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的標題“火鍋先生”來形容周牧的上張專輯的歌曲。
暗中諷刺他的歌曲沒有主題,還拿出去四月底林君杰的《編號89757》這張專輯做類比。
稱林君杰這張專輯才是真正的專業水平高超,從未來機器人為主題,探索音樂的多樣性,瞻前性。
而周牧只能在各種模仿,東拼西湊才制作出一張專輯。
彎彎那邊綜藝也在節目諷刺,他寫的歌就是一垃圾,連韓國具俊夜拉的粑粑都比不上。
主持人大蛇:“我寧愿吃具俊夜的屎,也不想聽周牧的歌。”
“對,姐姐說的是真的,她邊吃邊聽,最后把腦子聽壞了,沒想到具俊夜給她治好了。”小花蛇連忙出來解釋一句。
她們兩人瘋癲的對話也成為彎彎一大樂聞。
周牧見到網絡上亂七八糟的留言,居然把自己歌比喻具俊夜的屎,頓時無語了。
不過想到這兩人在節目上表現出來的瘋癲,也很正常,跟芒果臺新人謝吶差不多風格,只是更比較隨性亂侃。
在京城休息幾天的周牧,一邊聯系節目,一邊遙控指揮卓韋這些媒體。
“老卓,先不要管她們怎么謾罵,先抄熱度,預售我的專輯。”
“已經安排!”卓韋回了一句。
卓韋知道按風格周牧上張專輯的確比較雜亂,抒情和幾首搖滾的確不搭,他就從別的地方切入。
不久,卓韋發動人脈,《京都報》《南都娛樂周刊》特意空出板塊,篇幅都給了周牧幾首歌曲。
七里香更是被他們夸得天花亂墜,從前奏到間奏弦樂都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歌曲。
歌曲傳達了夏天的感覺,映入腦海的甜蜜和溫暖氛圍,無意是巔峰創作。
另外黃種人、這首歌也點評雖然簡單,但意義深遠,能顰美的只有《中國人》《男兒自當強》這種經典愛國歌曲。
激昂的旋律和歌詞,能激發人們豪邁、激動的愛國之情,在外拼搏的華人謹記自己的根源。
這些報道一點都沒提到彎彎,港島媒體的諷刺,一點搭理意思都沒有一樣。
滾石國際音樂。
“現在還要繼續嗎?他們居然不跟海蝶杠起來。”陳勇智看著眼前的黑道公子哥問道。
“周牧就這樣縮頭烏龜?”信有點疑惑。
他從竇志孔那邊打聽到,周牧是個暴脾氣,本不應該這么縮頭,最不濟也會在網上對線花蛇姐妹,還可能暗中戳林君杰才對。
陳勇智對于信想要做的事,很清楚。
很不屑,卻不排斥。
雖然這種挑撥在娛樂圈很常見,為了代言、歌曲銷量,什么事都能干的出來。
他無所謂道:“誰知道,內地人嘛,就這副德行。
我覺得你還是不要指望從這方面下手,林君杰已經跟雪碧、康師傅有簽約意向了。”
見自己挑選的公司管理者都這樣說,他也知道,兩方人馬并沒有上當,干起來。
“那就算了,先不管他們,我這張演唱會專輯馬上要發售,趕緊宣傳。”信摸下鼻子也是訕訕說道。
本想讓他們互相攻擊影響形象,沒想到兩個公司這么克制,一點機會也不給。
要是周牧沖動下跟林君杰對線互黑,收益的可不止他。
最近雪碧在考慮五月天組合跟林君杰兩方,沒有下定決心,他想推一把。
所以聯合滾石,從幕后暗中設局花蛇、港島媒體去損周牧,激發他的怒火。
這樣有兩點好處,互聯網榜單的童話,是滾石發行的,第二林君杰接觸的雪碧、康師傅都有接觸五月天。
要是兩方互掐黑料,他們天生就可以吃到這波紅利,所以正好聯系陳勇智讓滾石配合。
可惜這么多設計這么多還是沒打起來。
但是他也不可能走在明面上去,就當作不知道。
反正易道是小公司,應該查不到自己,海蝶嘛也不可能,他沒有直接攻擊海蝶,只是在媒體方面稍微挑撥周牧。
五月中旬。
周牧這些天也沒一直閑著,聯系央視牟江,進入CCTV15頻道。
這是央視去年成立的節目臺,常播節目有十五個,從交響樂到影視音樂,只要有音樂關的都能從這個臺找到。
而周牧上的有三個,音樂廳、音樂每周刊、吟聽時刻。
第一個是觀賞類,需要現場舞臺錄制,第二個就是采訪打歌、第三個就是循環播放宣傳電臺類。
這是一套宣傳閉環。
周牧能整套節目全程走一遍,也是他算新生代音樂代表人物,他的幾首歌在外都有很大的播放量。
雖然說銷量不算很突出,但是傳唱度絕對是第一排梯隊拔尖。
CCTV15臺作為音樂推廣臺,他們有自己的責任也有義務,去推廣華語音樂,周牧才能從牟江哪里要來一整套宣傳流程。
不然單憑他兩上次關系,就算能上,也要等別的歌手先播完才能登上。
央視主持任魯于,一身西裝革履,國字臉上一本正經:“音樂是和世界交流的語言,是人類共情的紐帶,歡迎大家來到CCTV音樂廳。
啪啪...
臺下的大學生們紛紛鼓掌。
“今天的嘉賓我想你們都不陌生,他出道半年,創作過多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現在他來到現場。
有請音樂才子周牧上臺。”
央視主播一直都是字正腔圓,腔調簡潔正式的介紹,任魯于也不例外,介紹后就直接邀請周牧上臺。
“周牧你好。”
“主持、觀眾你們好。”
周牧上來跟他握手后跟觀眾問好。
“第一次上我們音樂頻道,請問你帶來了什么作品?”
“這次很榮幸能來到這個舞臺,感謝央視,感謝觀眾,今天我帶來的是一首情歌,也是我新專輯里的一首歌曲。”
“人們常說,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產生愛意,愛情的理由可以有千萬!但是分手也是同樣。”
“就在感情到了無法挽留而你又決意離開的時候。
你要我找個理由讓你回頭最后還是讓你走。
你說分手的時候就不要淚流。
就在聚散到了最后關頭而你有決意忘記的時候。
我也想找個借口改變結局可最后還是放了手.....”
這首歌雖然很口水,但是作為推廣歌曲的確很合適,到了現在互聯網時代,大家節湊都比以前快。
歌曲也是一樣,大學生最喜歡這種苦情歌曲,在場的都是央視從京城各大高校邀請過來的。
他們大多都經歷過愛情,也可能經歷過分手。
周牧澄清歌聲自帶催化效果,聽起來好似平淡寡味。
可是他是演員,同時對這首歌把控已經出神入化,對情緒的釋放每一節拍都恰到好處。
在學生們好些女孩聽著歌想起自己分手后,默默后悔的一段歲月。
有些不堪回首的要死要活場景歷歷在目。
嗚嗚...
女孩們哭出來了旁邊的男生看了也是心里苦楚。
他們有些在高中時候就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考入同一校園分手的,也有在大學發生的愛情故事,沒能走到最后的。
不管有沒有刻骨銘心,但是在這一刻,氛圍感染下還是不自由浮出一絲淚花。
年輕人的感情都是純粹感性的,一句話、一張畫、一首歌都能引動他們的心緒。
更不用說這些人被哭聲帶動。
而在錄播室的導演們,見到這些娃娃都摸著眼淚,趕緊指揮攝影拍攝特寫。
雖然他們聽來,這首歌沒什么感覺,但是他們知道,這些學生是自發感動的,并不是他們的托。
所以這首歌播出后大概率會火。
.....
在完成音樂廳演唱后,周牧繼續來到音樂壹周刊采訪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