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是大師請不起
- 靖難失敗后,建文求我登基
- 銀樓吃糖
- 2135字
- 2024-01-05 20:22:57
行路中,荊楚得知,這管家姓王,是平遠縣王府的大管家。
他對王府有幾分印象,似乎是做茶葉生意,家產頗豐。
雖說比不得黃老爺這等龐然大物,但在平遠縣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不過他也聽說,王老爺是個小氣鬼,曾經為了一兩銀子,不惜趕赴東山鎮,與茶農親自交涉。
雖說成功討要回了一兩銀子,可來回的耗費,不下五十兩,妥妥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像這等高門大院,也不知喊他去寫些什么。
莫非是如昨日那公子哥,也要搞些什么嗎名堂出來?
還是說,王老爺寶刀不老,想要老樹開新芽?
登上馬車,王管家態度很是冷淡,并不去看荊楚,只是定定的坐著。
荊楚不是熱臉貼冷屁股的人,自然也是閉口不言,掃視著馬車內環境,心下不免感慨封建主義的享樂,較之后世,也只差些花樣了。
就這馬車內的裝潢,已經讓人看得眼暈,更別說真正的達官貴人出行,是何等的奢靡場面。
伴隨著馬車些微的搖晃,荊楚思緒稍稍放飛,又摸了摸袖袋中的石子,心中安定。
很快,馬車停在一扇小門前,待得馬夫放好墊足,掀開簾子,王管家這才施施然走下。
有樣學樣,荊楚也體會一把封建主義的享受,左右打量,此處很是安靜,顯然已經進了富人區。
地面整潔,環境清幽,與坊市之間截然不同,可見階層差距,從居住之地就已經體現的清楚明白。
跟著王管家從后面小門進入,一路上走拐右拐,好一番行走。
眼下正是冬季,可王府之中,依舊是清泉石上流,荷塘中魚兒游的正歡,還有專人在一旁伺候著。
很快,荊楚被帶至偏廳等候,王管家命人上了茶水,便直接離開前去通知老爺。
入了內院,王管家將事情同王老爺說了,頓時引得王老爺不快:
“你怎么找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來了,才十六歲能做什么?他打娘胎里練習書法,那也不成啊!”
“老爺,成與不成您試試不就成了,小的看他招牌上寫的字,的確是不錯,這才自作主張將他帶來。”
王老爺嘆一口氣:
“試試吧,來都來了,能有什么法子,我倒要看看他有你說的那么神嗎!”
精通各種字體?
王老爺對此嗤之以鼻。
可王管家跟了他這么多年,做事情一向可靠,絕不會無的放矢。
他決定去看一看,若是真有如此水平,那便留下聽用。
否則,亂棍打出府去!
來至偏廳,王老爺一看見荊楚年輕英俊的相貌,便忍不住微微皺眉。
像這等模樣不差的書生,他見過不少,但有真才實學的,可是不多。
更何況書法一道,可不是背幾篇文章,想要有所成就,非得勤學苦練不可。
如此年輕,真就是天賦異稟,那也經不住年月太少啊。
心底懷著幾分不信任,但王老爺畢竟是生意人,喜怒不形于色,落了主座,面帶著笑意,道:
“小先生年輕有為,不到雙十年華,就在書法上有如此造詣,實在叫我佩服。”
“不敢不敢,不過是有些許偏才,入不得大雅之堂,不知王老爺想要寫些什么?”
“小先生有所不知,這番請小先生前來,為的是先父的祭日。”、
“祭日?”
荊楚疑惑不已。
既然是祭日,那應該去尋和尚道士,好生的做一場法事,尋他作甚?
這神棍他可還沒學會,那些佛家經文,并不在他的研修范圍之中。
真指望他吃齋念佛敲鑼打鼓,可就真觸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
好在王老爺解釋很是及時:
“先父最是喜愛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在世之時常常對我提及,此生遺憾便是不能得書圣作品觀摩,只好尋些仿作,嗅一嗅味道。而今先父仙逝已有六年,以往我都是請人寫好祭文燒給先父,奈何今年不同,那位老先生年歲已大,已經提不動筆了,只好遣人四下尋找。”
荊楚:“……”
祭文?
這是什么新鮮的業務?
我一個堂堂讀書人,居然跑來干白事了?
嘶,傳揚出去,豈不是名節不保?
荊楚腦海中思緒閃的很快,一想到名節不保,頓時眼前一亮。
這倒是個法子!
“書圣大名小生如雷貫耳,其書法小生也是多有臨摹學習,既然王老爺信得過在下,小生斷沒有推脫之理,還請王老爺備好紙筆,言明內容,小生即刻就可以書寫!”
《洛神賦》也好,祭文也罷,無非是謀生的手段,能賺到錢,寒磣與否有什么大不了?
王老爺自無不可,命王管家準備紙筆,同時又道:
“小先生事先言明,如果你的書法不能讓我滿意,我可是不會給錢的!”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王老爺放心,如果不像,小生分文不取!”
很快,紙筆取來,有丫鬟磨墨,省去一番功夫。
荊楚拿著祭文范本,仔細看過幾次,隨后提筆便開始書寫。
筆走龍蛇,順暢自然,論及模仿能力,登堂入室的書法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這也是荊楚的底氣來源,不得其意那是小問題,關鍵是像,幾乎能夠以假亂真。
王老爺站在不遠處仔細看著,當荊楚第一個字落筆后,他便知道這小子就是他要找的人。
“去準備十兩銀子,等小先生寫完,便付給他。”
王管家應下,隨即又有些疑惑,小聲問道:
“老爺,以往不都是五十兩,怎么今日只給十兩了?”
“糊涂!”
王老爺輕聲呵斥,“該省省該花花,小先生又不是大師,這些銀兩難道還不夠嗎?”
“可小的看他所寫,不比那位大師差……”
“大師心黑,今年不請他,就是他又想漲價,居然想要八十兩銀子,雖說我家大業大,可張嘴的人也多,哪能讓他坐地起價!”
王老爺恨得牙癢癢,剛才他對荊楚所說半真半假,往年的確是有大師前來書寫祭文,今年大師也能寫,可是開口就是八十兩。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王老爺舍不得。
倒不是大師請不起,實在是荊楚更具有性價比!
他打定主意,要給這小子好好地揚一揚名聲,好讓那貪心的大師,一文錢也賺不到。
呵呵,坐地起價?
也不看看誰才是金主!
王老爺胡子微翹,見王管家還未去,一瞪眼:
“還不快去,愣著干嘛!”
……