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糧行

(今明兩天的更新都會很晚,另外第五十四章放出來了,大伙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幾乎是重寫了一遍,難過)

楊算和李弘不一樣,他跟家里沒仇沒怨,甚至他本身就是家里的頂梁柱。

楊家也不大,不算家奴也就六十多口人,一代還剩個旁支的老頭子,是楊算的族叔。

楊算只不過是個秀才出身,卻是二代里最有出息的那個。

本來楊算的親子也是個秀才,為了讓他多多鍛煉學點務實的東西楊算便把他待在身邊,卻不想被韃子抓走之后慘死在遼東。

除此之外,楊家竟再沒有一個秀才。

不過楊家好歹還有個幾千畝地,每年光收租子就能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李弘攻占府城又擊敗巡撫之后,沔縣城的危機自解,楊算火速放下公務跑到府城來,生怕李弘將楊家也公審了。

畢竟他自己家里是個什么做派他還是知道的,雖然不是惡貫滿盈的那一掛,但欺壓佃戶的事情可是沒少干。

順便,給楊戌上個戶口。

這小子到現在還是個黑戶。

不過說起來,李松在把李弘一家子趕走之后便將他從戶籍冊上除了名,李弘既沒在沔縣落戶,在府城造黃冊時也沒將自己的戶口重新辦下來,此時也還是個黑戶。

看在楊算的面子上,李弘沒有苛待楊家,只是處理了幾個惡奴和作惡的旁支,主宗現在就剩楊算父子二人。

不過在分田這件事上李弘寸步不讓,楊家十三歲以上每人只能留十五畝地,沒得商量。

只不過在楊算的擔保之下楊家沒有被異地分田,也算是對造反核心成員家族的優待。

李弘占據府城之后又招募了約一個團的兵力,總兵力達到兩個標準團,三千人。

在和巡撫作戰時立有戰功的戰斗員和指揮員全部升級,分配到新兵連里去練兵。

不過占據府城還不到一個月,李弘便撤走了大部分軍隊,順便帶走了一些大戶回沔縣安置,留下一些手里的政務官及宣傳干事在府城做吏員。

等新漢中任知府和南鄭知縣到任,他們會發現自己進了賊窩,手下全是賊。

李弘又把新占領的幾個鄉改建成鎮,新任鎮長都是原來小康鎮里的核心骨干,都是入了大同社的社員。

每個鎮有一個中心村和三到四個自然村組成,眼下李弘已經占了九個鎮,四十個自然村,沔縣的大半和南鄭縣的小半都掌握在李弘手里。

隨著剿匪的深入,李弘的地盤還得擴張。

李弘自己則卸任了所有政務工作,后勤和政務全面交給楊算處理,自己只隔段時間去檢查。

不然軍政兩手抓要把李弘累死。

盡管各地主家都貢獻了不少子弟,基層官員數量仍然嚴重不足。

又要清丈分田查戶口,還得熟悉新的行政區劃,各種事情一團亂麻。

甚至有些地主家的子弟嫌工作太累太苦,撂挑子回家去了。

李弘給撂挑子的那幾家地主按人頭每人又罰了三畝田,各個地主出身的基層干事才老老實實干活。

被俘虜的梁應澤和他那忠心耿耿的幕僚胡元新也被李弘帶回了小康鎮。

這里是李弘統治區域的核心,李弘不怕他們逃跑,反而放任他們在鎮子里瞎晃,讓他們好好看看小康鎮的居民過的都是什么日子。

過了一段時間,李弘又派人帶著他們去新占領的村鎮溜達。

這里的情況就要亂得多,甚至械斗都發生了好幾場。

有時是因為懷疑分田的干事徇私,有時又是因為搶水,村與村之間的械斗烈度不亞于軍隊交火,老鄉們互相之間斗起來戰斗力甚至比官軍還高。

一日,胡元新趁著周圍幾個看守開小差的時機悄悄對梁應澤說:“這李賊兵勢雖盛,卻妄行亂政,撫帥可暗中聯絡鄖陽府與西安府,趁李賊立足未穩之際合并圍之!”

梁應澤絕食了幾天,又被李弘強行灌流食救了回來,此時身體還有些虛弱,他找了個土堆坐下來說道:“辭舊,你我觀李賊施政多日,你真的認為這李賊所行的是亂政嗎?”

胡元新頓時黯然。

什么亂政,小康鎮民眾過的是什么日子他又不是看不到。

這貨老家在江西,江西文風鼎盛,進士舉人多如牛毛,小民在那里過的是什么生活他也不是看不到。

他出身江西大族,自然不認同李弘分田的政策,但是他又怎么看不出分田對百姓來說是多么好的政策?

而且李弘嚴格禁止了自己轄地內的任何土地買賣行為,今后若是李弘真的得了天下,這些分下去的田可都是永業田。

只要不遇天災、不做懶漢,就一定餓不死。

兩人歇息期間,一名宣傳干事跑過來,交給看守兩人的士卒幾本小冊子,又交代了幾句話之后匆匆跑走了。

這些時日宣傳干事格外地忙,總是來去如風一般,身體不好的還真干不來這活兒。

不一會兒,士卒拿著小冊子走到二人身邊,將其遞給兩人:“團長說給兩位好好看看,希望兩位能多提些意見和建議。”

梁應澤接過一本冊子,翻了兩下之后感嘆道:“大明必毀于此賊之手也!”

胡元新趕緊翻閱那本小冊子,也驚訝道:“難道此賊一開始就想改朝換代?”

小冊子是之前李弘寫的一些文章,因為是給讀書人看的,所以經過了章才茂的潤色。

......(此處被審核掐了200字)

楊算和章才茂也各寫了兩篇文章編了進去。

梁應澤又將小冊子反復看了幾遍,之后久久不語,過了很長時間才長嘆一聲:“辭舊啊,大明是積重難返了,你不如去找李賊討個官做,日后說不定還能登閣拜相。”

胡元新以為梁應澤要從賊,慌忙道:“撫帥,大明還有您這樣的忠臣,如今眾正盈朝之下,定可挽狂瀾于既倒……”

梁應澤打斷他的話,問道:“你可知張太岳變法為何人亡政息?”

胡元新一時語塞。

自上而下的改革,從來都是妥協。

梁應澤指著旁邊正在丈量土地的干事說道:“若李賊堅持如此施政,別說陜西,恐怕不出十年時間,半個大明都會是他的。”

胡元新還是辯駁道:“李賊濫殺地主,絕不能成事!”

梁應澤說道:“他若真的是濫殺,我怎會敗在他手下?”

胡元新默然。

梁應澤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在鄖陽安置流民之時多少人彈劾他?

如今的大明,哪怕像梁應澤這樣不站隊愿意干實事的官員都要被彈劾被排擠,只要他被彈劾下去,那就可以安排一個本派系的人占據這個位置,黨爭的時候就能多一分籌碼。

如今他在李弘的地盤觀政多日,看到李弘治下辦事員各個公正無私——有私心的都會被老鄉們用拳頭親切問候——而且人人都充滿了干勁,每個人眼中都散發著積極昂揚的光。

對比起大明的吏員,天差地別。

胡元新讀完小冊子十分苦悶,他無論在家世上還是在立場上都不愿意投效李弘,但他又覺得梁應澤說得對,李弘真的有可能成事。

而梁應澤整天無事可做,又逃不脫,干脆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寫文章。

寫著寫著,梁應澤發現自己的文章居然漸漸和李弘小冊子里的理論和觀點趨同了,撕了重寫,寫大明的好,寫完他又反倒覺得虛偽惡心。

……

此時李弘也愁,他雖然卸去了政務職位,但各種事情的拍板還是還是要過他的手,此刻楊算把錢糧的情況放在他面前,糧食不夠吃,實在是愁得慌。

之前打仗鬧得兇,百姓都逃了許多。

但是等各路反賊都被李弘打跑,秩序恢復之后,許多城市游民和外地流民紛紛朝李弘的轄地涌。

這些民眾雖然可以分得田產,但是他們手里沒有糧食,甚至種子都得李弘貸給他們。

之前雖然抄了許多地主的家,糧食分下去之后倒是能頂一段時間,可地里的糧食又不是種下去就能馬上收獲,抄家抄來的糧食根本撐不到下一季的糧食收獲。

除了小康鎮,各鎮鎮長紛紛找楊算討糧食,楊算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糧食來了。

楊算建議道:“要不,向地主征糧?”

李弘暫時沒有同意,而是問道:“咱們的糧食還能撐多久?”

楊算估算了一下,答道:“原本堅持到夏糧入倉沒問題,但是落戶的人越來越多,憑空多了幾萬吃飯的嘴巴,如今最多能撐到五月,要是安置的流民更多,恐怕四月糧倉就要見底。”

此刻李弘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對地主們太好了點,每家每人只出一石糧食。

但既然此時這些地主都主動投靠了,李弘作為統治者也不好言而無信,那樣只會激起這些地主的反抗。

思慮片刻,李弘問道:“夏糧收割之后咱們能收多少糧食?”

楊算召來幾個鎮長,鎮長們合計之后給了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

雖然保守,但是得益于勞動隊的建立和水利工程的建設,各個村鎮再少有缺水的,而且因為各個勞動隊之間是競爭關系,所以勞動隊的隊員也很樂意給那些缺乏勞動力的家庭干活,到時候多產點糧食把別的勞動隊給比下去。

所以只要夏糧收獲了,不僅缺糧的形勢得以緩解,還能剩余不少。

只是要怎么把這段時間給度過去是個難題。

李弘想了很久,道:“咱們不能強征,但是可以找各個地主借糧。”

“借?”楊算覺得有點不靠譜。

李弘說道:“對,借糧,再把借到的糧食和咱們已有的糧食集中起來建糧行,到時候不僅地主可以往糧行里存糧,哪家有余糧的都可以存到糧行里去。哪家缺糧了也都可以上糧行去借。”

“這能行嗎?”章才茂表示懷疑,他此時已經徹底順從了李弘,甚至已經算是大同社的高層,現在在做楊算的副手。

教書的工作已經全面交給汪夢錫去了。

李弘嚴肅道:“不行也得行,咱們給存糧的百姓付利息,借糧的給糧行付利息,糧行可以賺個利差,但是貸出的利息咱們得做個上限。同時讓工科盡快趕制標準器出來,咱們以后不管是收糧還是放糧都得用統一的標準器,其他大小不一的全都銷毀掉!”

楊算不無擔憂地說道:“可現在分田就已經人手不夠了,再建糧行,恐怕更是缺人。”

李弘想了想,說道:“那就先不要存糧,統計好那些地主家愿意給咱們借糧的,讓需要糧食的人家直接去那家地主取糧食,咱們只派人寫兩份借糧和貸糧的合同。”

“地主會信嗎?”有鎮長問道。

李弘不屑道:“我要是賴賬不還,不如直接搶。”

工作很快安排下去,眾官員又開始下鄉忙活簽借糧的合同。

借糧的利息定得很低,月利才一分,貸出的也不高,一分二厘上下浮動。

換算成年利率,借糧的利息是百分之十二,貸出的利率是百分之十四點四,這比目前市場上的利率要低很多,許多地主家都不愿意借糧。

但是戶科的干事們總是帶著一群兇神惡煞的兵上門借糧,借了糧食也不拉走,竟然直接在地主家駐派一個干事,等有糧食需求的農戶要貸糧食了,直接來地主家領糧食簽合同。

一方面是因為糧行現在還停留在概念階段,糧倉都還沒建起來。

之前黃四平修的那些倉庫,到現在都沒修好,人力資源都被修水利的和清丈分田的搶去了,李弘根本抽不出人來去建設倉庫。

另一方面,李弘也擔心讓農戶去地主家里借糧會使得地主們趁機做手腳,簽陰陽合同坑害農戶。

李弘建設倉庫時才又想起來之前從山西來的曹汝述,之前給他去信一直沒回,李弘現在又動起了跟晉商合作的心思。

自己這邊沒糧食,山西的晉商糧食可是多得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汤原县| 图们市| 海安县| 南岸区| 都江堰市| 昌图县| 黎川县| 平安县| 滨海县| 新闻| 兰溪市| 甘德县| 根河市| 全南县| 清新县| 阳原县| 庐江县| 美姑县| 定西市| 石家庄市| 郓城县| 习水县| 班玛县| 湖南省| 噶尔县| 阿拉善盟| 洛隆县| 日照市| 泗水县| 敦煌市| 陇南市| 盐池县| 登封市| 高淳县| 鄯善县| 固原市| 清水河县| 仲巴县| 固镇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