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逃兵?李景隆百萬大軍全線潰???朱元璋麻了!
- 盛世大明,從帶朱元璋逛故宮開始
- 過節(jié)打豆豆
- 2309字
- 2024-01-04 00:01:00
“說,你們是誰的兵!將軍是誰!”
朱元璋將這個首領(lǐng)按在地上喝道。
見狀,李青峰走到一個和尚的旁邊,用刀劃開麻繩,然后用麻繩將其綁住。
“你是誰....”
那首領(lǐng)一邊大喊,一邊掙扎。
但無濟(jì)于事,李青峰已經(jīng)將他綁的嚴(yán)嚴(yán)實實。
“你沒資格知道?!?
朱元璋將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道:“說,否則咱殺了你?!?
“我說,我說....”
匪首感受到刀鋒在脖子上劃出痕跡,打了個哆嗦,道:“我是俞通淵將軍部下,不知這位兄弟是何方神圣,這錢我們分了,您高抬貴手放了我,啊不不不,錢都是您的?!?
這匪首還以為是黑吃黑。
打算不要這錢,保命。
他絕對想不到,眼前這個人是已經(jīng)死去兩年的朱元璋。
朱元璋罵道:“狗東西,你們?yōu)楹巫隽颂颖???
“你不是逃兵?”匪首一愣。
他還以為對方也是跟他一樣的逃兵,想要吃掉他。
“少廢話,說!”
朱元璋懶得跟此人閑扯這么多。
“好好好,你把刀放下,我說...”
匪首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何問這些,但現(xiàn)在命都在別人手里,只能如實道:
“不是我想當(dāng)逃兵,是這大軍都被打散了,大家都在逃,我們也只是照做啊?!?
“我們一路上,遇到許多同僚,他們都說大明要完了,這次打仗是集齊了全國的兵力,都打輸了。”
“我們只能逃啊,回兵營接著打下去,還是個死。百萬大軍都敗了,這仗沒法打...天下要換皇帝了...”
也就因為如此,這些士兵為了活命,就想著來打家劫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百姓都比較窮,效率不高。
于是乎這七八個人一合計,就來搶這興國禪寺。
沒想到,在這遇到了朱元璋。
“什么?百萬大軍??”
聽完后,朱元璋萬分詫異:“百萬大軍敗給了誰?”
匪首道:“逆賊,燕王朱棣?!?
轟隆——
朱元璋感覺腦子轟隆一響。
沒想到這次剛好穿越到了朱棣造反的日子。
一旁的李青峰也差不多猜測到了,此時正是靖難之役,白溝河之戰(zhàn),應(yīng)該是在建文二年。
白溝河之戰(zhàn)是決定性的戰(zhàn)役。
朱棣二十萬兵馬,大敗李景隆的百萬大軍。
這一戰(zhàn),朝廷元氣大傷。
此后,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guī)模的軍事征討。
朱棣由此轉(zhuǎn)守為攻,取得戰(zhàn)事上的主動。
朱元璋道:“朱棣多少兵馬?”
匪首道:“好像,好像是二十萬....”
“二十萬,他居然組織起了二十萬的兵馬...”
朱元璋頭皮發(fā)麻。
一個藩王,居然能組織起二十萬兵馬。
的確對朝廷造成很大的威脅。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二十萬兵馬戰(zhàn)勝了百萬大軍。
五倍的兵力差,怎么會輸?shù)娜绱藦氐祝?
是哪個孬種帶的兵?
小輩中,應(yīng)該還有優(yōu)秀將領(lǐng),藍(lán)玉呢?
連藍(lán)玉都攔不住朱棣嗎?
“你們主帥是誰?”朱元璋問道。
“李景隆。”匪首道。
“李景???”朱元璋臉色一沉。
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
自己對他還頗有好感,多次讓他去江西練兵。
作為后起之秀培養(yǎng)。
想不到這家伙如此不堪。
匪首:“該說的我都說了,現(xiàn)在能放了我....”
話沒說完,朱元璋已經(jīng)一刀抹了此人的脖子。
就跟殺死一只螞蟻一般。
……
“謝施主大恩!”
和尚們解開了繩索后,方丈起身拜謝。
他看著滿地的尸體,雙手合十,悲痛道:“阿彌陀佛,哎....如今世道,又亂了...”
朱元璋沒有理會,只是擺了擺手。
隨后,便撇了撇腦袋,示意李青峰回房間。
活下來的和尚們呆在原地,抱頭痛哭,過了一會,開始收拾滿地的尸體,洗刷沾滿血跡的地板。
今晚,注定是他們難忘的一天。
..........
回到房間。
不等朱元璋開口,李青峰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兩人坐在桌前,李青峰給朱元璋倒了杯茶,隨后道:“爹,方才我問了方丈時間,現(xiàn)在是建文二年五月?!?
“根據(jù)史料,之前那些逃兵是四月敗的,那場戰(zhàn)役,叫做白溝河戰(zhàn)役?!?
“白溝河戰(zhàn)役,是燕王朱棣最為關(guān)鍵的一戰(zhàn),此一戰(zhàn)大大挫傷了朝廷的有生力量,也是朱棣反守為攻的關(guān)鍵!”
“燕王朱棣此時手上有二十萬大軍,實際上除去沿途占據(jù)城池的守軍,可戰(zhàn)士兵只有十萬?!?
“當(dāng)然了,李景隆那百萬大軍也只不過是號稱,實際上只有六十萬大軍。”
“這一場戰(zhàn)役,堂堂之陣正面對決,燕王朱棣以十萬軍隊,大破李景隆六十萬大軍,勝。”
啪!
聽完后,朱元璋氣的一拍桌子:
“廢物!六十萬大軍,輸?shù)萌绱藦氐?!?
“還有,如此多的兵馬,怎會交到他的手中,難道朝中沒有可用之人了嗎?”
“按照你說的,咱洪武三十一年走的,建文二年,也就是距離洪武十一年過去了二十二年。”
“傅友德、藍(lán)玉...他們還應(yīng)該活著,難道他也死在咱前頭了?”
李青峰點點頭:“圣上,您說對了,他們都走在您的前頭。”
朱元璋沒好氣道:“一個個怎都這么短命,連咱都活不過?!?
李青峰道:“倒不是短命...”
朱元璋皺眉:“何意?”
李青峰:“這些老將,都被您給砍了?!?
朱元璋:“.......”
朱元璋愣了愣,但很快也就想明白了。
這些班底都是自己留給朱標(biāo)的。
標(biāo)兒走了,雄英也走了。
而朱允炆是文官呂本一脈,沒有沾上淮西勛貴的關(guān)系。
若是未來自己推朱允炆上位,想要孫兒位置穩(wěn)固,大概率也會清除這些老家伙,否則江山不穩(wěn)。
“想來,這朱允炆定有咱欣賞的地方?!?
朱元璋沉默良久,道:“否則,咱怎么會狠下心,除掉這些老家伙,保這個朱允炆上位。”
李青峰笑道,“是啊圣上,太子朱標(biāo)的后代當(dāng)中,您的確是最喜歡朱允炆,朱允炆喜讀書,通曉古史,儒雅知禮,您應(yīng)該是在他的身上看到太子朱標(biāo)的身影,才會這么做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應(yīng)該如此,雖然這個朱允炆,咱還沒見過,但那是咱未來做出的決定,應(yīng)該不會錯。怪就怪,朝廷沒有可用之人,這個老四才鉆的機(jī)會。老四啊老四,若是咱隨便留下一員老將,恐怕你都做不到這般大勝!”
李青峰道:“是啊,的確如此,若是有藍(lán)玉領(lǐng)軍,這場靖難之役,燕王朱棣估計就打不過來了。不過...圣上其實您也看走眼了,這朱允炆有些表里不一,并非表面那么儒雅睿智,其實他也挺瓜的,還有些不孝順,這點,圣上您不走,別人都看不出來,您也被他表面騙了。”
朱元璋皺眉:“為何這么說?”
李青峰道:“您死后,七天下葬,藩王進(jìn)京吊唁都被拒絕,朱棣前來吊唁也被拒了。也就是說,您老死后,兒子都見不到您最后一面。”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