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術回韶州是一件大事,陳術是皇帝寵臣,這是高級官員都知道的事情,南陳現在的所有大政方針都有陳術的影子,大部分人認為陳術此來絕對不是為了述職而來。
陳術剛出諮議院,就被陳叔慎派來的內侍,叫到皇宮中議事去了。
韶州的皇宮并不算是皇宮,韶州也不是南陳的國都,南陳的國都在南京,韶州現在只是一個行在所,所以陳叔慎住在原來的韶州刺史府。陳術跟著內侍進入后苑,一路上遇到不少衣著華麗的女子,幾個女子在不遠處議論紛紛。終于,陳術見到在魚塘邊上喂魚的陳叔慎,陳術連忙行禮:
“微臣見過陛下”。
陳叔慎又甩了一把魚食,回頭看著陳術,戲虐的問道:“我這幾個妃子比你信中所說的高爐,誰好看?”。
“我沒注意看”。
“要不要讓她們過來讓你仔細看看?”。
“不看不看,到時候你給我安排個大不敬之罪,我豈不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陳叔慎感慨道:“現在也就你能與我開玩笑了”。
“微臣膽子比較大”。
“比寧猛力如何?”
“呃……,你想殺我就直說,別嚇唬我”。
“哈哈哈,你比謝基有趣多了”。
“你別老嚇謝老頭,他身體不好,到時候他涼了,你可就難受了”。
陳叔慎指著一旁的小火爐說道:“為我煮杯茶吧,就像南下的時候一樣”。
“換一個”。
“換一個?”
陳術指著魚塘說道:“你池中魚正肥,正好可以用來打邊爐”。
陳叔慎疑問道:“打邊爐?”。
“打邊爐”。
“好,那便打邊爐”。陳叔慎不知道什么是打邊爐,但是他覺得從陳術口中說出來的,必然不會差。
陳叔跟隨內侍走到廚房,開始處理食材,蔥姜切絲,鹿肉,豬肝,豬里脊,羊肉,羊肚,青菜葉,豆腐紛紛處理好。
陳叔慎則指揮侍從抓魚,于是后苑就忙亂起來了,宮女,侍從紛紛下水。
沈妤柔看著渾濁的池水和滿池子撈魚的人,一臉埋怨的看著陳叔慎,陳叔慎自覺理虧。
“子慶想吃打邊爐,要我抓大魚一條”。
沈妤柔聞言,用手指點了點陳叔慎額頭,“是夫君自己想吃吧?”。
陳叔慎連忙解釋道:“定然不是,你夫君從不貪戀美食”。
“那打邊爐是什么?”。
“我也不知,但子敬說出來的必然不會有差”。
“那便帶上我和高兒”。
“這……也不是不行”。
隨著鯇魚片好之后就就點燃爐子,搬到樹下,幾人圍坐,陳術給每人調好一碟蘸料,等待清水沸騰。
陳叔慎看著清水中寥寥幾片陳皮,姜片,不禁問道。
“這能好吃嗎?”。
陳術夾起一片薄薄的鯇魚片,解釋道:“這打邊爐吃的就是食材本味,突出其鮮美,這鯇魚放入沸水,數秒后撈出,口感脆甜,鮮美異常,此非一般咕咚羹所能比的”。
陳叔慎學著陳術夾起一片魚肉,放入鍋中,數秒后魚肉微微卷曲,放入口中。
不領夸贊道:“果真脆甜,鮮美異常,子敬當真會吃”。
沈妤柔則面帶猶豫,遲遲不肯下筷。
陳術見狀連忙說道:“這魚肉無刺,我親自片的,大口吃便是”。
“沒想到湘鄉候善皰廚之術,真是有心了”。
“我年少紈绔,被禁足家中,又不喜讀書,閑來無事就只能學些廚皰之術了”。
陳叔慎言道:“好在你少年紈绔,要不然我還遇不到這等吃法,哈哈哈”。
“我還有一些菜式,大可以讓御廚來我府上學習一二”。
“唉?,我還聽聞你在衡陽釀酒,半城都是酒香,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但此酒非是飲用,而是救人”。
“哦?此話怎講”。陳叔慎十分感興趣的的問道。
“刀創之傷,容易受道陰寒之氣侵襲,而我制之酒乃是至陽之物,涂抹創口可以防御陰寒濕氣,在配合上縫合之術,可使大傷化小,小傷化無,不過目前還有待測試”。
陳叔慎大感震驚:“此話當真?”。
陳術取出一個瓷瓶,交給陳叔慎,“便是此物,此物至陽,遇火則燃,不可飲用”。
陳叔慎接過瓷瓶,打開輕嗅。
“酒香濃郁”。隨即便飲,剎那間陳叔慎面色通紅,手指緊握,又連連咳嗽,周圍侍衛見狀立即拔刀上前將刀架在陳術脖子上。
沈妤柔大聲喊道:“御醫,快傳御醫”。
陳術瞬間汗毛倒豎,臥曹,我特么叫你別喝,你不聽…………。
陳叔慎一邊咳嗽一邊大喊道:“退下”,沈妤柔在一旁輕輕拍打陳叔慎后背,緩解咳嗽,陳叔慎好一會才緩過來。
“子敬啊,朕喝了這東西,還有救嗎?”,此話一出周圍人紛紛哭嚎不止,直接給陳術看傻眼了。。
“此物無毒,只是過于暴烈,挺過去就沒事了”。
這時御醫也匆匆趕到,連忙把脈,半晌:
“殿下脈象蓬勃,莫非是吃了大補之物?”
……
陳術是活著出來的,是被皇后下令趕出來的,冤枉啊,陳術明明說過不能喝的……
交州,范梵志在攻占移風城后繼續北上,他開始再次使用中原制度,國號大林越,任命辛昉為左丞相,商人區景為右丞相,李普鼎為大將軍。
范梵志北伐是有原因的,隨著國內阿三教的崛起,寺廟勢力開始漸漸壓制王權,他的權威正在受到嚴重的挑戰,他需要一場戰爭來重新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他也發現可以用中原制度來壓制婆羅門的權力,這是一場求生之戰。
在阿三教義中,婆羅門是最高級的,國王所在的剎帝利僅僅是第二,他需要一個新的身份在婆羅門之上,那么帝釋天的化身就很不錯。
現在的阿三教中,梵天地位還沒有帝釋天高,再往后幾百年,梵天的故事在編的多一些,他就會被稱為三相神了。
27日范梵志大軍在宋平縣南遭遇陳樹龍大軍,雙方交戰,陳樹龍軍隊潰逃。
28日,在龍編城的陳佛智得到情報后連忙派人北上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