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圣人言,有教無類
- 大唐:我為仙師,護衛(wèi)國祚五百年
- 余秦唐
- 2073字
- 2024-01-09 21:11:17
永徽六年十二月十日。
大唐的海商商會成功組建。
會長乃是大唐的皇帝李治,成員除了這朝堂之上的一部分官員家族管事之外,還有世家大族的商賈們。
若是放在以前,這樣的商會是不可能組建起來的。
士農工商,商賈永遠都是最底層,商業(yè)也永遠都是依附于世家和官吏之下。
比如說,這當朝的宰相長孫無忌的名下就有著好幾個商號,在長安也有著不少商鋪。
以前肯定是沒有的,不過,慢慢地,隨著國朝穩(wěn)定,長孫無忌的權柄越來越大,總會有商賈找上門。
當朝宰相的名號,那還是很好使的。
長孫無忌家中也有老小,至于封地什么的,那是一家之根基。
這人口慢慢地多了,總要有收入吧?
不可能靠著俸祿過日子。
就比如說,在迎娶了長樂公主之后,一下子就添了幾十口人。
這些個跟隨公主而來的女尚、女婢等,那都是張口要吃飯的,不可能不給飯吃。
堂堂宰相家,餓死了下人,說出去多丟人吶。
當然,長樂公主本身其實也有著商號在手,這是皇帝隨嫁出去的。
是為了支撐公主的日常生活用度。
商人是重利,是喜歡一本萬利的買賣。
但是商人卻又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個國家能夠繁榮起來的重要手段和依靠。
沒了商人,整個國家的發(fā)展都可能停滯不前。
大家就要又過上男耕女織的日子,自產自足,沒有買賣,也就讓社會倒退到原始時期。
蕭奕給李世民等人上的第二課,就是如何看待士農工商這王朝之下的四個主要階層。
這一課的規(guī)模那就比較宏大了,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就更多。
夜晚。
萬籟俱寂。
政事堂的偏殿之中。
蕭奕吃著果脯。
李世民、李治和李承乾在一旁沉思。
士農工商。
缺一不可。
各有各的職責。
各自在王朝之下承擔著重要的責任。
用階層來區(qū)分人的高低,只會讓世家走向強大,而不會讓皇權更為集中。
若想要立萬世之基業(yè),若想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第一點,就要遵循圣人的有教無類。
士族也好、農戶也好、還是工匠和商賈,他們的后輩都可以讀書,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這樣一來,朝廷才能解決取士比較難的問題,解決官吏大部分都是世家子的隱患。
可這一做法,實在是太超前了。
李世民就算是一代雄主,現在也有一些難以接受。
更別說李治和李承乾了。
李治已經當了六年的皇帝,多多少少還是能夠從皇帝本身去出發(fā)思考。
李承乾就兩眼一抹黑,腦子一半是水、一半是面,被蕭奕這攪一攪,直接成了一團漿糊。
就……我是誰,我在哪,我要思考什么?
總覺得仙師講述的很有道理,卻又不知道這個道理好在什么地方。
李世民咽了一口口水,有點兒艱難地開口道:“仙師,我能想象到,這般作為的好處,讀書而明禮、知恥而后勇。”
“若是人人都能讀書,人人都能識字,這國朝政令,人人也都能看得懂,官吏也就沒辦法糊弄百姓,百姓也就不會再輕信謠言。”
“可此事卻又不好作為,第一點,便是教書先生不多,朝廷無法請出那么多的教書先生。”
“第二點就是這書籍供應不夠,還有這書院建設等,都將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如今倒是有著一些書院,只不過,這些書院,很大一部分也都是世家大族建立。”
“朝廷若是建立起來書院,恐怕……也很難招收學子吧?”
問題很多。
李世民提出來的也不過是其中幾個。
當然,還有一個潛在的思維,古往今來,很少有帝王是主動在各州各縣建立學院,讓學子們進入學院讀書。
很大一部分的學院,那都是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宗族學堂。
這也是為何,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
你要讀書,首先,一個束脩就能夠擋住很大一部分的寒門學子。
你哪里來的那么多錢呀?
上交束脩之后,便是這紙筆墨硯,也叫做文房四寶。
農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到頭,最后得到的收成,也只能是讓一家人度過一個寒冬。
不是朝廷不想多用寒門士子,關鍵是,任何一個時代,那都是人情社會。
講究的便是一個出身。
唐朝取士向來如此。
蕭奕道:“就算是千難萬難也要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人都能讀書識字的好處太多,多到足以讓這個王朝不會那么快走向滅亡。”
“既然如此,那就要去做。”
“沒有錢,東瀛有兩座銀山,沒有先生,那些個年年落榜的讀書人,還有那些個老學究,朝廷給他們發(fā)放束脩,讓他們成為教書育人的先生,相信,還是會有人愿意的。”
“沒有學子,那就把束脩降低到很低,一個夫子教五十個學子。”
“這五十個學子的束脩,也足以讓他過個好年。”
“各州的書院,每一座書院都要建立學舍,也就是住的地方,還要建立食堂,也就是吃的地方,再建立一座藏書閣,也就是放置書籍的地方,讓學生可以借閱書籍,可以抄錄。”
“還要建立學習的學堂,五十個學子為一堂,建二十多個學堂。”
“一個州有著一千多學子,大唐一共是三百五十八個州,將會有三萬多讀書人。”
“陛下,三萬學子啊!”
“他們讀了書,明白了道理,進入各行各業(yè),也能促進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吧。”
“這三萬學子,也肯定會出現一些德才兼?zhèn)渲耍麄兊搅说胤缴希脖囟〞橐环桨傩罩\福吧。”
李世民直接站起來道:“仙師圣言,我自當聆聽,此事,我一定會去做!”
李治和李承乾也連忙站起來。
“我也一樣。”
蕭奕點點頭。
招招手,讓李世民等人坐下。
“嗯,現在繼續(xù)談談這商會的作用,在貨幣制度中有一個國有、公有、私有。”
“陛下且記住,鹽必須國有,允許私有,但是私有的鹽商必須繳納鹽稅。”
李世民問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