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巡視藍田
- 穿越古代不當太子
- 呆呆的祈求者
- 2070字
- 2024-01-21 08:23:22
這縫紉機做出來自然是給裁縫用的,不過皇后也非常感興趣,帶著三個妹妹一起來到了藍田王宮。
“娘,你們來了?”
皇后說道:“聽說那個什么縫紉機做好了,就過來看看。”
劉溫玨指著一堆零件說道:“正準備安裝呢。”
接替老張頭的人叫做老丁頭,也是工部為數(shù)不多上了年紀的工匠。他和老張頭是一個衙門里的,時常交流。
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老張頭教他從劉溫玨這邊學來的知識。
老丁頭一邊看著說明書,一邊艱難地安裝著,劉溫玨還得時不時地進行糾正。足足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一臺縫紉機才被安裝好。
皇后點評道:“這樣一臺縫紉機,不便宜吧。”
縫紉機上精巧的部分都是用好鋼打制而成,單就用料來說不算便宜。
劉溫玨說道:“家庭式的生產(chǎn)方式必然會被淘汰的,今后肯定是開設紡織廠。比如比現(xiàn)在紡紗機織布機效率更高的機器,百姓買不起,但是那些世家大族買得起。
這些世家大族買了機器,就辦廠,招募工人進廠做工。布匹的成本下降,數(shù)量增加,百姓可以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布。”
皇后思索著說道:“如果是這樣,那買布回家自己縫制衣服,豈不是也會被淘汰?”
劉溫玨點頭:“沒錯,讓布莊做好成衣直接售賣,才是比較成熟的模式。”
皇帝也來了,他聽到劉溫玨的話后,直接問道:“但是百姓沒錢怎么辦?”
“工廠制作衣服,需要原材料吧?這東西得從百姓手里收購,百姓就有了錢。
工廠將原材料做成衣服售賣,百姓拿賣了材料的錢去買衣服。別看好像多此一舉,但是這其中產(chǎn)生了兩次交易,就要交兩次稅。”
皇帝點頭道:“有道理啊,不過朕猜測窮苦百姓還是會選擇自己織布自己做衣服。”
劉溫玨攤手:“那就是你這個皇帝做的不夠好,按照正常的經(jīng)濟模式,農(nóng)民的稅收應該完全免除,商業(yè)稅收要提高。
如此一來,商業(yè)稅就可以抵農(nóng)稅,百姓手里也就有了錢。有了錢之后就可以參與到整個國家的經(jīng)濟當中,錢也就循環(huán)起來。”
“攤丁入畝,還是有點難啊。”
皇帝嘆氣道:“還得過幾年,先把科舉做起來。”
劉溫玨坐在縫紉機機前,掛線,穿針,放布。隨后腳下開始踩踏板,那針就快速地在布上穿刺,發(fā)出頻率非常高的聲音。
“嘟嘟嘟嘟~”
皇后等人一時間愣住了,要是她們自己縫針,那幾個呼吸能穿一個針腳,那已經(jīng)很不錯了。
但是這個縫紉機,一個呼吸就好幾個針腳,根本沒法比。
劉溫玨起身說道:“看到了吧,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皇后說道:“大娃,讓娘來試試看。”
劉溫玨示意皇后坐好,然后教道:“娘,這踩的時候針就會落下,你要掌握好節(jié)奏,然后手要同時移動布匹。”
皇后認真聽講,隨后直接上手,踩踏底板,針頭快速落下。她移動布匹,但是沒有掌握好速度,那兩塊布被縫的慘不忍睹。
劉溫玨鼓勵道:“做的很好,娘,你第一次就能掌握到如此水準,已經(jīng)很難得了。”
皇后笑道:“盡說些好話,做的好不好,娘會不知道?”
難得全家都在,劉溫玨又整了頓燒烤大餐,更是讓馬總管找了只羊羔來。
烤全羊,那叫一個舒坦。
餐桌上,眾人大快朵頤,再加上二三十度的蒸餾酒助興,兩個皇帝都喝的很開心。
皇帝忽然問道:“大娃,你一直強調(diào)生產(chǎn)力。那么在收割和打谷方面有沒有相關(guān)的技術(shù)?”
太上皇補充道:“還有插秧,耕地的。”
劉溫玨說道:“有,打谷機,谷風車,都是簡單的東西。但是依然需要靠人力,這東西也就那樣了。”
谷風車真是神器,劉溫玨小時候在鄉(xiāng)下還看到很多農(nóng)民家里用,即使他們已經(jīng)有了拖拉機。當然,更重要的是,南方的田地不適合大型機械入場,很多活還是要靠人力。
劉溫玨說道:“我有一種效率非常高的耕犁,叫做曲轅犁。這種犁只需要一頭牛,比現(xiàn)在的犁更好用。”
皇帝立馬不暈了,他精神煥發(fā):“大娃,速速將技術(shù)拿出來。”
劉溫玨叫來小環(huán),她從挎包里取出了谷風車,曲轅犁的圖紙。
皇帝笑著說道:“等這一輪的冬麥收割完,剛好用這犁翻地,還能再種一季黃豆。”
劉溫玨建議道:“將圖紙抄錄十三份,曲轅犁也做十三副出來。之后就傳送各州,讓他們逐級教導百姓制作曲轅犁。
反正這犁制作簡單,主要花費是些許鋼材打制的犁頭。”
皇帝思索道:“看樣子要讓煉鋼廠全力打造這犁頭,北方多旱田,南方水田反而沒有那么迫切。”
曲轅犁的安排已經(jīng)做好,第二天,劉溫玨就帶著大批人馬,往藍田國而去。
作為藍田王,總該是要巡視一下自己的領地。
藍田國左臨灞河,離長安60里路程,秦嶺三面環(huán)繞,土地田林參半,田地集中西部灞河水系。
灞河左邊是狹長的白鹿原,南北有50里長,山路崎嶇,小路難行。
過了灞橋,就算是進入藍田國的范圍內(nèi)了。
沿著灞河一路向南,沿途都是樹林,腳下是塵土飛揚的黃土路。好在今天劉溫玨坐的馬車,有減震和橡膠輪胎,不算太難受。
沿路沒有看到什么行人,一直往南走了近三十里,才看到了第一個村莊。
關(guān)麟問道:“大王,要入村嗎?”
由于劉溫玨自成一國,所以他如今的保衛(wèi)力量全部靠關(guān)麟。他手底下只有兩百士兵,都是關(guān)明指派的忠心部下。
“不用了,繼續(xù)前進。”
一直走到秦嶺北麓,這趟藍田國之旅才結(jié)束。
總的來說,藍田國一共兩個村一個鎮(zhèn)。兩個村人口不多,只有幾千人,而鎮(zhèn)子則是有近萬人。
這里幾乎沒有經(jīng)濟,都是種田為生,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田,雖然不多。大多數(shù)田地都集中在一個趙姓的地主手里,劉溫玨并沒有將他放在眼里,等自己制定的新田稅出來,必須將他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