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個無賴少年而已!
- 穿越大唐,我成了冤種義父
- 火紅的雞樅
- 2275字
- 2024-01-07 21:40:58
李淵看著滿地的墳頭,他的內心是崩潰且絕望的。
曾經的他是多么驕傲,現在的他就有多無奈。
長子李建成長于文治,次子李世民長于打仗。
最差的兒子李元吉,上馬也能平定一方!
孫子輩十幾人,任誰看都是家族繁榮之兆。
然而,一次玄武門之變,兩個兒子慘死,十一個孫兒殞命。
整個家族差點被李世民這個逆子給滅族!
李淵越想越崩潰,指著李世民痛斥。
“逆子!”
“你弒兄殺弟也就罷了,為何連孩子都不放過,他們也是你的親侄子??!”
“我……”
李世民面對老父親的指責,真的是一句辯解的話都說不出。
“父親,兒子錯了,任憑你打罵!”
李世民光棍的跪在地上,想讓老爹打自己一頓出出氣,同時也消減下自己的愧疚之情。
但李淵怎么可能搭理他?
李淵一直坐在墳地里,呢喃著李承宗、李承訓他們小時候的趣事。說一會兒哭一會兒,然后擦干眼淚繼續說。
李世民見到父親這樣,心里也是非常難受。
事實上,玄武門之事他早就后悔了,后悔殺了太多人。
很多時候他都會捫心自問,李建成和李元吉就真的該死嗎?
如果當時只是將他們兩個控制住,等穩定朝廷局勢后再將他們發配、流放,是不是也可以?
還有自己那十幾個侄子,其實也沒必要殺吧?
只要控制住李建成,李元吉這個廢物都可以棄之不管,更遑論那十幾個晚輩?
李世民想到這里,無奈的嘆了口氣。
或許,正因為世上沒有如果,所以有些后悔注定要成為終生遺憾。
不知不覺,天邊放亮。
李世民頹然的從地上站起來,想去攙扶老爹回宮,卻發現老爹不知何時已經昏了過去。
“你們都是死人啊,為何沒人發現太上皇昏厥!”
李世民一把抱起老爹,一邊跑向馬車,一邊大聲催促。
“全速回宮,命御醫提前在宮門口等候!”
“諾!”
不多時,李世民帶著李淵風馳電掣的回到皇宮。
御醫早就等候在皇宮門口,李世民都等不及進宮,趕忙命人停下馬車將御醫給拉上來。
“回稟陛下,太上皇只是悲傷過度引起的體力不支,只需好生將養幾日就好。”
“確定沒別的問題?”
“那微臣再給太上皇開幾副藥……”
“務必用心診治太上皇!”
“諾!”
雖然御醫已經確定李淵沒有大礙,但李世民依然抱著父親來到臨湖殿,并親手將其放在床上蓋好被子。
李世民做完這一切并未走,而是親自盯著御醫給李淵熬藥。
然而,在等待的時候,李世民看著躺在床榻之上的父皇,思緒卻不由自主的飄忽起來。
其實他從小就是李家的叛逆,朝著跟父親相反的方向成長。
李淵為人儒雅有禮,給人一種溫潤君子的感覺,但也成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典型。
不論是其他勛貴,還是隋煬帝楊廣,都曾在公開場合嘲笑過他。
但李淵為人大度,從來不計較這些。
然而,李世民卻非常敏感,感覺自家不顯,被其他勛貴所欺負,都是因為父親太過軟弱。
因此,李世民從小就爭強好勝,從不肯輕易認輸。
哪怕是起兵造反,也是他一手策劃并促成的。事后的征戰天下,他更是親力親為,不計生死,無數次沖鋒在前。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大唐天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李世民打出來的!
然而,自己做了這么多,最后坐天下的卻是別人,這讓他如何能受得了?
因此,玄武門之變看似偶然,實際上也就成了必然。
如果再給李世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肯定還會發動玄武門之變。
只是再次發動,可能準備的會更充分一點,殺的人也會少一些……
李世民很少有后悔的時候,他從小到大奉行的理念就是落子無悔。即使后悔,他也不會說,主打的就是我不說,別人就不知道我后悔。
但今天看到老父親坐在墳地里痛哭流涕的樣子,他真的有點后悔了。后悔自己對侄子們下手,而且是那般重手。
正當李世民思緒亂飛之時,御醫拿著熬好的藥走了過來。
“陛下,藥熬好了,微臣這就喂太上皇……”
李世民聞言,一把接過藥碗,對著碗吹了口氣,又嘗了嘗溫度和味道。
“還是朕來吧……”
御醫看到李世民親自執藥碗給李淵喂藥,只恨自己不會畫畫,沒法將這父慈子孝的一幕定格。
“陛下親自為太上皇試藥的孝行,實乃天下臣民的典范啊!”
“孝行嗎?”
李世民聞言苦澀的一笑,玄武門那天,他本來是對李淵動了殺心的。
尉遲敬德帶去的可不僅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以及自己的條件,還有一把鋒利的馬槊。
只要李淵敢說一個“不”字,馬槊立馬就會刺進他的胸膛,讓他當場薨逝!
還好,父親一如既往的軟弱,這才讓自己少了個弒父的罪名。
李世民親自給李淵喂完藥,又給李淵掖了掖被子,這才頂著兩個黑眼圈去上朝。
長孫無忌和其他臣子早就等候在兩儀殿內,當看到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進來,長孫無忌還沒開口,就被李世民搶先一步。
“輔機,你怎么搞的,沒事惹裴寂那個老東西干嘛!”
“?。俊?
“陛下,微臣沒惹他呀!”
“你還敢狡辯,現在滿長安都傳遍了,說你這個貞觀寵臣,欺負武德舊臣,逼迫裴寂中門大開不說,還逼迫裴寂當街下跪!”
“陛下,臣冤枉呀,是裴寂自己主動打開中門的,微臣并未從中門進,而是走的側門……”
“還有裴寂也沒給臣下跪,被微臣給攔住了……”
“哦?”
“原來是這樣啊……”
“那你也去給裴寂道個歉,或者用別的形式將這個影響消除!”
“諾!”
李世民處理完長孫無忌,又把目光投向杜如晦和房玄齡。
“兩位愛卿,朕昨日聽聞有人指責咱們大唐人治大于法治,政治大于吏治?!?
“還說咱們大唐朝廷政治不明、吏治不清、法治不信?!?
“兩位愛卿對這話有何感想?”
房玄齡和杜如晦聽到這話,無不露出驚訝之色,房玄齡更是上前一步,滿臉希冀的看向李世民。
“敢問陛下,此言是何人所說?”
李世民聞言,臉上登時露出嫌棄之色。
“一個無賴少年而已!”
“陛下,這可不是無賴少年所能說出的話!”
“這番話雖然簡短,但卻言簡意賅的將咱們貞觀朝所面臨的問題全都點出來了,甚至跟微臣的想法不謀而合!”
“哦?”
李世民神色不虞,眉頭也不由自主的皺起來。
“難道房愛卿也覺得,咱大唐人治大于法治,政治不明,吏治不清,法治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