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價比黃金的硬通物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014字
- 2023-12-31 18:52:13
朱棣一把緊緊握住也先雙手,“太師!”
“大汗!”也先也緊緊握著朱棣的雙手。
兩個敞開了胸懷的男人,雙手緊緊握在一起,眼睛內都閃爍著莫名的光彩。
最終兩人擁抱在一起,朱棣狠狠拍了拍也先的背部,“走,我們回去。”
......
大軍再次啟程了。
只不過這一次不再是狼狽撤走,而是有目的地的前進。
朱棣一面下令斥候在前面探路,一面下令也先派快馬先行趕回部落,讓瓦剌各部落向亦集乃轉移。
也先對朱棣的態度,也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大汗,我有一個問題怎么也想不通,您是這么的英明神武,大同土木堡一役你率領五十萬大軍,究竟是怎么敗給我區區三萬人的?”也先騎著駿馬稍稍落后朱棣半個身為,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心底深處的疑惑。
后邊緊緊跟著的伯顏帖木兒、袁彬、哈銘等人也立刻豎起了耳朵,這個問題其實他們也疑惑得很。
朱棣笑了笑,說道:“天大的英雄,也是需要時間去成長的。”
其實朱棣心底早就罵娘了,他也想知道那不肖子孫是怎么手握五十萬大軍把仗打成這樣的,還得他這個老祖宗還得來草原再創業。
“大汗你是真的成長了,要是重新來一次,面對現在的你,輸的一定是我。”也先卻深以為然道。
“哪還用重新來一次,大哥你之前不就被大汗率三百騎給俘虜了嗎?”伯顏帖木兒插嘴說道。
也先立刻瞪眼道:“那是劫營,當然算不得數,我說的是正面交戰。”
“我現在打仗厲不厲害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建城肯定不厲害,亦集乃雖是一塊能孕育出匈奴這般強盛文明的寶地,但畢竟荒廢很久了,之前的黑水城也只是一座容納千戶的邊陲小鎮,這一下就要把它建設成一座能夠容納四十多萬戶人居住的大城,我頭都大了。”朱棣搖頭無奈道。
也先看著朱棣極為豪爽道:“沒事,大汗你怎么吩咐,我們就怎么建,我們草原人沒別的,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氣,而且這是給自己建城,大家一起甩開了膀子建就行了。”
朱棣無奈搖頭嘆息道:“這么大一座城,短時間內肯定是建不完了,今年爭取重建下黑水城,并在黑水城的基礎上進行下擴建,至少能夠保證城內能夠容納進四萬戶人再說,剩余的四十萬戶,只能委屈他們繼續住在帳篷內了。”
“我們草原人世世代代都是住在帳篷內的,這有什么委屈的。”也先不以為然道。
朱棣笑笑不說話。
當年匈奴人還世世代代居住在帳篷內呢,東遷之后看現在還愿意住帳篷里不?
忽必烈南下之前也是住的帳篷,怎么建立元朝之后也住進宮殿里去了?
能老婆孩子熱炕頭,誰愿意搭個帳篷往里鉆。
“等部落遷到亦集乃后,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從各部落里挑選出精干的人,讓他們跟著我從大明帶來的那些工匠學習建筑的本事,對了。”朱棣突然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太師,我們過冬的糧食夠不夠?”
一說起這個,也先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他搖頭低聲道:“草原上的冬天只能啃夏秋的老本,糧食肯定是不夠的,這個冬天不知道又要餓死多少人,而且...”
“而且什么?”朱棣問道。
也先小聲道:“而且我們極缺御寒的皮草,這才是最要人命的,秋冬季節的草原氣溫要比大明冷很多,可以說在草原冬天御寒的衣服就是救命稻草,而且我一直搞不懂,這幾年的冬天為什么會一年比一年冷,今年更是冷得不像話。”
朱棣沉默了片刻,隨即才道:“大明不是打發了我這個太上皇一百車的絲綢綢緞嗎?把這些全部給百姓們分發下去,另外,下令下去,凡事千總以上的將領,全部只留夠御寒的衣物,其余的全部分發給百姓們吧。”
“可這也杯水車薪啊,而且這辦法恐怕行不通,這是將士們的私人財務。”也先尷尬道。
朱棣冷哼道:“咱們也做出表率來,等到來年的時候,我記他們一大功,到時候亦集乃建城后,居住的房屋優先由捐獻衣物最多的人選,不管怎么樣,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了再說。”
“大汗,太師,我或許有一個辦法。”這時候伯顏帖木兒插嘴道。
朱棣跟也先瞬間都看向伯顏帖木兒。
也先更是怒聲道:“你有辦法不早說?”
“不是,我之前不是沒辦法嗎?我也是聽大汗說要把那百車絲綢綢緞分給百姓,這才想出來的辦法。”伯顏帖木兒委屈道。
“你說。”朱棣看著他道。
伯顏帖木兒連忙道:“大汗,你久在大明,不知道絲綢在國外的價值,這百車的絲綢綢緞要是分發給百姓,可能也就只夠救幾千的百姓,可若是運到亦力把里去,至少能換回上數千車的棉花跟布匹皮毛。”
朱棣驚訝的看向伯顏帖木兒,“亦力把里這么的富裕?能有數千車的棉花布匹?”
亦力把里這個地方朱棣知道,只能夠算是一個不算太強的國家。
統治中亞的蒙古察合臺國滅亡后,分為了東西二部。
東察合臺國又叫別失八里國,統治者是草原人,過著游牧的生活。
洪武年間開始,東察合臺國就開始遣使向明朝進貢,與明朝建立了聯系。
永樂十六年,東察合臺國改名叫做亦力把里。
這個國家在永樂一朝一直與大明保持著聯系,并且貢奉不絕。
朱棣一直以為這是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國土面積雖然不小,但國內卻極為的貧瘠。
伯顏帖木兒笑著道:“大汗,是你小看了大明的絲綢制品的珍貴,跟小看了棉花在亦力把里的產量了。”
朱棣嘴里瞬間蹦出來四個字,“絲綢之路?”
伯顏帖木兒笑著點頭,“是啊,哪怕上千年了,絲綢在西方各國依舊是價比黃金的硬通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