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讓他一百招又如何?
- 從爛片之王開始橫推娛樂圈
- 呱唧是只貓
- 2095字
- 2023-12-19 23:42:01
回程的路上,李丹一上車就從車載冰箱里拿出一罐可樂“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感覺冰涼的觸感讓自己冷靜了一些,才又取出兩罐,遞給江然和周銘。
“我剛才沒說破,是因為老孟不過是個聽命行事的人,為難他沒用?!笨粗舆^可樂的二人,李丹繼續問道,“你倆這么淡定是因為沒看出里面的貓膩嗎?”
“我早就不淡定了,是江然拉著我,不讓我說?!敝茔懛薹薜卣f。
正要打開可樂的江然,發現二人都臉上帶著不爽的看向自己,只好先解釋道:“節目組一直對外宣稱,每組導演PK的題目都是在雙方的見證下,由節目導演在裝著數十個題目的盒子里隨機抽取。
咱們剛才揭穿他們作假的話,可就徹底撕破臉了,咱們既然不想退出錄制,就只能先忍下來。你說是不是,丹姐?”
“我用你給我講道理啊?”李丹瞪了他一眼。
道理她當然都懂,只是需要發泄一下,剛才的事情實在讓她太生氣了。
只要看一眼孟慶平抽簽時那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有問題。
他本來抽出的題目,又被副導演裝作失手,弄得掉回了盒子里。
演都演得這么假。
“你們說,老孟一開始會不會是真想隨機抽一個題目出來?”李丹突然問道。
江然也正好想到了這一點,“很有可能,他畢竟是老江湖了,真想作弊的話,咱們沒那么容易看出來。”
“他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陳蓋倫根本沒想掩飾?!敝茔懷鲱^喝了一大口可樂,“我剛才和他的制片一塊去和節目組召集來的演員溝通,人家都拿著完整劇本和人物小傳了,這個題目啊,他至少準備幾個月了。
你呢,只有一周的創作時間,下周就開拍,三天拍完一個15分鐘左右的短片。這賽還怎么比?”
“沒關系,那就別太在意結果,拍出自己的東西就好。”李丹已經從剛才的憤怒中平靜下來,安慰江然道。
其實,江然對于陳蓋倫的作弊行為甚至感到一絲慶幸,“你們記不記得武俠片里,胸有成竹的高手經常會讓對手三招,有的假高手就這么讓翻車了,貨真價實的高手卻能把對手讓的心服口服。
他作弊提前知道題目又怎樣?就算我讓他一百招,他自己沒這個本事一樣要輸。”
李丹和陳銘對視一眼,都同情地心想:可憐的孩子,氣得都開始說胡話了。
他倆怎么也想不到,江然是真有底氣,因為陳蓋倫自作聰明挑選的題目正中他的下懷——假扮殘障人士。
這正是短片《調音師》的核心設定和情節。
有類似橋段的電影其實并不算少,葛優一個人就在《不見不散》和《天下無賊》里假扮過兩次盲人。
還有一部2018年的法國愛情電影《真愛百分百》,講的就是一個億萬富翁為了泡妞,坐上輪椅假裝行動不便,結果意外找到真愛的故事。
不過,盡管這個劇情的可發揮空間很大,江然卻不相信陳蓋倫能想出超越《調音師》的創意,除非巔峰期的他爸親自來導。
……
回到家里,江然隨便吃口東西,就開始把短片《調音師》的劇本輸入到電腦里。
一般情況下,每分鐘的電影時長,對應著300左右的劇本字數。
不過,打字速度實在不是江然的強項,4000多字的劇本就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雖然是在系統的引導下完成,但是看著第一部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劇本,江然還是挺有成就感。
通讀下來,更發覺了系統的強大。
整個文本完全是用中文寫作的思路,一點也感覺不出來是從法語翻譯而來,只是閱讀一遍,就能體會到劇情的跌宕。
更厲害的地方在于,其中的場景、臺詞、情節也都做了本土化的處理,省去了江然很多麻煩。
接下來要寫的分鏡頭劇本就要更復雜一些了,嚴格意義上說,它更像一個表格。
縱軸按照順序標注著鏡頭編號,橫軸上則要詳細說明鏡頭時長、拍攝手法、景別、畫面描述、對話或旁白、道具、音效等。
撰寫一個短片的分鏡頭腳本,也正是系統給出的第三個新手任務。
不過江然還是先換換腦子,點開了6sing網的社區板塊,想看看馬甲“阿宗”正在混的音樂圈,有什么最新資訊。
沒想到,第一個看到的消息就和自己有關。
置頂的帖子非常醒目——年度武俠大戲《易水蕭蕭》確定主題曲。
“承蒙各位音樂人的厚愛,征稿期間,本劇組收到了總計268首優秀,并從中找到了最適合的作品?!?
“現將錄用曲目《月光》的信息公布如下,詞曲作者:阿宗,演唱者:袁曉奕?!?
《易水蕭蕭》征集主題曲,一直是音樂圈的熱門事件,此貼一出,立刻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這就確定了啊,我還在改歌詞呢,看來是白忙活了?!?
“這個阿宗是誰啊?兩百多首歌里怎么就選出他的來了?”
“樓上那個是家里剛通網嗎?阿宗就是新歌榜上那首《其實都沒有》的作者。”
“這才是他發表的第二首歌吧?還是個新人就這么厲害?!?
其中,回復數最多的評論來自音樂人包小林:
“我早就說他不可能是新人吧,新人怎么可能在這么殘酷的征稿里殺出重圍?”
這回反駁他的人明顯變少,大家也都認定阿宗一定是哪位大神的馬甲。
比如猜測是陳秀力的:
“你們說會不會是陳秀力本人的小號呢?《其實都沒有》就有點他早年的風格欸?!?
“不至于吧,他就是決定征稿結果的人,最后用一首自己的歌,那不是等于監守自盜?!?
也有腦洞比較大的:
“包小林你別裝了,阿宗是不是就是你?還在這發帖釣魚。”
還有號稱要進行專業研究的:
“不是我吹,讓我聽一下這首《月光》,我就能從阿宗兩首歌的風格里找出規律,猜出他的真身。”
江然在屏幕前看得想笑,這兩首歌的風格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你們能找到規律才怪。
不過,好奇心確實被勾了起來,袁曉奕能演繹出原唱的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