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列顛之亂
- 型月圣杯戰爭:美狄亞線
- 宇智波士郎
- 1854字
- 2024-01-14 18:02:48
出征的國王得勝歸來之際,攝政的騎士卻突然舉兵叛亂。
行走于尸骸之間的王明白,自己的統治已經走向了終點。明明已經取得了殺傷比懸殊的大勝利,逼迫羅馬人簽訂了和約,消除了危害島嶼多年的異族威脅。
人與人之間的戰斗本該就此結束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向上天和土地爭取時間,盡最大限度的延續這個島國的壽命。
但誰也沒想到,正欲凱旋的王軍,卻在海上得來了后方的噩耗。
“莫德雷德卿舉兵叛變!”
“七宗氏族、八方諸侯贊同起事!”
“卡美洛城已落入敵手!”
原本輕松馭船的眾多部下,都被這毫無預兆的突發狀況弄得又驚又恐,六神無主。
“這究竟是為何?!”
那位舉起反旗的騎士,當初以無名之身進入軍列。雖說是末位之流,而且堅守著“永不摘下鐵盔”的怪異誓言,但憑其武藝戰功,王依然對其封給領地,授以俸祿,從未歧視或排擠該人。
出征之前,王甚至命令莫德雷德留守后方,代己攝政。誰曾想,這位備受王倚重的騎士,居然做出此等僭越之舉?
是謠言么?還是真正意圖謀反的人用來擾亂軍心才散布的假情報呢?
忠于王的騎士們等待著主上的判斷,而坐于旗艦中的王在聽完報告后,臉上的表情曾有一瞬間的動搖,之后就又變回平日里的那副靜如止水的樣子。
“平叛!”
短短一句話,就已經昭示著王接受現實,并把即將發生的手足相殘當成了又一次統一國家的戰爭。
由于早已習慣了王的處事不驚,加上王征戰一生未嘗敗績,守護在王身邊的軍士謀臣們在接到命令后,便立即四散而去各行其事。準備強登本土,將叛軍擊潰。
沒人知道,當噩耗傳來之時,于王眼前閃過的,王庭里的某次落日之景。
那是自己和那位騎士之間共同的秘密。
她向自己坦白了一切:自身的身世、魔女的陰謀、邪惡的計劃等等等等。
自己則對她報以沉默,不置一言。而再一次見面時,那個孩子看上去是心照不宣地打算把這個秘密一同保守下來。
看上去,莫德雷德是接受了現實,回到了其原本所在的位置,繼續以一個騎士的身份為王盡心盡力。
而現在,這個被破格寄予厚望的部下,卻展露出獠牙,貪婪地將手伸向了那只允許一人所倚的王座。
真是小看她了!
王自嘲著。雖說一生不敗,但自己并非沒有犯過錯誤。也許在對方向自己坦白一切的那天,就應當將其誅殺于室內的。
對往事追悔莫及,可不是自己的風格。眼下要做的,是以盡可能少的傷亡消滅叛徒,以最快的速度結束這場內戰,避免給其它異族可乘之機。
然而,靠舊部接應順利踏上陸地的王,并沒能立即戰勝自己的敵人。
除了王所最為親近的圓桌騎士們,整個不列顛皆視王為不共戴天之敵。
王的部隊勞師遠征,筋疲力竭;叛軍則人多勢眾,以逸待勞。
可就算如此,在一開始都計劃要速戰速決的雙方,還是讓戰火燃遍了整個國土。
叛軍并非是因為害怕報復清算才至死不降,而是對度日如年的困難忍耐到了極限。對羅馬戰爭的勝利被視作欺騙的毒藥,正如過去王對人民一而再再三的許諾。永不停止的搜資征物,看不到對外戰爭的盡頭。
領主和領民都對永不到來的“和平的明天”受夠了!跟隨那位騎士舉兵造反的他們,決心讓剛愎自用的國王用性命來償還這數十載的誆騙。
羅馬人并不怕不列顛,只是懼怕亞瑟王。
然而亞瑟王自己的人民,連他們的王都不怕了!
被莫德雷德煽動著的叛軍,潮水般地向王的軍隊發起攻擊。
“只有消滅這個異質的王才能看到明天!”曾經忠誠的人民輕而易舉地相信了這個新的許諾。
然而他們并未發覺,他們心照不宣的領袖——莫德雷德,卻比誰都在意讓亞瑟王活著。
不像柿子撿軟的捏的其它人,這位最先揚起反旗的騎士每次都帶隊朝王軍勢力最強的陣地發起突擊,在摧枯拉朽般地將其擊潰之后,又馬不停蹄地轉向和尋找下一個。
叛軍被其勇氣所鼓舞,作戰也越發的忘我。卻很少有人能聽見,那位騎士在殺入敵陣后的怒吼。
“亞瑟王在哪里?!騎士王到底在哪里?!”
莫德雷德發誓要比誰都先找到亞瑟王的位置,成為決戰中當之無愧的主角。
然而仿佛是命運在作弄,直到最后的最后,王軍和叛軍兩敗俱傷之際,落日的戰場上尸橫遍野,兩人才看到彼此的身影。
王毫無動搖地走在山坡之上,提著伴隨著她征戰一生的光輝之劍,身邊沒有一個護衛,甚至也沒有她鐘愛的坐騎。不知是在激戰中走散了,還是單純被消滅了。
銀白色的盔甲上附著傷痕,沾有血跡。但從其行走的動作看上去,卻并未變形。就算失去了護衛,王孤身奮戰也并無大礙。
相反,莫德雷德自己則是拖著遍體鱗傷的身軀,提著被血污浸染的繼承者王劍,身影如鬼魅魍魎。
可就算看上去是連站直身子都做不到的叛臣,卻還是張開雙臂,朝著自己的王壯懷激烈地大喊起來:“怎么樣?怎么樣啊,亞瑟王?你的國家就到此為止了!已經結束了啊!不管是我贏還是你贏,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