠見過一面的秦王世子都主動向他單獨發(fā)來文會的請?zhí)?

上次去秦王府,那還是世子爺高興,只要是有秀才功名的都可以去參加。

如今身份不同了,舉人老爺原則上已經(jīng)有了做官的資格,足以讓世子爺以禮相待。

由于在西安實在被那些想要投獻和攀附的人搞得受不了了,恰逢趙登又來了西安府,汪夢錫干脆用衣錦還鄉(xiāng)的理由跟著趙登一起回漢中。

反正現(xiàn)在漢中名義上是朝廷的,不用擔心被懷疑通賊。

只不過那些想要結交的士紳都覺得汪夢錫腦子有坑。

大把的投獻不要,要回漢中去平白被分田。

漢中李總兵的惡名惡政在西安府的士紳們那里已經(jīng)是如雷貫耳。

李弘囑咐道:“你此次去北京,若是考中了,便安心等待皇帝給你安排官做。若是考不中,便抓緊時間回來吧。”

“那成都那邊準備派誰去?”汪夢錫問道。

他準備先去和要前往成都的士子熟絡一下,這次中舉已經(jīng)很讓他意外了,中進士他沒十足的把握。

說不得日后要和這位同僚共事的。

李弘露出一抹微笑:“王知縣和我二舅爺。”

“嗯?”汪夢錫不解。

若是派李弘的二舅爺楊知孝去成都,還算說得過去。

可派王際明一起去算什么?

李弘笑著說:“自從招安之后,皇帝又往漢中派了幾個新知縣,我都讓他們在任上好好待著,實際的政務工作由咱們的人處理,但是王知縣已經(jīng)投誠,我便寫信讓熊總督上了一封奏疏給皇帝,建議把他調(diào)去四川,皇帝同意了。”

“皇帝這么好說話嗎?”汪夢錫有點不敢相信。

“我答應了北上剿賊。”李弘說得很隨意。

汪夢錫皺眉提醒:“北邊的事還是不要摻和了吧。”

李弘說道:“漢中土匪還有呢,我出兵路上遇見土匪和土匪交戰(zhàn)耽誤了時日皇帝總沒話說吧?”

汪夢錫搖搖頭,說道:“不然,去年勤王時許多總兵和巡撫因為士兵鬧餉耽誤了時日,皇帝不問緣由將他們?nèi)剂T官了。”

“比如甘肅巡撫梅之煥,勤王軍因為缺餉缺糧在安定嘩變,梅之煥誘殺嘩變領頭人王進才之后迅速行軍,一路從張掖走到走到北京,還是到晚了。皇帝把梅巡撫革職下獄,到現(xiàn)在都還沒出來。”

“現(xiàn)在師長您答應了北上剿匪,如果不去,恐怕朝廷的責難很快就會下來。”

“嗯……”這倒是李弘沒想到的。

不是沒想到朝廷會借此為由打擊自己,而是沒想到崇禎居然有如此之騷的操作。

梅之煥下獄的消息他剛剛從汪夢錫口中得知,此前他已經(jīng)知道甘肅兵在勤王路上嘩變的事。

《明史》在梅之煥傳記里是這么記載的:“悍卒王進才殺參將孫懷忠等以叛,走蘭州。之煥遂西定其變,復整軍東”。

可根據(jù)梅之煥本人的《定亂疏》里記載,當時梅之煥安排了數(shù)撥勤王軍向北京出發(fā),每撥勤王軍之間相隔兩日路程。

而且,兵變時梅之煥本人就在蘭州,蘭州到安定的路程足有一百公里,所以《明史》在這里記載得有點問題。

《明史》的錯誤先不說。

甘肅勤王兵必須日行一百里,才能趕上規(guī)定的限期,所以他們接到的命令應該是兩個月之內(nèi)進京勤王。

大冬天的,讓一幫穿著單衣、吃不飽飯、沒開工資、沒有足夠騾馬、需要人力背裝備的人,兩個月內(nèi)從張掖走到北京,途中還不提供住宿,士卒不嘩變才怪嘞!

而梅之煥在迅速鎮(zhèn)壓兵變之后,拉著一群缺衣少食的甘肅兵到達北京城,卻因為遲到被崇禎一擼到底。

沉吟一會兒,李弘說道:“不怕,就算我這總兵頭銜被擼了,楊總督?jīng)]錢沒糧,皇帝根本沒能力來打咱們,而且他還欠咱們九萬石糧食呢。”

汪夢錫想了想覺得也是,便不再擔憂,又和李弘寒暄了一會兒之后退出了總兵府。

他還得去跟王際明和楊知孝溝通溝通。

王際明就在府城辦公。

自他上次被扔去做鎮(zhèn)長之后,這貨在任上寫了許多贊美李弘政策的文章,終于神功大成寫出一份比較有建設性的理論文章,李弘又很快把他提了上來,做胡元新的副手。

一陣交流過后,汪夢錫拜別王際明,之后又去西鄉(xiāng)縣。

楊家在西鄉(xiāng)縣城置了些產(chǎn)業(yè),又分了良田,一家人都搬到了過去。

“楊先生。”汪夢錫作揖。

“欸,不敢當,汪相公是舉人出身,我只是個秀才。”楊知孝趕緊回禮。

一番推拉,汪夢錫還是坐了上首。

楊知孝朝屋子里喊道:“小桃,快過來給汪相公沏茶。”

楊家原先的仆人大多都遣散了,只有少數(shù)幾個轉(zhuǎn)了雇傭合同,原本是楊驚春婢女的小桃現(xiàn)在成了楊家全家的傭人

出來的卻是楊驚春本人,一手提著一壺熱茶,一手用盤子端著幾個茶盞。

楊驚春一邊沏茶一邊說道:“小桃在七夕相親會上和一個軍官相中了,昨日那軍官家人過來賠了違約金,已經(jīng)把小桃接回去了。”

楊知孝接過茶杯說道:“那應該提前再招幾個傭人才是,怎么能讓你親自出來倒茶呢?”

楊驚春滿不在乎地說道:“我怎么不能給客人倒茶?我現(xiàn)在又不是大小姐,叔父的尊卑思想還是太重。”

楊知孝訕訕對汪夢錫賠笑道:“讓相公見笑了。”

汪夢錫不答,直直地看著給自己遞茶的楊驚春。

……

“師長,這是第一批紙鈔,請過目。”

在紙鈔研制和印刷過程中,李弘又聽取了一些意見,下令紙鈔只允許在固定的糧行換糧食,至于在民間怎么流通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市場行為了。

李弘輕輕摩挲紙鈔,又試著扯了兩下,對鈔票的精美程度和質(zhì)量很是滿意。

為了防偽,紙鈔的圖案都是微雕師傅一刀一刀在印版上刻出來的,用四種顏色的油墨印刷,光是勘合的騎縫章就蓋了好幾個。

每張紙鈔都有唯一的編號,號碼在政務司和刑名司都存有備案。

這樣,如果再遇上用真印版造假鈔的,相對也好追查一些。

另外,糧行在行政系統(tǒng)上也從財務司剝離,起到了一定的中央銀行的作用。

幾日后,軍隊發(fā)餉,李弘的親兵和嚴正手底下的正兵是第一批領到紙鈔的士卒。

這群大頭兵領到紙鈔,心里直發(fā)虛。

他們當然信任李弘,但是大明寶鈔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他們對紙幣總是有種排斥心理。

幾個輪休的親兵聚在一起商議:“要不,咱去先去糧行把鈔票兌成糧食,反正糧食存在家里總是要吃的。”

“咱們把糧食換到手了,也好跟其他兄弟說,讓他們安心。”

決定好之后,一伙人來到最近的糧行,為首的拍出兩張票子在糧行的柜面上,大聲道:“按市價換十斗麥子和二十斤玉米面,再來點時令青菜。”

“當這里是菜市場呢?”糧行的工作人員說道,“只能換麥子稻子這種主糧,要面的回家自己磨。另外,可以折現(xiàn)錢給你,但是每樣只許折一斗。”

那兵士聽到真的可以換糧食,撲通的心已經(jīng)安定下來,喜滋滋說道:“那就只換麥子和玉米。”

糧行工作人員仔細核驗了紙鈔之后說道:“最近糧價跌了點,你這兩張票子按市價可以換十斗麥和二十三斤玉米,多的要不給你折成現(xiàn)錢?”

“不用,我搬得回去。”兵士更加欣喜了。

因為糧行什么玩意都收,所以紙鈔的面額還是按銅錢來,同樣面額的鈔票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也有一定差異。

想必到了春耕前后青黃不接的時候,紙鈔的購買力會稍微下降一點。

將紙鈔收下之后,柜臺的工作人員開始招呼人搬糧食出來稱量。

恰逢秋糧入庫,所有發(fā)了餉的兵士來換糧食都應付得過來。

而第一批兵士換到糧食以后,所有領到紙鈔的兵都安心了。

就是說嘛,師長肯定不會騙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崇义县| 盐源县| 甘洛县| 新平| 宁国市| 建始县| 兴仁县| 华亭县| 酒泉市| 噶尔县| 德令哈市| 江门市| 托里县| 禄丰县| 巴青县| 白水县| 镇原县| 金寨县| 侯马市| 伊宁县| 平阴县| 海林市| 建水县| 呼玛县| 金塔县| 穆棱市| 左贡县| 海伦市| 桐庐县| 长武县| 长沙县| 隆化县| 长垣县| 新晃| 六安市| 房产| 保康县| 成都市| 博乐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