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尋找盟友
- 年代:我的1984雙穿門
- 諸往
- 2033字
- 2024-01-16 18:00:00
“你看你看,人家是做好事的,怎么可能突然跑路了?!?
宮凱鳳得意說道。
楊吾意往那兒一坐,將對話窗口關掉。
“等看到他給你的照片再說吧!”
說完后她便看到電腦屏幕上反射出宮凱鳳的賤笑。
要說起來,其實她心里也傾向于對方沒有欺騙自己,可現在各種各樣打著慈善旗號的人,背地里卻在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實在讓她很難堅信對方的人品。
沒有監督,哪來的信任。
也就是宮凱鳳這個‘傻子’愿意聽信一面之詞。
另一邊,陳嘉興等了半天發現對方一直是一個已讀不回的狀態,他干脆也不再等候,直接退出平臺。
倒是對方對于這件事情的關注讓他產生了一些興趣。
現代社會也還有他描述中的山村,連學都沒法上那種?
懷揣著好奇心,他拿起手機打開小紅薯搜索了起來。
“山區學生?!?
他輸入關鍵詞,然后便是排列好的帖子。
他點開一個感興趣的帖子,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出發帖人比較用心。
標題也是他感興趣的“xxx支教兩個月真實感受”。
“這里的路是泥巴路,每天學生們基本要走1~3小時的路到學校,刮風下雨都是一樣的。”
“冬天天氣冷的時候一些學生還是穿拖鞋,好在有愛心人士捐贈了一些鞋子和衣服……”
陳嘉興仔細看完文字和圖片,然后翻看了評論區。
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他沒有嘗試去和這些人辯論,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取決于每個人獨立的人生經歷。
而且有些人的評論看上去言辭很激烈,可也有一定道理,他感覺有可取之處。
“哎,這條件看上去還不如我在宋家村辦的學校嘛……”
他看著照片上那泛黃掉皮的墻壁,以及破爛不堪的桌椅,心想這些基礎設施是真的遠不如宋家村小學。
宋家村好歹還是新裝的玻璃。
他又點開一個帖子,看了一會兒,家國發現比剛才的那個還要凄慘。
這次甚至沒有好心人捐贈衣服,學生們只能穿著破爛的衣服上學和生活,讓人看著很是難受。
他甚至有點懷疑自己幫助宋家村發展的意義了。
還有這么多日子更苦的地方,宋家村真的需要他的幫助嗎?
但是很快他就想通了,地域條件和自然環境的不同注定會讓不同地區的發展產生差距。
例如大西北地域倒是遼闊,可照樣沒得發展。
就算讓他去剛才帖子里寫到的這幾個地方去,他多半也沒辦法幫上什么忙。
同樣的力量用在更好發展的地區,再讓這些地區對他們進行幫助,倒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辦法。
可問題是先發展的已經發展不錯了,可幫助哪兒去了?
他想了一會兒,怎么也想不明白。
干脆他又打開網購平臺,給東北大花的商家發去了詢問。
“你們對于公益事業這么感興趣,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嗎?”他問。
楊吾意此時正忙活著回復買家信息,點開聊天框瞅了眼陳嘉興的詢問便立馬關掉。
心里還念叨著,什么人啊,喋喋不休的。
想著她又心虛地回頭看了眼已經躺在沙發上睡著的宮凱鳳,微微響起的鼾聲以前都讓她很心安,有一種兩人彼此奮斗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景。
但是今天就不一樣了,她只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剝奪愛人喜歡之物的小人,在做一些陰暗的事情。
“是的,我男朋友曾經接受過資助?!?
陳嘉興等了半天,終于看到對方發來的回復。
他沒有多想,畢竟生活和工作要緊。
也不能指望人家一個商家工作時間和他閑聊。
倒是對方這個回答讓他再次確認。
上次對方只說是從大山出來的,他當時沒多想。
今天看到大山里面竟然是這樣的情況,果然對方也是曾經接受過援助的人,那同樣愿意回饋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他遲疑了一會兒,關掉對話框思考起來。
自己父母這邊總要給一個交代。
最起碼肯定不能長時間拖下去,一旦啥時候兩人和自己要個成果看看,再甚至要問問他去的地方是哪兒,就算他再會編,最終也只能露餡。
除非說現實生活里他真的有這么一個事業。
而且這也恰好能滿足老爹對于自己的鼓勵,想做什么就去做!
他沒有急著回復商家,而是自己在網上查了起來。
公益組織?他看了看一些公益組織的介紹,說的有板有眼,可因為一些刻板印象的存在,他還是不敢相信。
然后他又看了一些其他機構的介紹,全都大同小異。
主要是缺乏監督,所以一旦出現一點小問題就很難讓人信任他們。
“你們開這個店鋪很賺錢嗎?”他又給商家發過去詢問。
等了等,對方沒回答。
陳嘉興又問道:“如果賺的不多,有沒有興趣來和我一起成立一個公益組織,我這邊可以提供初始資金,你們兩個有銷售經驗,以后要是有對應的助農工作,你們也能勝任?!?
“工資商量著來,你們看行不行?”
他問完后也沒再等待回應。
畢竟即便是對方看到了問話估計也要商量一下,而且他這個事情還需要籌備工作,不是上下嘴皮子一合就辦成了。
眼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得讓宋家村先吃飽飯。
現在的社會種地的人并不多,但是完全不像以前那樣吃不飽,甚至他回自己奶奶家的時候還會看到很多荒地沒人種。
究其原因就是種子肥料農藥三方合力的結果。
天災的事情他管不了,但是這種人力能解決的事情他最擅長了。
但是種子他不準備在網上買,因為這玩意兒太過于考驗對方的人品,而且驗證的成本比較大,他拖不起。
李素芳以前在網上買過四顆藍莓苗,回來在樓下花園種了三年,長得倒是老高,可從來沒開過花,就更別說藍莓長啥樣了。
天殺的,到最后一家人也不知道到底買的什么東西。
有了老媽的經驗,他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他準備線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