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二年,竟然是建始二年,我怎么這么命苦,如今該怎么辦才好呢!”
劉裕眼睛望著遠方,心中卻在快速思考著。
此時大漢王朝內(nèi)部土地兼并已經(jīng)非常嚴重,流民眾多,“盜賊并起”,各地豪強與儒家結(jié)合已經(jīng)控制了天下半數(shù)戶口。
朝堂之中外戚勢力更是急劇膨脹,王氏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國家大權(quán)。
明眼人都能看出,亂世即將來臨。如何才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保全自身呢。
經(jīng)過這些時日的思考,劉裕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只有從軍這一條路。
不過自己如今的身份乃是良家子,從軍需要自備鎧甲兵器。
雖然隨著豪強日漸崛起,良家子破產(chǎn)的越來越多,已經(jīng)不要求一定要有鎧甲,但至少也得有兩三件好的兵器。
可按照如今家中的情況,別說鎧甲了,就連出征的基本兵器都配不齊。
“大兄!吃飯了!”
這時阿明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好!”
劉裕答應(yīng)一聲,從石頭上爬了起來。
“阿季,可是有心事!”
吃完飯,張亮叫住了劉裕。
劉裕此意片刻道,“仲父,小子欲從軍!”
張亮聞言卻是沉默了,半響方道:“以汝之身手,若不從軍也是埋沒了……只是如今這世道……”
“哎!”
張亮搖了搖頭,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始終無法說出口,最終只得長嘆一聲。
劉裕安慰道:“仲父不必憂慮,我等良家子,本就該上戰(zhàn)場!”
說到這里他臉上露出笑容,“一般人想要為戰(zhàn)兵還不可得呢!”
張亮沉默的點了點頭。
“等等!”
張浪轉(zhuǎn)身回了屋中,很快他抱著一把刀走到了劉裕面前。
“這是某昔日與汝大人一同從軍之時所用之器……今日就贈予爾了!只是可惜,昔年戰(zhàn)敗,甲胄戰(zhàn)馬亦是失了……”
“不說了不說了!”
張亮擺了擺手,轉(zhuǎn)過身偷偷擦拭了一下眼淚。
“多謝仲父!”
劉裕只是裝作沒有看見,拜謝了張亮。
張亮擺了擺手,“縣里傳來消息,不日朝廷就會下詔征兵……汝既然有此心,當早做準備……”
張亮走后,劉裕很快回到了自己家中。
劉裕把玩著手中的環(huán)首刀,“若是再有一副甲就好了!”
劉裕環(huán)顧整個屋子,就算是把屋中所有東西都賣了也買不起哪怕是最普通的一副皮甲。
良家子入軍有甲與無甲待遇亦是有很大差別的。
“咦!”
就在這時,劉裕突然被墻角的一件物品吸引住了目光。
他從床上跳了起來,取過物品一看,那是一個用樹藤編成的兜。
“藤甲!”
一個詞語突然從腦海中跳了出來。
藤甲是一種經(jīng)過特殊處理藤編而成的鎧甲。和金屬鎧甲相比,具有重量輕、不怕水、透氣性強等特點。防護部位以頭部和上身為主,多和盾并用,以防護身體其他部位。
藤甲的制作方法也不難,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取出晾曬三日,然后油浸一歲再取出來曬干,最后涂以桐油編制而成,防御性能并不比其他鎧甲差,只是怕火易燃。
“就算是沒有用桐油浸泡,應(yīng)該也有點用,至少比無甲好吧!”
劉裕想到這里,如何還坐的住,當即出了門去找張亮。
“汝想要老樹藤,那有何難,村中別的沒有,這樹藤還是有不少的!”
“若是不夠,那南山之中,還不是有的是!”
“汝且在此等候!”
張亮說著話大笑著出了門,沒過多久,張亮就帶著一大捆經(jīng)過處理的樹藤和一名篾匠回了屋。
“阿季,這樹藤,可能用!”
劉裕上前看了看,發(fā)現(xiàn)那些樹藤都是經(jīng)過處理過的老藤,韌性十足比他希望的還要好上許多。
“這可都是老藤啊!”
“仲父,如何有如此多藤?”
“村中本就常用此藤編織些物件……不過最好的還是葛三……”
張亮說著話,指了指一旁的篾匠。
“汝要用藤,某索性把葛三也喚來了!”
“多謝仲父!”
經(jīng)過幾日的折騰,在葛三的幫助下,劉裕終于用樹藤織成了一套簡易的鎧甲。
“善,大善!”
劉裕試了試新制的藤甲,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
漢成帝建始二年六月,長陵縣外,此時正是上午時分,天空卻是下起了小雨。
一名年約二十的青年腰配著一把環(huán)首刀,背上背著一個大背篼冒著雨走到了縣城外。
“士伍,可有驗、傳?”
縣城城門口一名手執(zhí)大戟,腰懸長刀的武士攔住了劉裕的去路,目光掃向年輕人腰間的環(huán)首刀。
“有!”
劉裕埋頭在褡褳里掏了掏,將“驗”,“傳”小心取出,雙手交給武士,同時介紹起自己來。
“某乃是黎明鄉(xiāng)前來應(yīng)募的良家子,劉裕!”
“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