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第二天黎明之時,姜尚已經外出挑著一桶水回來,將劉海文留下的污血痕跡洗刷干凈。
隨后又來到前院,將每日的拳腳功課練習完畢,在旭日東升之時敲響了山鐘,才開始生活做飯。
清晨,道觀內外的景色宛如一幅水墨畫,古樸而典雅。晨曦微露,陽光透過云層,斑駁地灑在青石小徑上,如夢似幻。
周圍的古樹參天,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
道觀前院門前的香爐中,青煙裊裊,與晨霧交織在一起,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
香爐旁,幾只神俊青雀悠然自得地覓食,偶爾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為這份寧靜增添了幾分生機。
整個道觀沉浸在這份古樸寧靜的氛圍中,宛如人間仙境。
在這如詩如畫的寧靜之中,姜尚端著剛做好的齋飯,一路來到門外的青石臺上。
一壺濁酒,一碗白玉片,再加一碗牛肉干。
“嘶!”
姜尚飲下一杯靈酒,舒服的瞇起雙眼來,他又夾上一塊白玉片,也就是所謂的腌蘿卜放入口中,咸咸的味道在舌尖上綻放,配合選用上等黃牛肉而制成的牛肉干,有種前世有錢人低調而奢華的生活模樣。
“這蘿卜純綠色,無污染,搭配頂級和牛都比不上的黃牛肉,再配合老觀主留下的靈酒,此時這簡簡單單的一頓早餐,要是放在前世,最少也是十萬大洋起步啊。”
“怪不得人人都喜歡修仙,我才煉氣二層,要是以后修為高了,那……哈哈哈哈……”
一杯濁酒下肚,姜尚樂自逍遙,仰躺在常青樹下,望著遠方冉冉升起的煌煌大日,好不快活。
修仙修仙……
長生逍遙,才是修仙的本質啊。
“我本是逍遙人,修得逍遙功,做那逍遙事,哈哈哈哈……”
“去休!去休!”
朗朗笑聲之中,一陣風吹過,青石臺上一盞酒杯滴溜溜打轉,而坐在此處的姜尚早已順著山道遠去,身影漸漸變得渺小。
連綿千里之地的大青山腳下,清澈見底的山間清泉,自遠處的俊峰之上匯聚流淌而下,形成了一條生生不息河流。
河流不遠處有一村鎮,依河而建,延綿足足十幾里地。
那便是清水鎮。
清水鎮深藏于群山之懷抱,青山與綠水共同繪就一卷流動的丹青水墨。當嚴冬的腳步悄然逼近,這座小鎮便如被一層凄美的詩意所籠罩。
鎮內布局井然有序,又不失自然之韻。實乃當初老觀主堪輿風水,定下風水格局之故。
鎮內一條曲折蜿蜒的小河如絲帶般穿越鎮心,巧妙地將小鎮劃為兩半,分做兩儀。
河的東側,便是沉淀了歷史底蘊的商業區,狹窄的街道兩側商鋪林立,古樸典雅的建筑靜默訴說著清水鎮的輝煌與繁榮。
河的西側,則是生活氣息濃郁的住宅區,房屋錯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小巷縱橫交錯,仿佛步入了一個夢幻般的迷宮。
隨著冬季的臨近,這座靜謐的小鎮更添幾分蕭瑟之美。
裸露的樹枝在寒風中輕舞飛揚,幾片殘存的黃葉頑強地掛于枝頭,宛如歲月的使者,低語著四季的輪回。
街頭的行人紛紛裹緊衣領,步履匆匆,僅在呼嘯的寒風中留下匆忙的背影。鎮上的商鋪也暫時收斂了往日的喧囂與熱鬧。
夜幕降臨之際,清水鎮宛如被一層幽深神秘的面紗所遮掩。遠處的山巒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深邃與寧靜。
鎮上的燈火漸次點亮,如星辰般點綴于各個角落,在夜空中閃爍不定,為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溫暖與詩意。
在入夜寒風中,一青衣道袍道人披星趕月匆匆而至,他自充滿神秘色彩的大青山而來,入了清水鎮。
入夜之后,清水鎮不比前世,鎮上之人早已閉門休息,就算是街邊酒肆也門可羅雀,偶爾有幾個酒蒙子勾肩搭背走出,在嚷嚷聲中遠去。
姜尚閑庭信步中走過青石長街,路過街邊酒肆之時,忽有一道聲音喊停了他。
“道長留步。”
姜尚回首,原來是一位年輕道士站在酒肆二樓朝他呼喊。
“道長請留步,我家師尊想請你吃個飯,可否行個方便?”年輕道士對著姜尚拱手道,此子雖言語得體,但臉龐稚嫩,身量矮小,看起來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童罷了。
“不必,貧道不餓。”姜尚擺擺手拒絕。
他正欲就此離去,小童背后響起一道渾厚滄桑的聲音:“且慢,樓下可是龍虎觀觀主,姜道離姜道友?”
姜尚聞言,腳步頓住,“道離”正是他的道號,目光看向聲源之處,一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老道站在二樓,一對銳利的眼眸盯著他。
“敢問道兄何人?”姜尚略帶疑惑地詢問道。
這時那位老道已從樓梯緩緩走下,一雙鷹鉤鼻讓他平添一股陰冷之感,他的身材并不健碩,但給人一種很穩重的感覺。
姜尚暗自打量他,發現此人雖年逾耄耋,但精神矍鑠,目光炯炯有神,隱含威勢,儼然是久居高位養成的氣場。
姜尚不禁猜測,如此氣場,此老者是哪里的得道真修?
“老道陳玄風,見過姜道友。”老者微微施禮道。
“哦,原來是陳道友,失敬失敬,幸會幸會。”姜尚拱手還禮道。
“聽聞姜道友法力通神,道術超凡,貧道一直想拜訪,卻苦于沒有機緣相見,今日能在此處碰見,也是貧道三生有幸啊。”陳玄風客套道。
“陳道友謬贊了,貧道不過是懂些許雕蟲小技,何足掛齒?倒是陳道友,一身修為竟已臻至化境,實屬難得。想來不久便可鑄下道基吧?”
姜尚笑答道。
姜尚的話,讓陳玄風眼瞳一縮。他沒有料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年輕道人竟能一眼看破自己的虛實,這份洞察之力,令他震驚不已。
“道長果然慧眼如炬,一眼便知老道的情況,老道慚愧。”陳玄風不再多說,而是直奔主題,“道長此番前來清水鎮,可是為了那件寶物而來?”
“寶物?”姜尚心中一動,可嘴上還是笑著回答道:“陳道友誤會了,貧道此次下山,是因為貧道道觀年久失修,想著趁冬季之前修繕一番,免得大雪封境之后不便下山。”
“哦?莫非道友還不知道?”陳玄風眼睛一亮,笑問道。
姜尚淡笑著搖了搖頭。
如此,陳玄鳳心中也就有數了,他不再多言,而是抬手做稽首禮,邀請道:“既然如此,還請姜道友給個薄面,隨老道入內一敘,可否?”
姜尚沉吟少許,望了眼陳玄風極力邀請入內的酒肆,見并無不妥之處,才頷首同意道:“既如此,那貧道恭敬不如從命,道友先請!”
“請!”
二人入了酒肆,陳玄鳳在前領路,姜尚跟在身后四處打量。
他目光環視一圈,見店內陳設頗為簡樸,除了桌椅板凳與柜臺、茶具外別無其他物品,甚是簡潔,不由道:“這酒肆環境倒是清凈,少了幾分世俗侵擾。”
陳玄鳳聞言一怔,隨即笑道:“姜道友好眼力,此處確實是一個適合清修的好去處。只可惜,我輩修行之人皆要拋卻紅塵,以天地為爐,以蒼穹為鼎,淬煉自身。這里終歸是凡人的地界,我等若是久待,頗為不妥。”
陳玄鳳說完,便招呼伙計上菜。
“姜道友請!”陳玄鳳示意他先入席。
“陳道友請!”姜尚也謙虛地回道,然后率先入席。
這是一張八仙桌,陳玄鳳和姜尚分別坐在左右兩端,姜尚剛一坐下,小廝便奉上香茗。
“這是老道不成器的徒兒。”陳玄鳳笑著將一旁的小童拉到跟前,笑著介紹道:“徒兒,還不快見過你姜師伯。”
“陳鳳俠見過師伯。”小童沒了剛才的樣子,神態變得拘謹了很多。
“嗯。”
姜尚并無過多關注,顯得有些冷淡,他與這師徒二人不過萍水相逢。
陳玄風見狀,立即揮退陳鳳俠,執壺給二人斟滿茶水,然后笑瞇瞇地開口道:“道友請!”
“請!”
二人對飲一盞,陳玄鳳這才切入主題道:“姜道友應該也得知最近那‘秘藏’的消息了吧?”
“略有耳聞。”姜尚神色不動,只是放下茶杯,頷首道。
陳玄風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此次出世的秘藏之地,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乃是一處金丹大修洞府,附近諸多同道已經打算一探究竟。可惜老道來的遲,未找到結盟同道,孤身一人前往又不太妥當,故聽聞道友大名,起了心思。”
姜尚微笑著點了點頭。
陳玄風見狀繼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老道一人恐不能成事,故請道友助我一臂之力,事后感激不盡。”
姜尚挑眉看了陳玄鳳一眼,不解道:“陳道友何以如此信貧道?貧道法力微弱,且與陳道友應該也是第一次見面吧?”
“這……”
陳玄風啞然,片刻才道:“老道相信自己的直覺。”
姜尚聞言,哂笑一聲,“呵呵……”
見他這般態度,陳玄風心底升起幾分惱怒來,他壓制住脾性,耐著性子說道:“道友可是不愿幫忙?”
“陳道友,恕貧道冒昧的說一句,貧道為什么要幫你呢?”
陳玄風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怒意,但旋即又被壓制下去,只見他嘆了口氣,道:“唉,老道知道自己的條件不怎么吸引人,但若是姜道友肯助老道一臂之力,事后必有厚報。”
陳玄風說著,取出一枚玉簡放在桌上,推給姜尚,“這是《分光化影御劍訣》的總綱,若是道友肯出手,老夫定不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