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還政于李,李家無人
- 大唐:我為仙師,護衛(wèi)國祚五百年
- 余秦唐
- 2059字
- 2024-01-12 10:09:35
蕭奕講述了武氏如何用七年的時間來鞏固自身的地位,然后從一個太后登基為帝。
當(dāng)然,武氏的身份地位以及權(quán)力,在李治還在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強大了。
什么二圣臨朝。
武氏最終能夠稱帝,李治的縱容以及無條件的寵信是最大的原因。
聽到蕭奕的分析。
李世民直接一腳揣向了坐在他身邊的李治。
“逆子!”
李治這時候心里也有苦啊。
若是四十多歲的李治,已經(jīng)把武氏寵信的沒邊了。
李世民這一腳,還真的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可現(xiàn)在,李治才剛剛廢王立武呢,還沒有怎么寵信武氏。
當(dāng)李治得知武氏后來養(yǎng)了很多男人,心中對武氏再也沒了寵愛,沒了憐惜之情,只有恨。
李治心里苦,那也只能是忍著。
朝著李世民施了一禮,微微向著蕭奕這邊挪動了一點兒,坐下。
蕭奕繼續(xù)講述著武氏是如何在李治的寵信之下一點點蠶食皇權(quán),又是如何用來俊臣這些酷吏,清洗了一番朝中大臣,以及李氏宗族。
最終,等到了天授元年,時機成熟之后,武氏再也忍不住,直接暴露了自己最終的目的。
登基稱帝。
“以武氏現(xiàn)在的威望,說實話,我們就這么貿(mào)然過去,那武氏很有可能直接給我們按上妖人的污名,再讓金吾衛(wèi)射殺我們。”
李世民神色一怒,沉聲道:“她敢?!”
李治也覺得給那武氏天大的膽子,她也不敢下令讓金吾衛(wèi)射殺兩位先皇陛下吧?
蕭奕肯定道:“她敢。”
一個剛剛登基稱帝的武氏。
是什么都可能做出來的。
沒有什么事,是她不敢做的。
畢竟,她很清楚,李世民、李治兩人的出現(xiàn),將會代表著什么。
李治有點兒目瞪口呆。
似乎不太相信武氏竟然膽敢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他就不敢。
李世民則是沉默了。
一個女子,能夠從一個小小的宮女,上進到大唐的皇后,再慢慢地掌權(quán),最終登基為帝,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這樣的女子,豈能是普通的人?
豈能是一個弱女子?
或許,她真的敢。
蕭奕又道:“不過,沒事,箭矢還上不了我們。”
咱可是有著數(shù)字國祚系統(tǒng)。
有著系統(tǒng)在身,還怕什么,直接莽就行了。
李世民和李治頓時松了一口氣,對啊,我們有著仙師呢,我們怕什么?
我們竟然被一個女子給嚇住了。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氣,對蕭奕拱手道:“多謝仙師。”
“仙師,武氏此人如此大逆不道,行天下之大不韙之事,殘害忠良,又重用酷吏,非明君之資,我以為,去往天授元年之后,當(dāng)撥亂反正、肅正朝綱。”
蕭奕點點頭,說道:“所以,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商討的內(nèi)容。”
若是真的利用李世民、李治的身份影響,讓狄仁杰、張柬之等老臣直接倒戈,罷了武氏,還政于李家。
那么,誰來接位呢?
中宗李顯嗎?
蕭奕覺得這個人還不如李旦。
最起碼,李旦還有一個兒子李隆基。
相比較李重潤這些人,李隆基更適合成為大唐下一位帝王。
開元盛世。
就算是后來一個安史之亂,徹底葬送了大唐。
但是不管怎么說,還是在武周之后,建立了一個盛世。
大唐最后的輝煌。
有人說了嘛。
若是李隆基死的早一些,他絕對是一位中興之主。
可惜。
李隆基壽命比較長,晚年一個安史之亂,背上了一生的污名。
當(dāng)蕭奕介紹完李旦、李顯、李隆基之后,李世民肯定地說道:“罷免武氏,扶持李旦登基。”
李治在一旁也連忙點頭。
還好啊,還好,自己還有一個好孫子。
沒有讓李家的皇位從武氏手中給徹底奪走了。
蕭奕道:“嗯,還政于李旦,也可以,不過李旦也并非明君,最好,給狄仁杰、張柬之等大臣權(quán)柄,來幾把尚方寶劍,上可斬昏君、下可斬貪官污吏。”
畢竟這時候的李隆基還比較小,不可能讓他直接當(dāng)皇帝。
武氏臨朝稱帝十七年,最后才還政于李家,一開始,還是李顯當(dāng)皇帝。
可惜,李顯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兒給毒死了。
這時候,李隆基才站出來,帶著人肅正朝綱,奪得了皇位,給了自己老爹。
然后,又是和太平公主掙權(quán),最終打敗了太平公主,徹底穩(wěn)固了老爹的皇位。
李旦也還算是一個明事理的人,知道自己這個皇位是怎么來的,就退位讓賢,自己當(dāng)太上皇,李隆基登基為帝。
天授元年,李隆基才五歲呢。
而李顯又不是一個明君,李治死后,他登基為帝,直接就想再造一個武則天出來,十分重新韋氏。
聽完蕭奕的話。
李世民是連連搖頭,以茶代酒,一口悶。
實在是太郁悶了。
李家這些都是什么人吶。
李世民恨不得自己把武氏給罷免了,然后他坐在那個位置上,好生地整頓整頓那個大唐。
李家的家業(yè)就不能敗在他們手中啊。
李治連忙道:“仙師,給狄仁杰等人監(jiān)國之權(quán),李隆基年歲還小,還需要培養(yǎng),最起碼,也要等到他十幾歲之后,再行監(jiān)國吧。”
“仙師,狄仁杰等人既然能夠行神龍之變,還政于李家,就足以證明他們的赤子忠心。”
“李旦不為明君,那就只能是讓狄仁杰這些大臣來掌權(quán),以免李旦誤國。”
李治也是頭疼。
現(xiàn)在恨不得回去再捶武氏一頓解解氣。
他現(xiàn)在和李世民一樣,心中是如此地對一個人恨之入骨。
李世民也附和道:“仙師,狄仁杰等人乃是肱股之臣,能在那樣的情況下,還能謀全局,還能在最后扶持李隆基,還政于李家,足以說明他們的忠心。”
“別說尚方寶劍,就算是傳國玉璽,也可以暫行交給他們保管。”
蕭奕說完李顯的所作所為,李世民和李治就對他一百個不放心了。
也就只能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可惜,這時候的李隆基只有五歲,太小了,心智還沒成熟了。
蕭奕點點頭。
這些個事情,肯定是要先商量好了。
等到了天授元年,李世民和李治兩人才會更好地配合他,讓武氏還政于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