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他的口氣,孟繼儒仿佛看到,方舒老爺子,站在院中,撫須望天,盡顯大儒的傲氣。
孟繼儒垂下目光,默默接過下人手中的銀兩,恭敬朝方府的方向拜了一拜,“孟繼儒多謝恩師教誨!”
穿越到這個世界后,雖然大部分人對他并不和善,但也有如李大娘、方舒般,真心對他好的人。
其中,令他最敬佩、親近的,當屬方舒無異。
仆人離開后,孟繼儒拿著銀子,心情有些復雜。
就仿佛,都成家立業了,老父老母還要時不時拿出退休金,補貼不成器的兒子。
銀子,他決定先收起來不花,將來加倍還給老爺子。
不過,銀子也提醒他,今天是月初,府里該發月錢了。
明天他去參加院試,至少吃飯還是要花錢,萬一有應酬,也亟需足夠的銀兩撐腰。
“一會兒,讓李大娘去賬房看看,將本月的月錢領了。”
自從孟繼儒嫁到白府。
呃,應該說娶了白黎。
白府每個月都會給他發25兩銀子的月錢。
吃穿不用花錢,白領25兩銀子,足夠日常開銷了。
普通百姓家,半年也不一定能夠掙到1兩銀子。
下晌,孟繼儒午休起床。
李大娘臉色難看的回來,見到孟繼儒的第一句話。
“大郎,賬房說你本月的月錢被扣了!”
孟繼儒正想問原因。
李大娘嘴巴喋喋不休,繼續說,“說是,昨天傾河畫舫來要錢,姑爺在那里欠了1000兩沒有還?!?
“要等用月錢還完,才能接著領···”
“傾河畫舫是妓院,還敢如此明目張膽,簡直世風日下···”
孟繼儒:“···”
這個時候,不應該批判他這個‘罪魁禍首’嗎?
他摸摸鼻子,頗不好意思的說,“李大娘,怪我,要不是我···”
李大娘赫然打斷他,“大郎你有什么錯?哪個書生不去畫舫吟詩作對?”
“要怪就怪白黎,要是她對你好,早點兒傳宗接代,哪個男人會去那種不三不四的地方···”
“要我說,這錢,就應該讓她拿出來!”
孟繼儒:“···”
已經完全無語,李大娘的邏輯,不愧經年遭受‘封建思想’的荼毒。
深得“文人的事情,能叫‘瓢’嗎?”的言論精髓。
他將方舒送過來的50兩銀子拿出來,遞給李大娘,“這些銀子拿著去換開吧?!?
“給我留下十五兩,剩下的您帶晚霞去買些衣服吧?!?
李大娘拿著銀子離開。
孟繼儒忍不住唏噓,“剛剛還打定主意不用老師的錢,轉眼便改變主意?!?
“我這臉,被打的啪啪響!”
“不過,前任啥到底時候挖了這么大的一個坑?”
“‘瓢’了,不給錢,夠絕的!”
他翻看記憶。
很快找到相關印象。
貌似、好像,不是假的。
記憶里,錢都花給了一個長相不俗的姑娘,叫云彤。
每每都是一個叫周進的公子拉他去,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周公子請客。
“總感覺,這個周公子的目的不單純呀!”
“還有那個云彤,看我的眼神,也不單純!”
陽春三月第一天,傾河畫舫送來如此‘大禮’,孟繼儒突然意識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夫人,知道后,會是什么反應?”
“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影響到許愿點的收獲?”
銀錢的壓力剛剛襲來,若許愿點的也跟著減少,那還真是不妙。
孟繼儒扣扣額頭,無奈地嘆了口氣。
“希望,一切都不要太糟吧!”
當晚,孟繼儒按照往常的時辰,前往夫人住處。
卻被不認識的小丫鬟攔在外面。
“夫人回來后有交代,以后姑爺安心在自己的院子里讀書,不要再來這里了!”
孟繼儒通過院門,看向里面。
房間里,正燈火通明。
白黎應該在里面,比以往回來的早,卻不肯出來見他。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因為傾河畫舫的事情,惱了。
“你去告訴夫人,我可以解釋。”
小丫鬟將他的話傳進里面。
很快又一個人跑了回來,氣喘吁吁說,“夫人說了,不用解釋!”
“姑爺,請回吧!”
孟繼儒不甘,在院門口來回轉了好幾遍,見里面確實沒人再出來。
小丫鬟跟防賊似的,眼珠盯在他身上,根本不給越雷池一步的機會。
聽到遠處傳來的梆子聲,孟繼儒再次往里面看了一眼。
轉身,離開。
今晚,他還有要事要辦,沒時間在這里多浪費。
只能等以后再想辦法,平息夫人的怒火了。
回到房間,他換了件深色的衣服,同時抽出早已準備好的黑色紗巾,蒙住半張臉。
走到院子里,確定四下無人。
他朝著墻壁小跑起來,待臨近了。
腳掌猛地在凸起的石臺上,狠狠一踩,人騰空而起。
身體到達墻頂上時,雙手用力一撐,正個人輕飄飄地跳到了墻外面。
站穩身形后,他回望足有兩米多的高墻,自豪地點點頭。
力量強大的好處,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肯定不如這個世界的輕功,可相比前世的跑酷,必然更上一層樓。
“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練輕功?”
“若是也能飛檐走壁,又該是多么哇噻的事情?”
念頭,在心頭一閃而逝。
孟繼儒四下看了看,發現大街上黑漆漆的,安靜無聲,根本連個人影都沒有。
月光暗淡,離遠了,根本看不清。
他的院落正好在白府的邊緣位置,隔著一道墻就是大街。
極大的方便了他的行動。
辨認了下方向,他掉頭,沿著墻根和房屋投下的陰影,往誠西的方向趕去。
那里,趙偉家并不在城西。
孟繼儒之所以往城西,而不是去趙偉家。
其實,是去碰運氣。
城西與城東交界的地方,乃上杭郡最有名的胭脂河。
大部分的畫舫都開在胭脂河。
每到夜間,那里會成為男人們的天堂。
趙偉作為家境殷實的富二代,更是???。
孟繼儒就曾經多次,在不同的畫舫上碰到過他。
印象中,趙偉去的最多了,叫做‘醉人間’。
比他常去的‘傾河’畫舫,庸俗的多,尺度開得比較大。
孟繼儒沒有事先打聽,主要是因為手頭沒有合適的人,沒法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