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君王死社稷(中)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努力大閘蟹
- 2141字
- 2023-12-18 23:46:24
但很可惜,也先并沒有滿足朱棣的要求,顯然他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現在他跟大明搶的就是時間。
也先看著朱棣,手又搭了在刀把上,“你都行軍打仗了,還能不會騎馬?不會是想故意拖延時間吧?”
朱棣冷哼道:“行軍打仗朕也是坐的轎子,不信你可以自己去問,那喜寧現在不是你的軍師嗎?”
朱棣一直想找機會打死那個喜寧,什么玩意,一個閹人竟然跟敵人提議,讓自己家的皇帝給敵人叫開自己家城門勸降。
可惜那喜寧故意躲著朱棣,這段時間一直沒讓朱棣找著動手的機會。
也先深深看了朱棣一眼,“轎子沒有,要么騎馬,要么你自己走回去,馬你愛騎不騎。”
朱棣等的就是這句話,不管是坐轎子還是走路,只要能夠拖延時間就行。
但朱棣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很快,大軍開撥。
朱棣也終于明白,也先為什么準許他走路了。
原來也先根本就不擔心朱棣拖延時間,瓦剌大軍南下,還帶著大量的俘虜跟搶奪來的物資。
也先帶著大軍先行趕去紫荊關,伯顏帖木兒壓著一眾俘虜跟物資在后邊跟上。
朱棣雖在盡可能的拖延時間,但實際上對戰局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一百五十公里,不管朱棣再怎么磨蹭,總歸還是有一個盡頭的。
三天后,不管朱棣有多么的不愿意,也還是走到了德勝門外。
德勝門。
昔日衣袍上繡著飛禽,一身文官打扮的于謙,如今全身披甲,手持銳劍,目無表情看著前方的瓦剌大軍。
他已經堅守德勝門三天,七次打退脫脫不花所率領的瓦剌軍隊的進攻了。
這三天,瓦剌打得難受,于謙也打得難受。
土木堡一役大明主力三大營全軍覆沒。
這三大營其中的五軍營跟三千營還好。
五軍營是大明軍隊的主體,由騎兵、步兵、弓箭手等多個兵種組成。
三千營則是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以快速機動和遠程打擊為主。
這兩支軍隊的覆沒,雖然對大明的打擊巨大,但瓦剌想要消化戰利品也不是那么迅速的。
而神機營就不同了。
神機營是明軍的火器部隊,使用火槍、火炮等熱兵器作戰。
神機營的覆沒,讓瓦剌軍繳獲了大量的火槍火炮。
這些火槍火炮昔日是大明對付草原的神兵利器,如今握在瓦剌大軍的手里,讓于謙也是吃了大虧。
值得令于謙萬幸的是,這些瓦剌人大多都是騎兵,沒有攜帶什么攻城的器械。
當朱棣跟隨者伯顏帖木兒來到瓦剌大軍的主帳時候,瓦剌才剛跟大明爆發完一場激烈的沖突。
德勝門外尸橫遍野。
這場戰斗明軍在于謙的指揮下,充分發揮了戰斗力,以堅定的決心和高效的戰術對抗住了瓦剌軍。
瓦剌軍雖然有了火器的加持,但在明軍的堅決抵抗下,還是無法取得勝利。
脫脫不花已經有撤退的念頭了,他雖然是瓦剌的大汗,但這些年太師也先十分強勢,若是這一戰將部隊都交代在了大明,回去之后就更難壓制也先了。
可也先跟阿剌知院不愿意撤退。
也先是覺得機會千載難逢,他想當第二個成吉思汗,這一戰只要贏了,就算不能像忽必烈那樣直接開辟一個王朝,也能夠將大明打成前宋偏居一隅之勢。
阿剌知院則純粹只是跟也先矛盾太大,瓦剌四路大軍南下,土木堡一戰也先立了大功,而他寸功未立,若是就這么回去了,以后也先必壓他一頭。
當朱棣跟著伯顏帖木兒進到大帳內的時候,三人正在激烈的爭吵。
看到朱棣,也先頓時哈哈大笑,“大汗,阿剌知院,看,咱們打開德勝門的鑰匙來了,只要把大明的皇帝綁了做肉票,就此威脅大明打開城門,我看大明誰敢不開門。”
營帳內的三人都雙目放光的看著朱棣。
朱棣在營帳外就聽到了這三人的爭吵聲,此刻他知道自己成“肉票”的事已成定局,根本懶得在這事上去浪費口水,直接選擇了給這三人互上眼藥。
“也先,大明捍衛京營的決心你也看到了,你覺得朕就算到了德勝門外去叫門,他們就真能打開城門放你們進去嗎?朱棣大聲道。
一個大胡子草原人嗤笑道:“你可是大明的皇帝,你若是說話難道還沒用嗎?”
這個人朱棣沒見過,猜測應該是阿剌知院。
朱棣也嗤笑一聲,“你知道兵臨城下,開城獻降是多大一件事嗎?莫說是這等遺臭萬年的大事了,就說你瓦剌,現在已然是大勝,你們的草原總汗讓你們見好就收,你這位草原的阿剌知院跟太師肯聽他的就此退兵嗎?”
此話一出,大帳內的幾人都變得面色怪異起來。
還是也先率先反應過來,他先是抬手放置在胸前,朝著脫脫不花行了一禮,“脫脫不花大汗,臣絕無此意,實在是此次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您難道就不想恢復黃金家族的榮光嗎?”
阿剌知院也是同樣將手放置胸前,“大汗,臣也絕無此意。”
脫脫不花擺了擺手,“本汗知道,你二位都是我瓦剌的擎天巨柱。”
說罷,脫脫不花看向朱棣,頗為玩味道:“你打仗的本事若是能有你這張嘴一半的厲害,今日也不至于會落得這般田地了,德勝門是你自己去,還是本大汗綁你去?”
朱棣面無表情,心底卻笑了笑。
眼藥已經上了,就看什么時候能夠起效了,現在他身在敵營,能夠為大明做的也只有這么多了。
朱棣已經心存死志,他準備在皇城德勝門下,用大明皇帝的死,來激發大明將士的血性。
“大汗若覺得朕能夠叫開那扇門,那朕便去吧,不過得先把朕的鎧甲拿來,叫朕去勸降,朕怕有憤怒的將士,直接放冷槍把朕殺了。”朱棣冷漠道。
脫脫不花、也先跟阿剌知院都驚奇的看著朱棣,以這皇帝被俘虜后的表現來看,本來以為要他去勸降,還得再威逼利誘一番,沒準最后還得五花大綁過去。
沒想到根本就沒費什么口舌,他竟然自己就愿意去了。
也先認真的打量著朱棣,心底思考著這個皇帝,究竟是前邊的骨氣都是裝的,還是真有這么相信大明將士有哪怕皇命也改變不了的血戰到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