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溜~”
“吸溜~”
三個小公主坐在桌位上,吃著王德端來的冰激凌。
劉溫玨摸了摸長樂的小腦袋,長樂理都不理,專心地吃著。
“長樂,好吃嗎?”
“好吃!長樂想每天都吃。”
劉溫玨說道:“不行,吃多了拉肚子,一周只能吃一次。”
長樂很是失落,皇帝見她吃的香就說道:“長樂,給爹吃一口好嗎?”
長樂糾結了一下,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就一口哦。”
皇帝笑瞇瞇地一口吃下,頓時感覺一股冰涼在嘴里化開,太舒服了。
皇帝吩咐道:“王德,馬上回去做幾份,給皇后她們以及太上皇送去。”
“喏!”
劉興眼巴巴地看著她們吃,口水都流出來了。他扒著劉溫玨的袖子說道:“大哥,給我也吃一口吧。”
“不是說了回去自己做嗎?”
“但是我現(xiàn)在好想吃。”
“沒門,上課!”
看公主們都吃完了,劉溫玨就開始了藝術課。
劉溫玨說道:“藝術分好幾個大類,我簡單介紹一下。有書法,繪畫,歌唱,樂器,雕刻等等等等。
我會的也不多,就挑幾個講吧。”
劉溫玨從旁邊拿來了六弦琴,這六弦琴就是吉他,他撥動了一下琴弦,發(fā)出了一陣聲音。
“在上音樂課之前,先和你們說一下聲音這門科學。”
劉興抱怨道:“大哥,不是上藝術課嗎?”
“說話前要舉手。”
劉溫玨說道:“聲音的產(chǎn)生是物體發(fā)生了震動,你們看這琴弦。”
劉溫玨一挑,一根琴弦不斷地顫動,聲音地傳達了出來。
“看到了嗎?這琴弦在震動,所以發(fā)出了聲音。而琴弦來回震動的幅度,就是振幅,振幅的大小影響聲音的大小。
而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音色是不同的,這個不用我說,你們基本上也聽得出來。”
劉溫玨問道:“提問,我們人在說話的時候,聲音是從哪里產(chǎn)生的?”
劉興舉手道:“當然是嘴巴啊!”
劉溫瑜舉手道:“大哥,是喉嚨吧?”
劉溫玨點頭道:“沒錯,是喉嚨,大家把手放在喉嚨上,說話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感覺到里面有東西在震動?”
眾人聽了之后,都實驗了一番,果然是喉嚨在震動。
劉溫玨繼續(xù)講課:“這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所謂的介質,就是氣體,固體,液體。提問,聲音在這三種介質中,哪種介質傳播聲音最快?”
關明舉手道:“秦王殿下,是不是固體?”
劉溫玨說道:“二叔,你是怎么想的,大膽地說出來。”
“是這樣的,有些斥候,通常會趴伏在地上用耳朵就可以判斷有沒有馬匹靠近。我想,他用耳朵貼著大地,應該是固體更快。”
劉溫玨鼓掌道:“沒錯,這就是觀察生活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很多人都會這種技術,但是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而科學就是告訴你們這是為什么。
簡單來說,固體是一個整體,所以傳播聲音的時候非常快速。而水流是不斷流動的,干擾大,所以慢。但是最慢的是空氣,我們平日里說話就是在空氣中。”
他拍著手,把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好了,我們現(xiàn)在正式開始上音樂課吧。樂正,過來。”
樂正小心翼翼地問道:“秦王殿下,您找我?”
“嗯,你來給大家上音樂課。”
“什么?”
樂和連忙擺手拒絕:“不行,這不合禮數(shù)。臣只是一個小小的樂工,怎么能給陛下還有皇子公主上課呢?”
樂和最害怕的其實還是那三位大儒,要知道這可是當老師,他怎么敢和大儒平起平坐?
劉溫玨吩咐道:“按我說的做,我之前怎么教你的,你就怎么教他們。”
樂和面帶難色地看向皇帝,皇帝則是問道:“玨兒,為什么要學藝術?”
“對于我們這樣身份的人來說,學藝術是為了陶冶情操。你們除非有這方面的天賦,不然也不可能以此謀生。
但是藝術和先賢經(jīng)典一樣,都是豐富精神方面的建設。不求你們會,但是多少得了解,不然會讓人覺得沒文化。”
孔穎達說道:“學儒家就已經(jīng)夠了,何必學那百工之道。”
“很簡單,因為千百年過去了,百工的東西會傳至未來。”
孔穎達據(jù)理力爭:“儒家經(jīng)典一樣會傳至未來。”
“但是只會儒家經(jīng)典,在未來的生產(chǎn)力完全落后。比如某地缺個縣令,有兩位儒生都能勝任。但是其中一位多少會些丹青之道,那我肯定要那個丹青儒生。
昔年的君子六藝,基本上將于國最重要的幾項都包涵了進去,那時候的君子,代表時代最強的生產(chǎn)力。而如今的儒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劉溫玨指著孔穎達說道:“這樣的儒生,還指望以后讀幾本儒家經(jīng)典就能當官?”
“謬論,這是謬論!”
劉溫玨懶得理會他,直接強硬地說道:“樂和,難道你就不想光宗耀祖?你要知道,這課上完,樂師可就崛起有望!”
樂和一愣,之后滿臉潮紅。他激動地說道:“秦王殿下,臣愿意上這音樂課!”
劉溫玨將講臺讓出來說道:“放心,不要害怕,我在旁邊。”
樂和站在講臺上,臺下全是身份尊貴的學生,他顫抖地喊道:“上課!”
“起立!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
樂和深呼吸,放松,隨后在黑板上寫了數(shù)字0~7,然后說道:“自秦王殿下改革音律,傳統(tǒng)的宮商角徵羽五音,已經(jīng)不夠適用。
今天第一課,我們就先學這些音符。跟我念……”
這種新式音樂對其他人來說非常新鮮,特別是劉興,這家伙扯著嗓子鬼哭狼嚎,讓三個小公主都捂起了耳朵。
樂和糾正道:“這七個音符呢,唱的時候自然發(fā)聲,聲音就是從低到高的。接下來我們直接學一首兒歌吧。”
樂和在黑板上寫上《小星星》的曲譜,然后一句一句地教。這首歌旋律簡單,歌詞朗朗上口,孩子們學的很快。
至于皇帝等大人,自然是不會學的,讓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唱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