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投入生產(chǎn)
- 年代:我的1984雙穿門
- 諸往
- 2086字
- 2024-01-01 18:01:00
宋家村,陳嘉興等待了一個多月的廠房終于建好。
參與建設(shè)的眾人都被曬黑了一圈,甚至有的人身上都曬掉了一層皮,可沒人有什么怨言,反而各個精神飽滿,像是第一天來干活一樣。
“給,喝水。”
陳嘉興把自己帶回來的礦泉水放到廠房,從里面拿了十幾瓶分給眾人。
“這是城里買的?”
“不喝不喝,太貴重了?!?
嶄新精美的包裝讓宋大牛等人連忙拒絕。
他們一個個樸實的很,還沒開始動工,哪兒能白吃白喝。
可陳嘉興不管,挨個硬塞到眾人懷里。
而后開口:“鄉(xiāng)親們,大家一個月受的苦我都看在眼里,雖說我是這次建廠提議的發(fā)起者,但是這說白了就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村委負(fù)責(zé)貸款搞起來,如果做得好,再讓大家入股,到時候大家都有利潤。
我們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大家不要太拘謹(jǐn)了?!?
“水呢,我們管夠,平時誰渴了隨便拿著喝,以后咱們賺錢了,別說水,就連酒,茅臺、汾酒咱們都喝得起!”
他是真心沒當(dāng)個事。
畢竟這最便宜的冰露一箱才二十幾塊錢,宋家村人人都喝到水中毒他也供得起……
村民們此時面面相覷,依然沒人好意思動嘴,直到宋犇擰開一瓶水,咕嘟咕嘟灌到嘴里之后,才有人漸漸動搖了。
要說起來,這天氣確實熱,礦泉水有著和山泉水相似的甘甜,又好儲存,誰不心動呢。
“大家盡管喝,咱們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干活不是?”宋犇還慫恿起來。
宋大牛在一邊一直扯他褲腳,可宋犇絲毫不為所動。
直到大家陸陸續(xù)續(xù)擰開瓶蓋喝水解渴,宋大牛才無奈搖了搖頭,最終跟上了大家的腳步。
不得不說,這大熱天礦泉水喝起來確實過癮,要是再冰一點就更完美了。
可是他們都只聽說過城里有機器能時刻維持低溫,好像叫什么冰柜,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用上,目前只能想想了。
待到眾人歇息完畢,宋平智也從屋外走進(jìn)來,正好看到眼前的景象,他不禁眉頭一皺。
過于鋪張浪費,他之后要好好教育一下陳嘉興。
讀書人也不行,讀書人更要勤儉節(jié)約,不然多少錢都不夠糟蹋的。
“咳咳,大家聽我說。”
“咱們廠子今天就算完工了,名字呢我也想好了,就叫宋家村泡沫磚廠。”
宋平智示意眾人安靜,而后說道。
沒人有意見,都紛紛點頭。
陳嘉興則是坐在墻邊陰涼處,跟著點起了頭。
“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往后的安排我們之前都說了,大家照辦就行,都沒問題吧?”
“沒問題!”眾人齊聲應(yīng)道。
平智叔說完以后,東財叔又在一旁把這次建廠的成本和所有人交代了一下,同時還出示了賬目,如果誰有異議,隨時可以去村委詢問。
一套流程走完,基本沒什么問題了,于是在所有人殷切的目光之中,宋家村泡沫磚廠終于走向投產(chǎn)使用。
隨著機器通電,微微的轟鳴聲響起,原材料被村民們添加到機器里。
這些原材料都是前一陣陳嘉興進(jìn)城去買回來的,分別是粉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等等工業(yè)用料,建材市場就有。
因為是第一次開工,所以陳嘉興得現(xiàn)場監(jiān)督一下,防止誰的操作失誤。
不過現(xiàn)在看起來大家當(dāng)時聽得很認(rèn)真,操作步驟完全沒問題,他逐漸放下心來。
第一批泡沫磚很快就從流水線的盡頭被制作好,等在那里的村民也及時給它們都堆積擺放好。
人人臉上都露出驚喜的神情,喜的是成品確實如陳嘉興所說,驚的則是真有這種不需要人力干活的機器?
那宋耀東他們不是冤種嗎?
不過大伙都沒直接嘲諷,而是在認(rèn)真的干活。
看了一會兒以后,陳嘉興和平智叔東財叔三人放心離開。
走在路上,東財叔贊不絕口,“你們倆還別說,咱們這個機器一轉(zhuǎn),我就感覺錢要進(jìn)兜了!”
“還不是嘉興的功勞?!?
平智叔跟著說道。
此刻兩人對他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從最開始的略微懷疑到相信,又到現(xiàn)在的絕對滿意了。
一塊塊泡沫磚那都是錢,村民們不用太多忙碌就能賺到錢,多好的事情。
不過笑著笑著平智叔又露出哀容,“就是咱們村民看到這生意賺錢,以后地恐怕就沒人種了?!?
“老祖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到了咱們這一輩兒給丟了,以后到下面我都沒臉說是我領(lǐng)著咱們村發(fā)展的。”
東財叔同樣苦笑,跟著調(diào)侃了一句,“忘本吶,平智!”
陳嘉興跟在兩人身邊,心里不以為意。
他很清楚,不管兩人愿意還是不愿意,經(jīng)濟(jì)總是要發(fā)展的。
時代在進(jìn)步,眼光卻一直停留在過去,甚至還說什么老祖宗留下來的,那就有些太耽誤了。
畢竟你這么想,別人可不會這么替你著想,人家只會覺得你迂腐。
到時候不管是受欺負(fù)還是沒錢養(yǎng)老,到哪兒說理去?
總不能把老祖宗搬出來吧?
“平智叔、東財叔,你倆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米都多,走得路比我走得橋都遠(yuǎn),說的都有道理。
可是咱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而且光明日報上也刊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咱們做了才知道好不好?!?
“村民日子好了,那老祖宗知道了也高興,就不存在沒臉面這種說法了?!?
“況且耕地嘛……發(fā)展好了,有錢買機器不是更有利于我們種地嘛!”
陳嘉興侃侃而談,讓兩人紛紛側(cè)目。
“你看,我就說,高材生就是不一樣!理論知識一套一套的?!逼街鞘骞恍Α?
“文化人,咱們大老粗怎么比?!?
“不過嘉興說的沒問題?。≠嶅X了買機器,你看人家鄒家村那好幾輛手扶拖拉機,運個貨多方便?”東財叔也哈哈一笑。
“嘉興啊,你可得好好干,咱們村滿打滿算就你這么一個文化人,得多給我們指指方向?!?
平智叔的夸贊讓陳嘉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他還是當(dāng)仁不讓的接下了:“必須的,初中生辦事兒,您倆放心?!?
“別說手扶拖拉機了,等我們賺錢了,咱們自己建個手扶拖拉機廠,自產(chǎn)自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