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點新法子
- 年代:我的1984雙穿門
- 諸往
- 2047字
- 2024-01-12 18:30:24
吉普車駛出村子,在縣道上帶起一陣塵土飛揚,引得道路兩側的村民注目。
“耀東,你見識多,這啥車?。俊?
宋耀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冷笑兩聲。
“我知道個屁。”
“不過他們來的時候車后面那個轱轆上,還綁著一輛自行車,我看是陳嘉興走的時候騎那輛!”
“那你的意思就是……有人載著陳嘉興回來了?”
那村民繼續問道。
宋耀東點點頭,”說不好吧,也許是他進城犯了事,人家給他抓回來,讓咱們村委好好管教一番呢?!?
“這樣啊……”
“別問了,干你的活兒吧!”
“還想不想賺錢了!”
村民白了他一眼,但是想到按時發來的工資他還是老老實實燒磚去了。
同樣的猜測也在路另一邊的磚廠里面流傳開。
“嘉興哥被人送回來了,那車看著像軍車,有面兒?。 ?
“胡說八道,嘉興是進城辦業務,又不是當兵去了,這種話以后少說!”
“不過確實有面兒,四個輪子的車,俺還沒坐過呢……”
宋大牛打斷自家老三的猜測,托著下巴喃喃自語。
吉普車上,小徐淡定開口。
“雯雯,這個陳嘉興看起來真是不一般,說話做事完全不怯場,我在連隊向首長匯報工作的時候都沒他這種氣質。
他今天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娓娓道來?!?
“嗯,你說的對?!?
“回去問問我爸的看法吧?!?
“以后咱們還有機會來?!?
……
學校里面,所有的物件這下都齊全了,平智叔臉上止不住的興奮。
“嘉興啊,開學的日子你定好了沒?還是說要準備準備,紫玉那邊沒什么問題吧?”
“沒問題了叔,緩上兩三天,通知一下村里人,然后就準備開學吧?!?
“好!我去挨家挨戶通知!”
開學的日子最終被定在了三天后,也就是9月6號。
有了盼頭,日子就感覺過的越來越快。
中間幾天陳嘉興除了準備開學的事情,剩下的心思自然放在了磚廠這里。
之前他沒接觸村子的事務,對于村子的整體發展還處在一個模糊的認知狀態中。
但隨著現在和平智叔等人的交流越來越多,他對村子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根據了解,宋家村一戶人家按照兩個勞動力算,一年也就堪堪一千塊錢的收入,這個水平在全鎮上是絕對的倒數。
而這些收入大頭更是被集中消費在了吃住上,哪年遇上子女嫁娶都很難承擔,別說有個大病什么的,沒人吃藥,全靠硬抗。
扛不住咋整,等死。
遇上豐年還好,糧食足夠吃,剩下的賣錢。
遇上災年那就得先保著種,再保著勞動力吃,最后才是剩下的一家老小。
陳嘉興雖然沒具體過問,但也能想到曾經的慘烈。
“先定個小目標,今年年底咱們村勞動力人均500塊收入,行吧?”
村委屋子里面,平智叔拿出紙筆擺弄,問道。
真正在算賬的還是他對面的會計宋東財,東財叔撥弄著算盤,又在紙上飛速寫著什么。
“不夠,就咱們這個磚廠的規模我看是夠嗆。”
“畢竟來我們這干活的人還不到村里勞動力的一半,活兒就這么多,現在已經人擠人了,沒什么好機會給其他人了?!?
“如果把村里所有勞動力都安排進來,那相應的每人收入自然就會減少,唯一的好處就是我們這里活兒比較輕快罷了?!?
東財叔說完,扭頭看向一旁的陳嘉興,想知道自己說的有沒有問題。
陳嘉興點點頭,表示認可。
然后他話鋒一轉,“慢慢來嘛,今年一部分人先過上好日子,剩下的也有機會?!?
“咱們不搞什么平均主義,誰干得好,干得多,誰適合干什么,咱們就怎么安排?!?
“比如說宋耀東,他就挺適合給村里挑大糞,那我覺得也可以專門為他發展這樣一個產業。”
“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就好?!?
平智叔和東財叔以為他是在故意嘲諷宋耀東,于是兩人只能尷尬一笑。
但其實陳嘉興真是這樣想的。
家家戶戶有錢了,不愿意干這樣臟兮兮的活兒,自然可以花錢雇宋耀東去家里挑大糞,這不也算是增加崗位?
當然,不太適合村子長久發展而已。
“來,我們聊一下下一步的規劃……”
幾個小時的商議過后,最終方案被敲定下來。
先把糧食產量提上去,把溫飽問題解決,在此基礎上再想其他問題。
討論過程中陳嘉興還給兩人引入了一個叫做‘恩格爾系數’的概念,雖然倆人都聽不懂,但多少也能明白意思。
就是說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以此來形容人的生活質量。
像宋家村的村民,按照陳嘉興給出的計算結果來看,普遍都是絕對貧窮的類型。
恩格爾系數高達60%,可以說基本上所有開銷都花在了吃上。
只有解決溫飽問題,才能更好的發展,否則都是治標不治本。
“這個糧食產量問題,可不單單是咱們村自己的問題,全鎮,乃至全縣也沒什么好的辦法?!?
“老天爺哪年春天就是不給你下雨,你也沒轍,再就是離水源遠的地方,確實不能大面積種莊稼,不然單單每天澆水就能累死人。”
平智叔小聲抱怨。
東財叔也看著他,對他提出的這個想法不抱什么期望。
誰不知道吃不飽是因為地里莊稼少呢,可知道了問題來源不代表就能解決問題。
陳嘉興建個廠他們還能說有別人的經驗,想讓糧食增產……這可完全沒有經驗可言。
“很難是吧?”
陳嘉興得意一笑。
“難就對了,正是因為難,所以解決了效果就更好。”
“今年算豐年,村民沒餓著,趁這個勢頭,我們加把勁,努力一下,明年再來一次豐收?!?
陳嘉興說道。
兩人附和著點頭,但其實內心都很不理解。
“咱們村委不是還剩一筆錢嗎?先拿出一部分做前期準備,不夠的話……”
陳嘉興想了想,又說道:
“咱們誰家里有沒有那種從祖上傳下來的老物件,要祖上傳下來的哈,不能是土里挖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