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高句麗第25代國主,平原王登基稱帝,改國號高陽,自號東帝。
次早,高湯設朝,聚集文武,派使者與孔亮一同出行,用了通關寶印。有欽天監奏曰:“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
太子高元親至城門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此行北上,道路險阻,多加珍重”。
又從侍者手中取下文牒,贈予孔亮道:“這是通關文牒,我北方山城頗多,關隘重重,出得北境,會遇到契丹八部,此八部與我交好,只需出示文牒就可暢通無阻”。言畢又贈銀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
孔亮大喜,即便謝恩,領了物事,感激涕零,言道:“昨日所贈是為國禮,我今日也一物贈與兄長”,旋即從懷中取出一個橙子道:
“此為忠橙,吾國所產,一直未舍得吃,今日贈予兄長,示以兄弟之情”。
高元聞言感動不以,從懷中取出一枚紫色的雞蛋,“昨日有人獻來此祥瑞,名曰紫蛋,今日便贈予賢弟,愿此番賢弟北上,一路坦途”。同行眾人見狀,紛紛露出感動之色,有禮官當即高歌:
“弟獻忠橙,兄予紫蛋,
兄弟之情,如日如月。
兄之德兮,若山之峨峨;
弟之誠兮,似川之湯湯。
兩國之交,如星如辰。
邦鄰之誼,似山似海。
高陽友睦,…………。
高句麗本是扶余人的一支。
據韓朝史料《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余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一些學者認為高句麗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成立。“高句麗”作為一個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詞就出現在《漢書》中。
可以說高句麗一開始是屬于古扶余國的一群叛亂分子,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于軍事對抗中。而扶余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友好,為了扼制處于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時有出現。
事實上,西漢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認其高句麗王號,并令玄菟郡管理,高句麗一直屬于郡下世候的地位。
高句麗建國之初僅在渾江、鴨綠江中游占據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敵:西面為漢遼東、玄菟,二郡,南為樂浪、帶方二郡,北面是夫余,東邊有沃沮。因此,對周邊小邦和夫余、沃沮進行吞并,到東漢末年高句麗開始脫離統治,當時的遼東公孫氏頗為強盛,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大破高句麗,攻陷其國都丸都,并焚燒了都城。高句麗國王伯固戰死,其子拔奇投降公孫康,高句麗繼續成為公孫氏屬臣直到司馬東征公孫氏,高句麗一同舉兵討伐公孫氏,實力大大擴張,爾后又被曹魏毋丘儉所擊敗。
兜兜轉轉,在北魏初年,高麗句好太王即位。
在順利打敗了扶余人建立的另一個國家百濟以后,其把主要力量轉移到了遼東。公元404年,好大王開始與慕容氏進行了殊死的爭斗,幾經反復,終于將遼東地區據為已有。燕王慕容熙兩次出兵反擊,力圖奪回遼東地區,均未達到目的,遼東自此牢牢地掌握在高句麗手中。
后燕滅亡后,北燕據有遼西。待北魏興起,北燕滅亡時,高句麗迎北燕末主馮弘及北燕遺民至遼東。后因馮弘欲去劉宋,被高句麗長壽王遣人殺害。高句麗乘機兼并了北燕一部分遺民,并穩固了在遼東的地位,此時的高聚力,不管是從科技文化都已經得到到了一個長足的發展。
據《魏書·高句麗列傳》載,其“民戶三倍于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
他們已經很強了啊,可為什么中原王朝還是如此自大?
高元回到城中,看到其父高湯正拿著,一封絹帛書信,仔細觀看。
高元走近,看到書信上的內容。
“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高湯對高元道:“非是我非要稱帝不可,實在是這隋人欺人太甚了”。
“父親何須多言,如今同為皇帝,他普六茹堅一個鮮卑雜種,居然敢來問罪高陽,我這就遣一使者問罪于他!”。
當即揮毫潑墨:“爾隋昏迷反道,天地顛覆,戎狄亂華,楊堅小兒,你本鮮卑雜種,篡居中原也就罷了,陳人無罪,因何伐之?你今日伐陳,明日伐我,欺我不知呼?如此做派,豈能久居中土,勸爾自去帝位,推賢讓能,方得始終,如若不然,…………”。
高湯看著揮毫潑墨的高元,搖了搖頭,嘆息道:“我老了,自感不久于人世,也不知道這么做是好是壞,只是希望你能復興高陽,不要落得下場悲涼”。
長安城北。
孔亮正再北上,跟隨他一起北上的還有高句麗的使者崔永元,他們將要北上聯合突厥都藍可汗,實現三國伐隋的偉大計劃,跟據陳術的設想,高句麗不重要,但突厥極為重要。
突厥很強,統一的突厥更強,隋朝才用分化之計,將突厥一分為二,才導致了突厥的衰敗,但實際上哪怕是分裂后的東突厥也依然是一個龐大的帝國,隋朝的供奉也是不能少的。
都藍可漢看著眼前圣人可汗的賞賜,問道:“天使,這是何意?”
牛弘聽到翻譯后,說道:“聽聞大義公主對圣人可汗頗有微詞,圣人十分惱怒”。
都藍可汗聽到翻譯后,面帶猶豫,他去年即位,今年3月就遣使獻馬萬匹、羊2萬只、駝牛各500頭,并請緣邊置市互易。
馬1萬,羊2萬,駱駝各牛馬500,才換的眼前這些東西。說實話他想要南下打草谷了,但是這些年隋人一直在南邊修建長城,打草谷的并不容易,于是他問道:
“先不談大義公主,圣人允許開互市嗎?,在哪里開?”
“圣人可漢對大義公主很感興趣,圣人可汗也很想開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